华南文化地理人

其他

视点 | 乡村农业扶贫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尹铎,朱竑.云南典型山地乡村农业扶贫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例[J].地理学报,2022,77(04):888-899.作者简介尹铎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转型与边疆发展、旅游与休闲视域下的人与动物关系朱竑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文化地理学、城市与移民等01研究背景
2022年5月5日
其他

视点 | 跨国移民与家的地理学

张博,刘美新,蔡晓梅.物质、情感和权力:跨国移民与家的地理学[J/OL].世界地理研究:1-11[2022-04-29].✦
2022年4月30日
其他

视点 | 中国茶乡的乡村韧性研究

凤凰镇产茶的历史由来已久,其地方性知识经过了多年的积累、成长和完善。对于茶叶生产的每个步骤,茶农都拥有相应的地方知识。他们的知识是全面的,来源于他们的日常实践,并受到单丛茶的物质性和自然环境的启发。
2022年4月20日
其他

专题征稿 | 地理学视角下的流动性研究

铎内容发布及解释权归作者所有。若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图表源于网络及论文,见原图水印,非商用图侵删。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争鸣|中、英、美地理学研究主题的进展与启示

★袁振杰,谢慧宇,郑英俊.中、英、美地理学研究主题的进展与启示——基于三国地理学权威期刊2010—2020年刊文对比[J/OL].热带地理:1-19[2022-03-14].DOI:10.13284/j.cnki.rddl.003453.01引言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视点 | 如何缓解城市养老压力?来自地理学的回应

(3)中国养老院的运营现状并不乐观,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培训学校提高养老院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对养老院设定医疗设施标准,提升养老院的运营服务质量,吸引老人从居家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往期推荐##
2022年1月6日
其他

视点|情感体验在野外实习课程中的作用:来自视觉方法的具身证据

本文以中国南方某大学两门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为例,其中一门课程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开展地质学与地貌学野外实习,另一门课程前往江西庐山开展植物地理学与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争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特征、主题与阶段演变

此外,伴随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尤其是新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引领了旅游地理学对个体、情感、意义等的关注,旅游地理学开始关注地方性、地方感等话题,探索旅游活动中的地方、景观对于身份认同的影响。△图3
2021年11月14日
其他

国庆特辑 | 基于信息流的城市网络联系特征研究

刘耀彬,孙敏.基于信息流的工作日与节假日城市网络联系特征对比——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21,41(05):75-84.01引言
2021年10月6日
其他

国庆特辑 | 城市为什么需要节日?

experiences)联系起来,因此越来越引起文化地理学家的兴趣。然而,节日也有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由时间和地点等社会影响所构成的。英国学者发表在Geography
2021年10月6日
其他

国庆特辑 | 假期调整对居民休闲旅游的影响

实施5个小长假的影响感知实施5个小长假的影响指标上,13个变量主要集中在4个公因子(出游质量、环境保护、出行决策、消极影响),这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856%,解释效果比较理想。2.1.3
2021年10月6日
其他

国庆特辑|网络聚合与集体欢腾: 国庆阅兵仪式如何影响青年群体集体记忆建构

(1)个体记忆的激活,既需要具有清晰意象的符号在“仪式空间”中的反复出现作为外部提醒,也需要群体成员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为仪式符号的解读所带来的情感共鸣提供内在驱动;
2021年10月1日
其他

中秋特辑|节假日旅游流时空分异及其形成机制——以云南省为例

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云南省节假日旅游流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可视化处理,并依据旅游流规模大小,利用自然断裂法将其分为5类,其中一类区域旅游流规模最大,五类区域旅游流规模最小。△
2021年9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秋特辑|中国居民工作日与节假日的城际出行网络异同性研究

文献引用李涛,王姣娥,高兴川.中国居民工作日与节假日的城际出行网络异同性研究[J].地理学报,2020,75(04):833-848.1引言
2021年9月21日
其他

