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年人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既安全又有效?

好医师 2022-04-27

好医师导语

老年人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降血糖既安全又有效呢?接下来,专科医师将为您解析。


相比于中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但这并非意味着老年人对血糖的控制更为严格,因为老年人还需预防低血糖。相比于中年人,老年人的降糖目标相对宽松。那么,老年人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降血糖既安全又有效呢?接下来,专科医师将为您解析。

作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对我们的影响遍布全身,从上到下,凡是有血液流过的地方,都会受到高血糖的侵蚀。上至脑动脉,高血糖可引起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向下延伸至双足,高血糖可引起微血管病变与神经损害,是引起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位于头、足之间的器官,更是逃脱不了高血糖的损害,糖尿病所致视网膜损害,轻者可引起视力下降,重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损害,轻者仅仅在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心绞痛,重者可进展为心肌梗死;糖尿病所致肾脏损害,轻者表现为泡沫尿,重者可进展为尿毒症;而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更是遍布各个内脏与周围神经。


因此,血糖控制达标是减轻靶器官损害的主要措施。在不少朋友的观念中,血糖越接近正常水平,对心脑血管、肾脏、神经等靶器官的损害越轻,理论上本应如此,但糖尿病患者很少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除非是属于病程较短的年轻人。对于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他们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神经损害且动员肝糖原的能力减弱,当血糖处于较低范围时,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减退,更易发生低血糖。正常人血糖低至3.0mmol/L时可能相安无事,但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即可出现心悸、多汗等低血糖症状。相比于高血糖,低血糖带来的危害更大,重者可诱发昏迷甚至脑水肿,且在低血糖未纠正前,损害可进行性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通常高于正常范围。

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警惕低血糖。随着老年人群的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也日趋增多。我国以60岁为步入老年的标志,若在60岁以前患上糖尿病,步入老年后已经历漫长的病程,心脑血管、肾脏与神经多已出现不同程度损害,且部分患者属于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高危人群。若在60岁以后患上糖尿病,虽然病程相对较短,但不少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协同糖尿病更易损害靶器官。因此,老年人控制血糖的最终目的在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不仅仅限于慢性并发症,还应注意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急性并发症,更应该注重度低血糖的预防。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会逐渐升高,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所致神经损害以及老年人神经功能减退,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的调节方面存在缺陷:一是感知低血糖的能力降低,不易出现心悸、多汗等预警症状,更易发生无意识低血糖;二是对低血糖的自我调节与应对能力下降,主要与神经损害、肝糖原动员能力下降有关,当血糖处于较低水平时,不能动员足够的血糖到血液中满足能量供应需求,因此容易发生更严重的低血糖。所以老年人的血糖水平应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主要以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参考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降糖疗效、调整降糖方案的金标准。对普通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可有效减轻靶器官损害,老年人应在此基础上至少上调0.5%,但上调幅度不应超过1.5%,而决定因素主要与健康状态、预期寿命、自理能力、低血糖发生率等相关。若合并的基础疾病少、预期寿命长、不易发生跌倒、很少发生低血糖,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相当于将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9.4mmol/L以下,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


相反,已经合并多种并发症、预期寿命有限、发生跌倒的风险较高、常常发生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5%以下相对安全,相当于将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在11.0mmol/L以下,发生急性并发症的风险较低。当然,7.5%-8.5%还有很大的调节空间,这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耐受程度。

在制定降糖方案的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应选择合理的降糖药,首选不易发生低血糖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DD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且不增加体重甚至有助降低体重。然而糖尿病毕竟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即便使用这些药物能使血糖达标,随着年龄的增加,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逐渐减退,降糖难度也会逐渐增大,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终依然会联合用药甚至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选用其它口服降糖药时,尽量避开降糖作用强、作用时间强的药物,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时,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起始给予大剂量胰岛素或单次增加大量胰岛素,避免诱发低血糖。当然,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不能擅自停药,否则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综上,年龄是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感知低血糖的能力降低,不易出现心悸、多汗等预警症状,更易发生无意识低血糖,且老年人存在神经损害、肝糖原动员能力下降,对低血糖的自我调节与应对能力下降,当血糖处于较低水平时,不能动员足够的血糖到血液中满足能量供应需求,因此容易发生更严重的低血糖。


所以,老年人的血糖应控制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若合并的基础疾病少、预期寿命长、不易发生跌倒、很少发生低血糖,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已经合并多种并发症、预期寿命有限、发生跌倒的风险较高、常常发生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5%以下相对安全,不易发生急性并发症。药物首选不易发生低血糖的药物,已经使用胰岛素的老年人,不能擅自停用,否则可能诱发急性并发症。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由小编整理编辑制作而成,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医师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End


大家都在看


胎儿心脏彩超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神经科普之脑震荡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

一文详解干燥综合征

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Bowen's,你见过吗?

浅谈Takotsubo综合征

HELLP综合征的前世今生

POEMS综合征是咋回事?

“Alport综合症”是咋回事

我是个护士,你会爱我多久?

冠心病,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一分钟让你知道什么是白内障

美国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中文版视频

脑动脉瘤的发生和治疗动画及护理大全

学会这项技术,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救命

5.17世界高血压日丨健康血压,健康人生

如果不是因为乳腺增生,也许我们已经·····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个什么鬼?你们听过吗?

世界早产儿日: 母乳喂养为早产宝宝赋爱·赋能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世界艾滋病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春天到了,我却闻不到花香” —性幼稚伴有失嗅的卡尔曼综合征

抢救几个小时,没保住23岁小伙的命!一定要学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或微信:980151516沟通,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