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等来报复性消费的时尚业,怎么办?

文刀米 文刀米
2024-09-21

星标我 星标我 星标我


前年疫情期,家附近开了间很小的咖啡店,去过一回,夫妻店,老板娘极其热情地介绍他们用的咖啡豆如何如何好,面包里的火腿用了什么品牌,老板在一旁闷声不吭认真冲咖啡。我不喝咖啡,完全听不懂,但会因为老板娘的热情讲述觉得咖啡应该不错吧。疫情反复时,路过总会看一眼,可别倒闭了。还好,今天还在。

去年疫情期,离菜场不远的街角,看起来位置不好需要爬上半层楼高的门面,居然开了间很小的饮品店,店家用心布置了门外的座位,看着还算温馨,但也没到“网红打卡”的地步,站在路边能看到醒目位置写着价目表,各类现榨果汁28元,咖啡20元上下。这是个极其市井的地方,路边各种便宜小吃摊点,上午常有大货车拉着满车蔬菜、水果停在街边售卖。小店今天还在,阳光好的日子,门口座位全是人,特意去大众点评看了评价,服务好,饮品也好。

有段时间,工作需要常常刷抖音,一刷就买了不少吃的。买得最多的是牛排,主要是看视频说保证原切,并且有没腌过的可以选择,也常常买玉米、全麦类的食物,还有海鲜。有时候买到不错的,就会跟好友分享一下链接,或者给外地亲友也捎一份。复购最多的一样不在抖音,在淘宝,是内蒙古一家很不起眼的店,专卖羊肉类产品,我数了下,天冷后买过20多只烤羊腿自己吃或者送人。

前些天去虎门出差,跟一位疫情三年没有见过的女友聊天,期间也聊到包包,聊到衣服,她是个小富婆,包只买Hermès和CHANEL,但衣服就买得很杂,她给我分享了好几家淘宝店,大多几百块的售价,有一家贵些,她说面料好,但都不是大品牌,甚至不是知名品牌。

这些细节是不是很眼熟,可能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都有类似的购物情景。

这跟今天的时尚业有关系吗?

有关系。

不知不觉中,许多人正在形成新的购物习惯。

我们已经非常容易被从没有听过品牌名的产品吸引注意继而下单,前提是当它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能快速将切中某种需求的信息传递出来。

比如,我常常购买健身类食品,很少特意搜索,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全麦、无油无糖等信息就会在意,如果看起来很好吃,买一个试试的可能性很大。至于这个品牌叫什么,来自哪里,早已经不如前些年那么在意了。

我问过很多朋友,基本都如此。当网民逐渐习惯顺手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捎上一样,那些闻所未闻的品牌正在慢慢与知名品牌平分你的购物车,街边咖啡店,只要产品显得用心,也能把你从星巴克这类品牌门店里拉出来。如果连入口的东西都如此,其他类别可想而知。

这样的购物状况,带给时尚业什么启示?

1.产品力!产品力!产品力!

2.别忘了时尚业具有服务性,除了创造力也需要满足需求。

3.把第一条再看一遍。


以前,我们总是在讨论如何从产品力到品牌力,现在,一切回到原点。或许不能说回到原点,而是对于许多品牌来说,产品力的打造可能远远比靠各种营销手段打造品牌力来得更适合当下。

时尚业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以至于都忽视了设计除了表达创造,还有一条很基础的内容,是满足需求,创造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其实也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也就是审美需求。

这两年,搞品牌的最喜欢讲新消费,什么是新消费?浓缩一下就是切中消费者当下的新的需求。对应时尚业,存在新消费吗?从需求上来说,存在,但是时尚业习惯性的将这种需求仅仅理解为流行,而且没有脱离对国外流行的追逐。

前些天去广东出差,见了好多业内朋友,做设计的想知道未来流行什么,由此切入趋势开发产品;正打算做品牌的朋友,则想着找到什么样的风格赛道才能做得更顺手。

在我看来,现在几乎不存在完全基于设计风格的流行,只存在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流行,需求背后有科技进步、文化思潮等等带来的影响。简单说来,当人们出门就拿一个手机一串钥匙的时候,当然对只装下一个手机的mini包有需求(之所以只需要带手机出门,也是包含了技术的迭代)。但这不代表没人需要大包啊,能装下电脑、自重轻的包,你不想要吗?

现在如果滑到一条时尚类产品视频,设计真的特别好,我会多看看,与此具有相同吸引力的是,这件衣服或者这个包解决了我的某个需求,或者说它真诚展现了自己在用心做产品。然而,现在搞时尚的还是热衷于告诉我们,流行、流行、流行,时尚、时尚、时尚,用看似很炸裂的视觉效果来表达创造力。很遗憾,这种创造力往往又不够(原创)。

2016年的时候,我记得写过文章,讲人体结构与服装的关系,当时根据自己的观察找到了几个人体“胖点”,有时候看起来差不多的衣服,会因为一些小细节让体态差别很大。但好像今天,品牌们也依旧不流行去研究这些与身体有关的实用小技巧,从而让服装设计变得更有服务意义。这仅仅是举个小例子。中国制造其实不弱,但是这部分并没有通过与本土品牌的联动让消费者得到共识,从某个程度来说,也是因为营销端对产品本质的漠视。这仅仅又是举了个例子。大家都争相去当青年文化的引导者,去当时尚潮流的制造者,做到这一步的真没几个。

我们从追求LOGO的时代,到了去LOGO的时代,我觉得现在是无所谓LOGO的时代。有也行,没有也行,一切让产品说话。任何时候,好好做产品,花更多力气在产品开发上,并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来,可能更容易抵御变化多端的市场。


年后,我不管在广东出差,还是在南京,看着满街的人觉着真好,终于过去了,终于要报复性消费了。

时尚业真的等到报复性消费了吗?那这个报复心还是太弱了吧。

听着身边朋友说哪个老品牌又死了,哪个又不行了,悲凉之外,要不先放下身段,看看自己的设计服务好顾客了没


星标我 星标我 星标我


近期推送

在猫村画猫的聋人狗小
假如Tom Ford回归Gucci
从国际流行到中国创造,下一个卖点在哪里?
白天忙带娃,晚上忙着“拯救”中国时尚业
事实就是,这位日本设计师对中式元素的运用至今影响“国潮”
将中国神怪画到全世界 | 她是“天授”画家吧
复苏?买手也难,品牌也难
用时尚史和中国智慧推演:下一个中国巨头是谁?
“这是个女孩”
当精神病院里的女人开始做衣服
眼下服装业怎么赚钱?改行
爱豆要做潮牌喊我当顾问,但他公司只想割韭菜
张艺谋的中国美怎么又行了?
关于Balenciaga的严肃评论:对抗与隐匿的因果
Balenciaga的审丑与审美根据我在中国丝绸博物馆讲座内容修改的稿件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在公号回复商务合作查看相关明细


全网多平台同步更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刀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