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史哲》2024年第2期目录/摘要

《文史哲》编辑部 文史哲杂志
2024-09-09
儒学研究

儒家文化与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应对

安乐哲 / 5

作为方法的“礼图”及其创新发展

张   涛 / 9


学术史研究

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起点

——20 世纪 20 年代前期留日学生关于社会经济问题的讨论

 刘   奎 / 24


海外中国学研究

翻译中国经典文献的三点心得

夏含夷  撰 叶芊  译 / 39


中国文论研究

论“乐府”作为文体概念的确立

——从挚虞到刘勰 

戚   悦 / 55

汉至六朝尚书“奏”的演变:

从《汉书· 霍光传》废昌邑王记载说起

聂溦萌 / 62

九品官人法研究:

以一品并非虚设为中心

杨恩玉 / 74


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儒家思想

解构与重构:

走出“法律儒家化”的概念窠臼

孙   康 / 86


“狂歌”与“鸣盛”:

明初诗人身份转换与台阁书写意识的勃兴余来明 / 102钱谦益批校《史通》及何焯改署“冯舒”之隐衷刘占召 / 116

《四库全书总目》的墨学批评

何宗美 何素婷 / 126


政治哲学与法哲学研究


齐法家的建构与反思贾坤鹏 / 137自然与人为:

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原点

李    博 / 149

儒家文化与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应对

摘   要:儒家的“天下”在日常用语中意为“世界”,同时,它也是一个地缘政治术语。作为“世界秩序”,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与历史意义。儒家“天下观”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性多元主义,它能够避免绝对主义和碎片化的相对主义,重视关系的恰当性和对多样性的呈现。儒家哲学倡导家庭伦理,尤其是赋予“孝”以宇宙意义,同时将之作为一种深思熟虑的策略,以发挥人类活动的能动创造性。儒家伦理尊重差异,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升华为相互性的丰富资源。对人类生态而言,关系恰当性与多样性不能以个体主体(个体主体并不存在)的设想作为基础,而是必须作为家、国与域境的有关成员之间协作活动的作用而出现。关系恰当与呈现的多样性可以从特定人群内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扩展到国际社会内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如果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关系恰当性,并且所有差异皆能享受包容与恰当的对待,那么不同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之间便可以相互适应,而差异间的相互作用也将促生文化多样性的出现。

关键词:儒家;“天下”;全球性挑战;“和而不同”;成人之道

作者简介:安乐哲(Roger T. Ames),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作为方法的“礼图”及其创新发展

摘   要:礼图是礼书所载礼节、礼器、礼制乃至礼义的图像表达,因其具有形象化的特点,遂成为研读礼经的重要参考,在经学传统中占据独特地位。相较于三礼典籍的古奥难读,礼图发挥了提升表现力、补充文意、丰富意涵的功能。礼图是经学文献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研究方法,与礼学注重实践的学术品格适相吻合。千百年来,印刷媒介制约着礼图发展。直至20世纪,电影技术的普及催生出《仪礼》复原影片,才为礼图的创新发展带来转机,礼图从二维平面静态图像解脱出来,复原为三维空间的连续礼仪活动。数字技术的加持,彻底改变了礼图制作的底层逻辑,并致力于营造沉浸式视听景观,强化了对古礼的体验,可谓是彰显礼学实践特征的最新尝试。

关键词:礼图;礼学;经学传统;媒体;数字技术

作者简介:张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经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起点

——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日学生关于社会经济问题的讨论

摘   要:留日学生是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以日本“大高系统”为主的留日学生,从学术性团体“中华学艺社”中分化出来,另办政论性刊物《孤军》等,就中国的经济性质与社会性质,以及中国该走何种道路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都认为中国将走向社会主义,对如何迈入却持不同观点,尤其是在应否效法苏俄走激进革命之路的问题上态度迥异。论争渐次分为两种立场:一者认为中国经济尚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并不具备社会革命的条件,主张先发展资本主义,以社会主义为必要的手段;另一方则认为,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具备进行社会革命的条件,主张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参与论争的文化人最终选择了不同的革命路线。孤军社的分化,是“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分化重组的缩影,论争也为随后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准备。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讨论,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等问题,已有较多论述,并与第三国际和苏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相关论述遥相呼应,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起点。

关键词:留日学生;《孤军》;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后五四”;社会性质

作者简介:刘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文学所教授


翻译中国经典文献的三点心得

摘   要:透过作者自身已出版的相关译作,在翻译中国经典文献时,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相连的方面需要关注,那就是词源、古文字和声韵。结合《老子》《周易》《礼记·缁衣》《诗经》等文本的翻译可见,词源既包括中文原文字词的出处,也包括作为目标语言的英文文字的词源。古文字问题则只限于古汉语;就文中的举例而言,这一方面还时常涉及新出土的早期中国文字材料。关于声韵,翻译时至少应当尝试模仿原文文字的发音。当然,英文与中文的发音不可能一模一样,并不需要照搬原文的韵律,然而模仿原文的节奏经常会有助于翻译。

