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争鸣|人文地理学的“神经转向”研究进展及启示

CSCG 华南文化地理人 2024-06-27

王敏,林铭亮,朱竑. 人文地理学的“神经转向”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07): 1182-1195.

  “神经转向”是在后现代语境下提出的,运用神经机制诠释人的心智与空间的关系,超越“社会文化”与“生物神经”的边界,强调情感、身体、“非理性”等的主体特征,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涉及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最后提出“神经转向”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的启示。

01

理论支撑:具身认知与非表征理论

  神经科学与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对话,需要找到学科间的共通点,批判神经科学强调神经机制的空间特征和情境性,为人文地理学提供了研究话题的空间;同时,具身认知地理学和非表征理论亦从神经科学寻得理论支撑,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发展。

1.1 批判神经科学:“心智-大脑-环境”

  神经科学起初以本质主义为哲学基础,即主张知识的统一性,其中“还原论”认为人的心智和行为活动都能归因于生理本身,人的心智能够完全地被 复杂的神经机制解释,有着将人归因于生物学的自然主义倾向。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还原论”遭到批判,出现了批判神经科学(critical neuroscience),其主张关注不同情境、空间和身体中的神经机制。

1.2 具身认知与非表征理论:“大脑-身体-环境”

  神经科学将以大脑为核心的神经机制作为解释的基础,而神经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之间是以人的身体为中介的,因此“身体转向”所强调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范式及关注身体实践的非表征理论(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ies)为人文地理学与神经科学学科交叉搭建了理论桥梁,而“神经转向”有助于将抽象化的理论置于具体的实践之中。

02

研究主题:感知、情感、实践

2.1 空间感知

  神经科学的视角更关注人在空间的具身的生理感受,是对行为空间的动机的进一步理解,包括“感觉”和“知觉”两方面,感觉是人直接的器官感受,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等,知觉是经过一系列信息加工后得到的结果。空间感知主要关注人对实体空间的位置、方向、几何特征、颜色、景观特征等的识别。

2.2 情感认知

  情感对空间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情感地理成为人文地理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情感认知是人内隐的心理状态,蕴藏于空间中的情感因素往往难以用言语表征,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是主观而抽象的。在研究视角上,神经科学提供了两种路径:一种是从情感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中寻求解释,用生理激素和神经生物学的机制解释情感的产生;另一种则从外部出发,挖掘文本、图像、景观等表征符码背后的神经因素。

2.3 行为认知与实践

  随着神经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学者认为神经科学已经渗透于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之中,推动政策实验项目以研究公民的“大脑文化(brain culture)”,即大脑的知识、图像及其表征运用于文化身份和社会认同的重塑中,影响公民的情感和行为实践,这种政策主张被称为“神经自由主义(neuroliberalism)”,其最终目的是重塑公民的行为实践,是一种非话语的权力运作,主要体现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性研究中,尤其是经济和政治两个领域。

03

神经科学技术手段

3.1 大脑成像

  人在接收认知事件刺激时,会导致大脑的物质新陈代谢发生变化,而不同的刺激物会引起不同脑区的变化,大脑成像是利用该原理,将人的大脑的物质变化转变为二维或三维的可视化图像。磁共振成像(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脑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的优势在于可以发现整个大脑的神经活动,并在图像上以体素(voxel)进行定量化描述。

3.2 眼动追踪技术(eye tracking)

  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背景下,视觉文化受到了地理学的关注,并从研究视觉材料表征的意象转向视觉材料的建构与观看的非表征过程,更注重“看的方式”。而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是研究人的意识的重要切口,原因在于视觉有着丰富和特别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揭示意识的主观特征,并且视觉研究更容易进行操作性定义。研究视知觉的神经科学技术主要是眼动追踪技术,目前常用的工具是眼动仪。

04

启示与展望

  本文梳理了人文地理学“神经转向”的文献,发现“神经转向”为理解心智作为人的主体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用神经机制解释人的心智和行为。神经科学的视角是面向人内隐的心理结构和生理感受,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空间设计、生产消费、旅游规划等实践应用都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

▲人文地理学“神经转型”研究框架


文稿|李锦昊

编辑|陈浩然


内容发布及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若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图表源于网络及论文,见原图水印,非商用图侵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