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我们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吕聪敏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吕聪敏 先后在中国驻英国代办处、外交部欧美司、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外交部美大司任职,曾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外事秘书、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副理事长、各国议会联盟执行委员、中美议会交流机制中方副主席、中国加拿大议会协会中方主席等职。



引言

 2022/5/31 

作为当年的儿童和青年、当今儿童的爷辈和青壮年的父辈,我的这篇“青春之歌”虽然不是什么杰作,但自感是肺腑之言、心声表达,以此同大家交流,甚感欣慰,望此文对于小儿童、大儿童有所助益。

——吕聪敏

今天,我在这里同青年朋友座谈,心情非常激动。前不久,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殷殷期望,谆谆重托,言犹在耳,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也激励着我们这些老共青团员。今天座谈会的主题是: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首歌应该让我们几代人一起来唱,唱出我们共同的心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谋划青年工作发展进步,激励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我开头讲,我是怀着激情参加座谈并发表感言的,是因为我在学习思考总书记讲话时是把自己放在思考范围之内的。

我回顾了自己84年的人生历程,有3个日子我是不会忘记的:第一个是我的生日(1938年农历5月15日),第二个是我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日子(1952年9月2日),第三个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日子(1959年7月1日)。

要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政治生命尤为重要。静下心来想想,我这样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是共青团和共产党培养教育了我,一生的感悟说不尽、道不完,铭记在心。

我今天的发言,想着重讲两个方面几小点:

第一,我想谈谈我对习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有关讲话的体会和认识。

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到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考察调研或校庆致贺时的谆谆教诲、殷切嘱托,都把“立德树人”作为重点。

我们学校的“办学”和学生的“求学”,常讲“德智体美劳”,“德”放在第一位,“德为先”。一所学校办得好,成功办学治校源于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就是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条。

我记得,一所职业高中的校领导曾同我谈起他们对“立德树人”的理解和实践。学校董事长给教师提出“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要求,校长提出“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奋进创新、示范引领、真抓实干”的办校指导思想。

学校就是“家”,尽职尽责的教师,身在校园,校在心里。家长把子女交给了学校,托付给了教师,是百分之百的信任。教师延续了父母的责任,可以说是更大的责任,是天职。“爱生如子”的爱,涵义深刻,因为这里指的爱关系到孩子生命的质量,关系到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关系到孩子精神和心灵的成长和成熟。

我完全赞同学校董事长的“双爱”要求,因为它既有情亦有理,是办校育人哲理完整的朴素表达;校长提出的二十字指导思想,核心是第一句——顾全大局。大局是什么?是两条,一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总要求,二是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具体实践。这个大局,既不能偏移,更不能背离。

校长同我聊天时谈到“以德立校”的命题,我同意他的看法。岂止办学如此,任何事业都讲究“以德立命”。“以德立校”的命题点到了学校必须搞好师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格培养这一真谛。只有做好“以德立校”才谈得上依规治校和质量强校。“教书育人,以德为先;成长成才,以德为本。”这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前八个字侧重教师,后八个字侧重学生。

有一点应该明确,“以德立校”,师德尤为重要。因为具有健康心理素质和优秀道德品质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成长、成才和成功的知识、智慧、品格和力量。教师传授给学生东西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应该是真善美,是正能量。教师应让学生懂得走上工作岗位后应如何以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全身心地服务人民,造福社会,还应懂得如何以优秀的品格和作风为人处世。良好的师德应一代一代传承,只有做好师德的传承,学校才有生命力。

学校领导和教师不能忽视考察学生在其离开课堂、离开学校时在脑海里和心田留存了什么,记住了什么。学校和教师应教育和帮助学生留存更多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缺陷,帮助他们纠正和弥补缺陷,树立一个最基本的人生理念,这就是:不论在年龄、学历、职业、境遇乃至财富处于何种层次、何种状态,都要尽可能做到心灵纯洁、行为端正、心态平和、处事理性、心理健康。在教育学生培养和践行这些理念的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出表率。