关键词:老子;周易;诗经;经典文献;翻译

作者简介:夏含夷(Edward L.Shaughnessy),芝加哥大学教授


论“乐府”作为文体概念的确立——从挚虞到刘勰

摘   要:作为文体的“乐府”,其由机构之名演变而来的关键环节值得探讨。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分离了诗与歌,改变了诗、歌一体的传统观点,并把“乐府”与“汉郊庙歌”“俳谐倡乐”相提并论,体现了“乐府”的含义乃从官署之名到音乐之名,再到文体之名,并非从官署之名直接到文体之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特别接受刘向《说苑·修文》的“诗与歌别”之论,于《明诗》之后再列《乐府》之篇,一以论诗,一以论歌,在中国乐府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认为“乐府”指可以入乐(但未必入乐)的歌辞,并把上古歌辞和郊庙歌辞都归入乐府,这在当时显得独树一帜,却在后世成为乐府的主流定义,对一系列乐府著作和乐府总集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乐府;挚虞;刘勰;诗与歌别

作者简介:戚悦,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水木学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汉至六朝尚书“奏”的演变:

从《汉书·霍光传》废昌邑王记载说起

摘   要:根据《汉书·霍光传》记载,废昌邑王诏书的程式与《独断》第二品诏书相同,以批复臣下奏事为特征。此类诏书中程式用语“奏某宫”的位置存在疑点,结合《霍光传》对废立现场的描述,可以发现文书程式中的“奏”在早期是实指尚书在御前进奏的行为。到魏晋以后,常规的御前进奏职能由尚书转移到中书,尚书官员依旧使用的文书程式用语“奏”则脱离现场的和技术性的意义,变为独立的政务处理环节。汉末《独断》的制诏之分与御史和尚书分别相应,诏书三品已初见政务分层端倪。随着魏晋以后尚书成为新宰相机构,国家文书行政体系中的政务分层也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诏书;尚书;御前进奏;昌邑王

作者简介:聂溦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九品官人法研究:以一品并非虚设为中心

摘   要:国内学者多认为,九品官人法之一品虚设。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其一,乡品一品为虚设的理论根据,是学者认为九品官人法的分类方法与标准源自班固的《古今人表》。而事实上,九品官人法的具体内容不是源自《古今人表》,而是源于《周礼》《礼记》与《左传》的有关记载。其二,魏晋时期起家官品与乡品、官品晋升与乡品、乡品评定与父祖官品等诸多关系,决定了一品实际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即乡品一品者才有资格升至一品官位,一品官的子孙与宗室子弟能被评为一品,他们皆从五品官起家足资证明。由于二品膨胀和西晋朝廷“以二品系资”的影响,宫崎市定的起家官品比乡品低四等的论断,仅适用于曹魏和西晋前期。其三,多种典籍均记载,魏晋、后赵与北魏都存在着乡品九等,乡品“二品以上”的大量史料,琴品、棋品、书品、画品的一品与九个等级,更佐证乡品一品和九等的实际存在。

关键词:九品官人法;乡品一品;官品

作者简介:杨恩玉,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解构与重构:走出“法律儒家化”的概念窠臼

摘   要:“法律儒家化”是对儒学社会科学化的一次宝贵探索,但最好只被视为一种假说。儒家思想调和法律,提倡仁政,特别是以恤刑替代酷刑,既稳固统治秩序,亦回应社会需求。统治者主要从儒家思想中撷取了“亲亲尊尊”的伦理等级制作为治国理政的本体手段,并把恤刑、慎杀等仁政措施作为柔和统治的辅助手段。然而任何具有“儒家化”色彩的法律条款,只要涉及危害专制皇权,都将直接失灵。法律儒家化夸大了儒家而遮蔽了其他诸子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所谓“法律儒家化”的真相是中国古代立法仅吸纳了儒家思想的部分内容。先秦儒家思想在进入法律之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被异化。此外,中国古代立法还广泛吸收其他诸子思想,例如对伦理等级的维护并不独归功于儒家,恤刑慎杀的观念也汲取了阴阳、黄老等各家思想精华。应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特别是立法思想的多元化特点,公允地重审法律儒家化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致力于推动中国法律史理论的迭代更新。

关键词:法律儒家化;守法儒家化;法律法家化;法典伦理化;概念窠臼

作者简介:孙康,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狂歌”与“鸣盛”:明初诗人身份转换与台阁书写意识的勃兴

摘   要:元明易代,诸多元末隐逸文人因被征聘而成为明初文官系统一员,在身份上实现了由“韦布士”向“文学侍从之臣”的转换。缘于社会身份变化而带来的职责改变,让他们一改“狂歌”形象,在诗歌写作内容、风格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做出调整,从而形成了山林诗与台阁体诗的显著分际。永乐以后台阁体诗写作之风的兴盛,与盛世建构背景下对雅颂之音的追求互为表里,鲜明地体现了馆阁文人的“鸣盛”意识。