中秋特辑 | 微博用户的中国传统节日感知及区域差异研究

对微博数据进行空间配准、词频统计后,在各省挑选能反应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岁时习俗、交通出行等四种词语感知类型的个数,并分别计算各省这四种感知类型的词语在全国4种感知类型词语中所占的比重。
2021年9月19日
其他

争鸣 | 新型全球化与流动性背景下知识移民研究的议题与展望

家不仅是一个物质的对象,它是由想象、日常生活实践、关系网络以及充满个人与社会意义、文化理想和价值观的表征组成。知识移民的地方归属呈现出“模棱两可”的状态,其归属感是跨国的。(2)身份建构与社会网络
2021年9月7日
其他

活动通知 | 2021全国地理研学方案设计大赛&地理研学社会调研大赛(一号通知)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大、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家相关部门对学生研学活动愈加重视。地理研学可以重构地理课堂情境,是校内课堂在校外的有效延伸,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是增强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争鸣 | 物质地理学在研究什么?

最后,学界倾向于研究全球北方相对富裕地区的消费和全球南方相对贫穷地区的生产,忽视了南方地区也拥有的物质文化消费与贸易以及北方至南方的逆商品链,例如垃圾的生产与消费。4.2
2021年8月19日
其他

集萃 | 艺术空间的生产及感知

(3)粤港澳多元青少年群体对艺术空间的感知存在差异。其中,不同籍贯的青少年群组对艺术空间的感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群组也对艺术空间的感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021年7月13日
其他

赏读|三峡移民的家、地方认同与归属感

中国农村移民安置:定居后的家和归属感Feng
2021年7月7日
其他

视点|后城市时代之中景观的人地关系?

可见,在物质景观之外,还存在一种批判现实的观念景观。因此,尽管landscape和spectacle在中文语境下都被译为“景观”,但前者侧重于自然或人工的物质景观,而后者则侧重符号或结构的观念景观。
2021年7月5日
其他

赏读|垃圾如何重构一个岛屿?

在西方的想象中,岛屿长久以来是被水域包围的陆地,是一个遥远的、静态的、有边界的实体。而现在,岛屿越来越被视作一个人与物聚集的,且关系复杂多变的地方。本文以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北部的一个岛屿为例,探索和追踪那些被丢弃的垃圾的移动、衰败、沉淀,及在此循环过程中人类和非人类的互动,以期揭示岛屿的构成和岛屿是如何与其他地方进行连接的。成为一座岛屿:通过垃圾的流动来构建地方和联系Arnall,
2021年5月5日
其他

视点|本土产业的地方性是如何产生和重构的?

Relph)对地方维度的划分,本文从物质环境、活动、意义三维度理解地方的特质,并主要从产业发展策略选择和地方营销两方面考察地方主体的应对行动,以此解读地方性嵌入本土产业发展又被其重构的过程。03
2021年4月19日
其他

争鸣|人文地理学的“神经转向”研究进展及启示

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背景下,视觉文化受到了地理学的关注,并从研究视觉材料表征的意象转向视觉材料的建构与观看的非表征过程,更注重“看的方式”。而视知觉(visual
2021年4月1日
其他

视点|人可以流动,那“地”呢?

在合并县城时,番禺县遇到的阻力最大,从上而下都有极大的反对声音。番禺本地居民感受到失权的“番禺市”,与广州政府管理下的“广州市”构成一个支配与对抗、限制与冲击的权力关系。05讨论
2021年3月19日
其他

争鸣|跨学科视角下“地缘政治”概念及其研究范式

根据已检索数据整理,对国内地缘政治相关等议题归类,包括:大国研究、区域地缘政治及其联动治理、能源地缘政治、海洋地缘政治、重大战略项目、重大时事事件以及地缘博弈等。(2)“地缘政治”的分析框架
2021年3月18日
其他

视点|中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在哪里?