第二,我想谈谈精神成长的持久修炼。从头做起,从自己做起。

“精神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程,涉及道德建设、心理素质、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就此,我提点具体看法,同大家交流。

01

要懂得“生而知之”的道理

生活,生靠父母,活靠自己。生而学习,方能知之。学生,学生,就是学人生。人生一世要走路,一生一世学做人。人生是一种经历、一种责任、一种抱负、一种追求、一种信仰。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许多事情过了多少年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回头想想,人活一生真的不容易。真正做到无怨、无悔、无愧,很难,基本做到就很了不起。这一条告诉我们,要认真活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不是无所事事、糊里糊涂,而是头脑清楚、善明事理、扎扎实实,通过学习和思考去理解人生、过好人生。

我认为应该理性地看待人生。完全相同的人生是没有的,但塑造和规范人生的道理是相同和相似的。

我理解人生是一种责任,一方面是指人一生对祖国对人民要有一种深沉的爱,在自己心里要深深刻印上“祖国永恒、人民至上”八个大字。另一方面是指对家庭、对朋友、对自己要有一种责任感;人生是一种抱负、一种追求,我理解,这是指人活一世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光阴。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那些奋发图强、踏实做事、不图虚名、卓有建树、功成不居的人物,无一不是用实际行动工工整整写一个“人”字;人生是信仰,我理解,这是指人活一世要有一种高尚的境界,大彻大悟,坦坦荡荡,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对待事物,既要从容淡定,又要严肃认真,不要在意生活、环境对你是否公平,不要患得患失、自暴自弃。

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少一点挫折,多一些顺利,这是人之常情,但做起来又不容易。重要的是不要被心路和生活中的变故所左右,而要乐观执着,勇往直前。一位学者讲,“你可以把一生的成长、奋斗比作攀登一座高塔,尽管艰难,只要不懈坚持,就会到达塔顶。你可以把人生比作行进在茂密森林中的小路,面临草丛和荆棘的拦挡,只要专心走下去,不言放弃,就会走出丛林,迎来光明。”

02

要感谢所有关爱过你的人,要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朋友给了我们关爱,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我们今天上学、升学、就业,这背后不知有多少人为我们操心、流汗,甚至流泪。你是否留意过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你的父母脸上多起来的皱纹、黑斑或日渐弯曲的腰背?正是他们消耗自己生命的体征,才给了你生命的活力,换来了你在学校无忧无虑的生活。

想到这一切,你没有丝毫理由不好好学习,也没有丝毫理由认为你今天得来的幸福理所当然,心安理得,问心无愧。要懂得感恩,以实际行动回报给你生命、给你生活动力、给你知识和技能的人,做一个懂事明理、勤于学习、自律自立、快乐自信的青年,做一个让家长,让亲友,让学校,让老师,让社会都省心、放心的人。

03

要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是朴素的真理。中学是心灵和知识的重要启蒙阶段。良好的中学教育,能为你下一步系统的学习深造、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自主地进行专业探索和实践,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大学是精神成长的重要阶段。大学就读时树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自己的一生;大学就读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伴随着自己漫长的从业过程。走上工作岗位后,同样应该认真学习,在实践中潜心摸索。实践证明,宝贵时光要珍惜,光阴不可虚度,也不能误用。

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问题是你自己是否去寻找。有人说,寻找是一种磨炼,也是智慧和能力的积累。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今天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走,不忘那句老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4

做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句当前流行的励志用语。意思是说,今天是学生,明天将走入社会,都应力求亮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有的人往往忽略或误解成功的真谛,甚至把成功的含义严重扭曲,造成不少年轻人在价值取向上的迷茫和背离。我的看法是:

(一)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特的,不能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功。只要做到“最好的自己”,就可以打高分。

(二)真正的成功要看他的业绩是否对社会有益,要看他的成功是否靠诚信原则和优秀的人品取得的,要看他的成功是否通过勤奋和虚心与他人交流实现的。

(三)要想事业成功,必须先把书读好。要从学生时代起,努力培养自己的个人素质以及与人相处和处理问题的涵养和能力。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也不要有担心别人走在你前面的不健康心理,而要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从真正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乐趣,赢得幸福。