关键词:诗人身份;草泽文人;馆阁文人;台阁体;雅颂之音

作者简介:余来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钱谦益批校《史通》及何焯改署“冯舒”之隐衷

摘   要:钱谦益批校《史通》以张鼎思刻本为底本,校勘记220余条,评语107条。钱谦益天启年间担任史职,与《史通》研究名家李维桢、王惟俭商榷史法,借鉴《史通》的史法理论以探讨明史编纂之法,是明人治学的新风尚。钱谦益对明初史事修撰的方法,修史的简要原则,对王世贞等人修明史弊端的批驳,以及此时的诗歌自注,均与其批校《史通》评语相吻合。康熙二十六年(1687),钱陆粲向钱曾借阅过录此本,题作《牧斋较本》。钱曾抽出最有价值的四篇补缺文字,导致钱陆粲转而攻讦钱曾侵吞钱谦益的书籍,这是有关“钱氏家难”的新材料。康熙四十八年(1709),何焯从钱曾之子钱沅处借阅,最初署名钱谦益,后改名冯舒,翁同龢认为是躲避政治忌讳所致。何焯时直南书房,兼任八贝勒侍读,卷入太子之争而深陷谤言,何焯为避免授人以师出钱氏、笼络江南士人之口实,故而改动作者署名,钱谦益的学术成果遂冠以冯舒之名而被遮蔽。

关键词:《史通》;钱谦益;何焯;《牧斋较本》

作者简介:刘占召,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四库全书总目》的墨学批评

摘   要:“墨入杂家”“墨为杂学”“以佛为墨”“墨为异端”,形成了《四库全书总目》对墨家、墨学在目录体系和思想体系的一次官学定位。“墨入杂家”,确立墨家的目录归属,此类例之法是《总目》“以儒为尊”观念下的目录归属和思想判定。“墨归杂学”,判别墨家的性质,墨学属于“小杂学”范畴之“变儒本原者”,此定性自《总目》始。“以佛为墨”,揭示墨与佛相同的异端性质,既是佛、墨一体的认识结果,亦是《总目》实现异端批判的重要策略。“墨为异端”,体现墨学批评的实质即异端批评,其所谓“墨”者是一个多义项,并非只是墨家、墨学之义,而是泛指各种异端。《总目》的墨学批评虽属于儒家本位主义,亦不免官学色彩,但仍然是对墨学接受和评价的一种独特声音,也是墨学学术史的重要一环,值得当今研究者正视。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墨学批评;墨入杂家;墨为杂学;以佛为墨;墨为异端

作者简介:何宗美,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何素婷,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齐法家的建构与反思

摘    要:“齐法家”是近现代学者建构起来的概念。学界主要提出了《管子》为齐法家说、《管子》中法家为齐法家说、稷下黄老为齐法家说。其中,第二种说法最为合理。即便如此,三种说法也均存在“法家”概念模糊的问题。若正本清源,“法家”是指主张以法令为主要治国手段的学术群体。《管子》中的法家是“齐法家”,具体对应《八观》《法禁》等十五篇文章。在厘清齐法家概念、篇目和重新审视晋法家的基础上,可知学界关于齐法家温和而晋法家极端的判断——齐法家重视工商业而晋法家抑制工商业,齐法家重视礼而晋法家排斥礼,齐法家重视道德而晋法家不讲道德——或难以成立。齐法家、晋法家相对而言,是否具备学派特征而构成法家两大子学派,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法家;齐法家;晋法家;《管子》

作者简介:贾坤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自然与人为:道家与儒家的思想原点

摘   要:自然与人为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对后世西方哲学有着深远影响,尤其在近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形成了自然法与习惯法、自然状态与文明状态、自然权利与人为权利的对峙。西方哲学中的这一对基础概念,其实也是东方道家与儒家各自的原点。道家的“自然”之说与古希腊的“physis”无论从词义、用法,抑或是哲学内涵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包含有自在、自为、自化的意涵,并由此通向自由;而儒家尽管也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自然”的倾向,但与道家将人为同自然对立,并视其为人性堕落之根源不同,儒家十分看重人为,故而对文明、国家以及缔造文明的古圣先王极尽赞美,这与英格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如出一辙,保守主义即从人为的角度来理解英国宪制传统。围绕着“自然人为”,东方与西方各自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体系,通过对它们的考察、研判,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政治哲学思想的某种超越具体族群文化的规律性。

关键词:自然;人为;儒学;道家;保守主义

作者简介:李博,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往期精选

“坑术士”新证 | 白效咏


海子和布劳提根的死亡意识比较研究 | 黄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史哲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