中国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及综合效应[J].
2021年3月15日
其他

赏读|如何分析疾病与社会?来自健康地理学的回应

geographies)特点,以及对钩虫在配置人类微生物组中各细菌的作用的新兴认识,使其成为研究人-微生物-地理关系的理想对象。
2021年1月31日
其他

争鸣|如何阅读新文化地理学文献?

本书记录了两位文化地理学学者——蔡晓梅、苏晓波在一定的理论框架指导下阅读与文化政治相关英文文献的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材和理论专著,本书重点关注如何通过阅读来促进自己的研究,同时提升认识世界的能力。
2020年11月24日
其他

赏读|水、能源与食物的地理学研究

第三,许多食物可以用多种方式烹饪,不同的烹饪方法会产生不同数量的剩余脂肪,而且所需的能源也大不相同。因此在该环节中需要仔细考虑节约能源和减少FOG产生的措施。
2020年11月22日
其他

视点|返乡新农人的身份认同与中国农业的变迁

https://doi.org/10.1111/soru.12322
2020年11月14日
其他

赏读|地理学为何要关注拼装与行动者网络?

最后作者强调,ANT和拼装思维是关于关系和连接的,这些关联不仅需要结合现有的实证案例进行分析,还需要与邻近的社会理论一起进行锻造,特别是与权力与语言研究(power
2020年8月2日
其他

赏读|为何地理学要关注人类世?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活动就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改造着地球,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极大地影响了地球环境。过去50年来,地球表面被人类改造的程度远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强。在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类世(Anthropocene)”这一新名词应运而生。人类世又称人新世,作为一个尚未被正式认可的地质概念,用以描述地球最晚近的地质年代。该概念是由大气化学家诺贝尔奖得主
2020年8月1日
其他

争鸣|西方教育地理学研究评述与本土反思

Functionalism)范式下,教育空间的多样性及其内部微观权力运作并非引起广泛关注。其次,教育空间的文化及其象征意义尚未得到重视。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地理学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视点|广场舞与中国城市的公共性

本研究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从互联网的主流信息平台(百度、谷歌、微信公众号)上获取关于“广场舞”的大容量文本数据。其中,中文研究利用基于Python语言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2020年2月25日
其他

争鸣|后结构主义背景下关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蔡晓梅,刘美新.后结构主义背景下关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9,74(08):1680-1694.
2019年11月25日
其他

视点|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

在家庭流动过程中,家庭成员流动时间不同步、家庭单位不断变化、家庭成员阶段性的居住空间组合、流动家庭在迁入地的停留时间以及对不同城市的适应时间等因素都呈现出多阶段分离与团聚的“时间性”特征。
2019年11月21日
其他

争鸣|西方超越人类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非表征理论是一种挑战表征与建构主义的理论。它的目标并非寻求将现象理论化,而是尽可能融入具象的地理情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践及其影响。非表征理论为人们如何在实践中接近主体提供了方法指导。
2019年11月19日
其他

视点|从《地理学报》看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变迁

在《地理学报》创办与转型发展时期,主要研究机构以研究所为主,高校为辅,机构间的合作较少,科研差距较大。在成长发展时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机构间的合作增加。
2019年11月6日
其他

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分会场议程

(2)结合国家需要,对转型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异质与复杂进行实证研究,促进文化地理学的知识溢出。
2019年10月24日
其他

第七期(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高级研修班”暨“社会文化地理青年学者论坛”(二号通知)

Foundation颁发的最佳论文奖等。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房地产研究、经济分析、财产管理和房地产投资及金融范畴。Hui教授曾获英国Commonwealth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9年6月10日
其他

视点丨该往哪走?跨境少数民族的现代性疑惑

“中国的傣族僧人没有缅甸僧人有资格……但傣族是天生的佛教徒。佛教使我们与其他民族不同。所以我们真的很感谢来自缅甸的僧侣:因为他们受到了极大的尊敬,这些年轻人现在已经回到寺庙参加宣教和诵经。”
2018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