05

要警惕栽跟头

人的一生通常有两个坎儿容易栽跟头,容易摔跤。一个坎儿是当你有了学识、成就和荣誉时。书读得多有了学问,事业有了成就,这本来是好事。如因此而居功自傲、头脑膨胀,不知天高地厚,这就预示着栽跟头的日子为期不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凡是居功自傲的人,一般都不能吸取教训,总是很在意自己的成就和一时的荣耀,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最终成为孤家寡人。

另一个坎儿是当你遇到逆境和挫折时。人的一生,会有逆境和磨难。辩证地看,逆境和磨难不见得是个坏东西,唯一正确的办法是从容面对,不必沮丧,不必看的那么可怕。有的人在逆境中,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做情绪的主人”。而有的人在逆境和挫折面前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能顺你意愿、令你欢欣鼓舞是不现实的。对有些人来说,遇到挫折,如同大难临头,应对失策,栽了跟头。这是教训,确应引以为戒。

碰上了以上两个坎儿能否做到不栽跟头,不摔跤,是对一个人心里健康程度的考验。能否正确面对,能否做到俯仰无愧天地,坦然笑对人生,关键就看你能否淡泊名利、心胸坦荡。

06

办事要做到“三戒”

一戒办事浮躁。人一旦染上浮躁的毛病,情绪容易冲动,处理问题简单化,情绪支配思维。要力戒浮躁心态,多些理性思维,静下心来,安心学习,认真做事,切忌好高骛远,更不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遇事不多思考、懒于动脑子的人容易犯浮躁的毛病。办事做到不浮躁,少些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靠的是文化修养、文化积累、文化底蕴和政治品质、政策水平、理论素养的高度结合,要下功夫长期修炼。

二戒忽视细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见微知著,重视细节,古今中外皆视之为做事的基本要求。法国的思想家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这句话的哲理在于,在生活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就像鞋子里的沙子,及时倒出才能继续前行。有人说,关注细节有时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轻视细节往往带来不良后果。重视“小事”,不放过细节,工作就能做得更加扎实,更加圆满。不重视细节的人是做不成大事的。

三戒寻找借口。一个人事事都懂、样样都通、都做得完美不大可能。智慧和才干是在不断纠正自己的过失、弥补自己的缺陷、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增长起来的。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出了问题从不找借口。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的词汇中没有“借口”二字。一位高人说过,成功的人永远在找方法,失败的人永远在找借口。当你不再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从不找借口的老实人。无论什么时候,明白自己的责任,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不找任何借口,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07

做事做人要讲诚信

诚信是一条自律准则,属于人格、品质、价值取向的范畴。诚,就是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就是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不虚伪不欺瞒。诚与信相连,不可分割。诚信是人的道德底线,是不分时代,不分地域、不分行业的普遍价值。诚信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切实予以加强。

08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可爱的一面

生活中既有沉重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生活的可爱不是从天而降,不是不劳即可获得,要靠自己去营造。会生活的人,一定是会愉悦自己也会愉悦别人。究竟怎样调节自己的生活心态呢?各人有各人的体会和方法。我理出几条,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一是尽可能地洒脱一些。对一时的得失不要计较,不为世俗困扰,不自找烦恼,学会过寻常的日子。上了年纪的人,生活尽量简单一些,淡定一些,不必为事所累。

二是应养成勤快的习惯。要让自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脑勤、手勤、腿勤。年轻人只要心态好,做到勤快不难。老年人要力戒迟暮之态,应懂得勤快是抗老的最佳方法。

三是要有跟人交流的热情。要学会欣赏、借鉴别人的长处,扬长避短,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四是做事要低调。有功但不自誉,出众但不张扬,位高权重但平易近人。

五是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微笑是表达美好的感情因素,是健康心理的表现。真诚的笑是好心情的自然流露。不吝惜微笑的人,他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本文系作者与青年同事和高校师生座谈时发言的整理稿。)

— END —

供稿人 | 吕聪敏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青岩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