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领导人出访细节:陪同名单夫人名字排最前

《京华时报》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2013年5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飞赴拉丁美洲,开启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第二次出访。首访中,他稳重的风格、生动的语言和夫人彭丽媛的温馨随访,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鲁培新大使曾任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参与或主持了众多重要国宾访华的礼宾接待工作,让我们跟随鲁大使的讲述,揭秘领导人出访的细节与故事。



鲁培新

曾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首任大使。





陪同名单夫人名字排在最前面



国家领导人出访会带哪些人?主席、总理出访时,身边有陪同人员和随行工作人员,陪同人员都是副部级以上的官员,也是出访名单上的人。

主席进行国事访问的主要陪同人员一般有主席夫人、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负责外交工作的国务委员。

其他陪同人员中,外交部一般正副部长都会出马,还有中国驻往访国的大使。经贸合作是当前重要议题,因此名单中往往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一把手”。另外,科技、文化、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正副部长都有可能随访。

“名单主要根据两国关系,往访国和中国在业务方面往来的情况,这次访问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等而定”。鲁培新介绍,出访名单一般提前一个多月就需定好,并在礼宾司“打前站”时交给往访国。




名单一般根据领导人的考虑和指示来制定,先由各部委上报名单,外交部确定正式随访人员的顺序后,再正式报中央批准。“如果主席夫人随访,名字会排在陪同人员名单的最前面。”鲁培新介绍说。

随行人员一般指局级以下的工作人员,外交部地区司、礼宾司、新闻司的工作人员是不可少的,还会带上处长和做具体工作的处员。此外,还有领导人的生活秘书、警卫人员,以及媒体记者等其他随行人员。

名单基本定好后,由外交部负责礼宾、警卫安全及新闻方面的先遣组“打前站”,到往访国敲定访问日程,如会见会谈、宴会参观、住房乘车等礼仪安排,以及安全保障等,回来时一般离领导人正式出访还有四五天时间,以做最后的扫尾工作。




飞机过境一路绿灯需要提前照会



“最早的时候要去机场送行,总理出访的时候副总理去送。”鲁培新回忆说,“完全是一种礼仪形式,到那儿没几分钟专机就飞走了,机场又远,占用领导人很多时间,看来似无必要,后来就改成在人民大会堂送行。”

那之后,主席出访前,总理会率部长等人在人民大会堂与主席一一握手送行,回来时,由原来送行的人在人民大会堂迎接,“会站着聊几句,也就5分钟、10分钟的事儿”,鲁培新介绍。如今礼宾改革,这些形式被略去,领导人出访时直接离开北京。

如果路途遥远,中间飞机需要加油。“可能在某一个国家的岛上加油,休息两三个小时,继续飞走”,鲁培新介绍,这属于过境,一般所在岛国的州长会前来机场迎接,双方坐一下,聊一下,有时也会多停留一些时间,根据访问国家的需要而定。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巴基斯坦空军派出8架“枭龙”战机组成编队在巴境内上空为习近平专机护航。巴基斯坦军方向习近平赠送了“枭龙”战机为专机护航的照片.


鲁培新介绍,以前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专机经过第三国上空时,会向其领导人发致敬电,“完全是礼节性的,表示一种敬意”。他提到,此前领导人出访,专机若往西边飞,飞到喀喇昆仑山口时,会给地面发慰问电,告知正在去往哪里的途中,并向驻守边疆的战士表示慰问。

专机一路飞行,经过多国领空,这就需要提前照会这些国家,从而让我国领导人出访时一路绿灯。

鲁培新介绍,在做出访安排时,外交部礼宾司会把专机的机号、机组人员、飞行路线、飞行目的地、进入该国领空上空的详细位置以及时间等信息发给我国驻该国使馆,由其向该国外交部门、航空部门提出允许过境的照会。

 “一般都会很快回复照会,都是我们的友好国家”,鲁培新说,“在准备的时候,有的国家老不答复,就会很着急,因为这个不能想当然,如果误会可就麻烦了。”




抵达准备“万能字典” 介绍往访国风俗



飞行的漫漫旅途中,领导人都在做些什么?鲁培新介绍,专机在空中飞稳后,领导人一般会召集陪同人员开个会,再谈一谈各方面的问题,比如与往访国领导人会谈等相关事宜等。

“一般出访前都有个准备会议,提前三五天,陪同出访的部长们会汇报会谈内容,礼宾司长还会给大家汇报礼宾安排”,鲁培新介绍,准备会一般是介绍访问日程、参观地点、往访国的一些风俗习惯等,也会讲几条注意事项,一般领导人都会亲自参加。

礼宾司还会提前给大家准备一个随身带的小册子,在飞机起飞后发给随访团的每一个人,“包括主席本人,也包括记者”。小册子包罗万象,成员名单、访问日程、往访国简况与风俗、乘车时间地点等,一册在手,一目了然,就像一本“万能字典”。

接下来几天的访问,一切都按照这本小册子执行。特殊情况另行通知,但一般不会变,因为变起来很麻烦,这些日程安排都是跟往访国讨论后商定的。


▲ 点击图片阅读《不同寻常的面包和盐》



在专机上,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还会单独给主席介绍相关礼节礼仪。一般是上飞机后或快要落地时,礼宾司司长会到主席客厅,拿出一张欢迎仪式的大图,“怎么站、怎么走、怎么上台、怎么奏国歌,都画在上面”。

各国欢迎仪式不尽相同,有各自的民族习惯,“像俄罗斯喜欢用面包和盐招待客人,新西兰的毛利族少女要和主席碰鼻”,鲁培新回忆,当年他陪同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出访摩洛哥时,下飞机后少女托了一盘蜜枣上前,因当天沙尘大,红色枣子变成了尘土的颜色,他小声跟杨尚昆说别吃了,“我想让主席做做样子就行,但主席连吃了两个,非常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欢迎的人都热烈鼓掌”。





2013年3月24日,习近平主席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当地民众跳起奔放的舞蹈,“这些欢迎仪式礼宾司都提前了解,一般在飞机上就会提醒主席。比如,下面会有群众跳舞,请主席在群众面前站一站,停留一会儿”。鲁培新说,礼宾工作正是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一国的外交礼仪和风度。





- END -

图文 | 选自《京华时报》

排版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