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湾区治理||广州南沙:在“几何中心”建设大湾区超级CBD

南方治理 2024-06-27



找准改革方向,

建设大湾区超级CBD


      聚焦新格局、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时代对南沙提出了新要求。南沙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近日,由南沙区委改革办、南沙区发改局与广东海丝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南沙“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座谈会在南沙举行。会议以南沙“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目标、路径与举措为主题,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南沙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环内湾区域一体化等问题展开探讨,为南沙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品质建设,打造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平台,奋力开创“三区一中心”建设新局面建言献策。

广州南沙蕉门河碧道


环内湾区域一体化中的南沙机遇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定之时,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就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破局一体化发展难题,大湾区各市相继签订了一批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形成了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何以一体化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效能?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潘昭宇认为,率先推动环内湾区域一体化,有望成为破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对于环内湾区域的发展定位,潘昭宇认为,一是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二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世界级航空航运服务中心,四是粤港澳深度合作中心。“南沙身处其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日前,广州市南沙区委三届十次全会暨中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工作委员会2020年第二次工作会议提出,南沙要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主要承载区,积极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体系,建设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加快南沙港区、南沙港铁路、国际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营造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加快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推动环内湾区域率先实现一体化。在潘昭宇看来,南沙作为广州副中心城市,在紧密衔接环内湾区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上应发挥积极作用。



       例如,南沙应积极策划推动省级部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基础上编制《环内湾区域一体化总体规划或总体方案》,将环内湾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广东省战略支持方向。除此之外,南沙还应主动筹备重大产业项目联招联引合作平台。在广深深度合作的战略框架下,积极联合前海新区搭建环内湾区域重大产业联招联引合作平台,率先在南沙新区与前海之间先行先试,逐步向横琴新区、滨海湾新区与翠亨新区等其他重要组团进行延伸,最终建设成为环内湾区域重大产业项目联招联引合作平台,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代表性旗帜。事实上,南沙早已谋定而动。据了解,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等环内湾区域主要发展平台已相互签订了多份合作协议。


要素自由流动是未来发展关键

     越来越多的平台合作协议签订,意味着环内湾区域一体化正在探索中前进。然而,推动环内湾区域内实现要素自由流动,才是其一体化水平跃升的关键。随着环内湾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内将出现大量协同发展需求:以广深双城联动为例,南沙优势在于地理空间广阔,前海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优势明显,两者之间可围绕金融、科技等高端要素开展跨地区合作。



      当天,针对土地、数据、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问题,国家发改委产业所工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付保宗、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袁峰、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再高、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宏图以及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黄慧明等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了建议。与会专家建议,南沙要在环内湾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最终要靠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的重点是扫除那些制度性障碍,其中包括要素市场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实际上,南沙区对此已应势而动。对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南沙区委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争取设立大湾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验区,深化土地综合管理改革,健全产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建设大湾区国际人力资源配置枢纽,争取布局一批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

推动共建港湾联动先行区

     与会专家观察到,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联动发展方面动作频频。作为隔海相望的两个重要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着眼于打造世界级湾区,海南聚焦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粤港澳大湾区希望在双方联动发展中争当示范。以南沙为例,为紧紧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战略机遇,南沙在其区委三届十次全会上提出,积极推动“港湾联动”,打造海南自贸港与大湾区对接联动先行区。



      据了解,南沙当前正通过组织研究、专家讲学、实地调研等形式,积极探索自贸区、自贸港“对接融汇”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海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夏锋认为,南沙定位为广东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应该抓住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带来的巨大历史机遇,考虑与海南联动打造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平台。他建议,在建设方向上,应以重大项目合作为纽带,建立制度创新和政策举措相互借鉴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共创共享;与海南自贸港建立政务联盟,推进行业标准、管理规则和监管执法的对接;推动产业互补发展,开展航运贸易、邮轮游艇、健康旅游、深海科技、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探索与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平台、港口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海南洋浦、三亚崖州战略合作。

      在与会专家看来,南沙之所以积极推动“港湾联动”,提出打造海南自贸港与大湾区对接联动先行区,是因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可以为南沙自贸片区深化制度创新、实现政策迭代升级提供了改革方向和借鉴示范,尤其是通过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思路和先进举措的研究和学习,推动一批先进改革举措和经验向南沙延伸。“在推动环内湾区域一体化、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南沙需要在更高层面的合作中寻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与会专家表示。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柳时强



阅读推荐
南边随笔||陈潭: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南边随笔||陈潭:变革时代的他者叙事
南边随笔||陈潭:伶仃洋边的时代阅读
南边随笔||陈潭:北回归线上的学术张望
南边随笔||陈潭:让服务运转起来
第一观点||陈潭:让思想运转起来
第一观点||陈潭:把教育找回来
南边随笔||陈潭:在《遇见墨脱》里遇见高度
第一观点||张惠:加强国际卫生应急治理网络的韧性建设
南边报告||黄鑫:粤港澳大湾区疫情防控前期报告
全球治理||于洪君:靠“家里蹲”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观点||刘森峰:后疫情时代的智慧人居
第一观点||易富贤:新冠疫情的生命核算和人口政策反思
南边评论||易富贤:人口与老龄化视角下的各国抗疫
大国治理||易富贤:东北衰落和广东崛起的人口经济学
南边评论||谢治菊:以扶贫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第一观点||杨孟著: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南边评论||杨孟著:碳关税博弈与中国碳政策选择
南边评论||何瑞豪:彰显疫情治理的中国力量
南边评论||何瑞豪:传递疫情治理的中国温度
资治一鉴||中国影像方志:湖南常宁
资治一鉴||帝国生物战:瘟疫肆虐两千年
健康治理||后半生:选择正确的生活打开方式


《南方治理评论》稿约


《南方治理评论》始创于2013年,CNKI来源集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连续性学术辑刊。秉持“培育公共精神,直面转型中国,诠释社会热点,扩展学术深度,贴近重大需求,服务国家治理”,追求“本土化、专业化、个性化、国际化”,崇尚原创研究、微观研究和深度研究的学术精神,试图在中国繁杂的地方语境下运用本土话语体系着力解读地方性知识和日常性逻辑。《南方治理评论》主要设置有“学术一线”、“数字治理”、“健康治理”、“灾害治理”、“南国讲堂”、“伶仃书评”、“回归访谈”等栏目。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512室

邮政编码:510006

办公电话:020-39366779

投稿邮箱:gdgzpar@163.com

投稿网站:http://iedol.ssap.cm.cn/(选择“社会政法”)

投稿体例:https://pan.wps.cn/l/srr2hdj


《南方治理评论》第7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6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5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4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3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2辑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第1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