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产业与政策丨加快解决安全应急装备供需匹配问题 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能力

金永花,韩旭 等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2-12-10
※  信息社会政策探究的思想库  ※※  信息通信技术前沿的风向标  ※


作者简介


金永花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产业发展与大数据平台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安全应急产业、工业经济、数字经济。

王 旭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产业发展与大数据平台研究部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安全应急产业、应急物资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牛 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发展部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策研究与管理。


论文引用格式:

金永花, 韩旭, 牛芳. 加快解决安全应急装备供需问题  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能力[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47(10):56-59.


加快解决安全应急装备供需匹配问题  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能力


金永花1  韩旭1  牛芳2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北京 100191;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发展部,北京 100191)


摘要:目前,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供给能力逐渐增强、应用成效显著,但面对日益增长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需求,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供需仍存在总量失衡、结构失衡、关键领域失衡三大问题,需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供需对接,强化有效供给能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优化供给结构,推进协同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建设需求。

关键词:安全应急装备;供需矛盾;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引用格式:金永花, 韩旭, 牛芳. 加快解决安全应急装备供需问题  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能力[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1,47(10):56-59.

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1.10.01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给应急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安全应急装备作为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安全防护类、监测预警类、应急救援处置类装备,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提供所需装备和产品。大力发展安全应急装备,促进供需平衡成为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能力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在安全应急方面的研究主要在应急储备、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安全应急装备及安全应急产业由于数据统计等限制,现状及问题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安全应急产业国家政策文件定义及大量调研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并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意见。


1  我国安全应急装备供需现状


1.1  安全应急装备需求日益增长,智能化需求迫切

伴随安全监管加强,防护装备需求快速增长。为解决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问题,我国加快推动法律法规和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带动安全防护装备投入和需求逐渐增加。国家每年支出用于劳动保护的费用在600 亿元 ~ 800 亿元,其中劳动防护装备支出费用居首位,占60%,且每年以15% ~ 20%的速度增长[1]。另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规范和安全要求趋严,加速监测预警装备需求增长。化工、煤炭、采矿等高危行业及一些重要行业要求配备监测预警装备,实现在生产过程中达到预知险情的目的。尤其是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之后,各省市区出台了涉危化品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相关管理办法,加速各地区对监测预警装备需求增长。例如,上海要求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接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的监测预警系统,以提高安全风险精准管控水平。灾害事故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加速智能安全应急装备需求增加。随着地震、塌方、区域染毒等重大灾情越来越复杂、多样化,传统的应急救援装备已不能满足灾情所需的快速到达、深入核心区域等要求。因此,对具有综合解决能力、快速响应的智能化应急救援装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2  安全应急装备供给能力增强,应用成效显著

优质企业和先进园区大量涌现,安全应急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近年来,安全应急装备行业发展迅速,涌现了新兴际华、徐工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等“大而全”的领军企业以及北京安氧特、陕西法士特等“专精”优质企业。企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西南和中部五大集聚区,建立26家国家级安全和应急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提升了安全应急装备供给能力。安全应急装备在事故预防和应急保障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降低事故率。据统计,2020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5.5%和8.3%[2],安全应急装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全面推广应用,可降低70%的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的集成应用,可降低60%的事故发生率。同时,安全应急装备提升了风险防控效率。合肥市探索建设“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冶,覆盖全市51 座桥梁、5.79 万座电梯和超过2200 km的市政管网(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支撑城市安全运行的实时在线监测、风险隐患的及时发现。2017—2020年,累计发布燃气管网泄露燃爆预警事件172 起和供水管网漏水引发路面塌陷等预警事件23 起,大大提高了主动式安全保障能力(数据来源:清华大学合肥公共研究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自主研制了煤矿井下全自动钻机,填补了国内外煤矿自动钻探装备的空白,提高生产效能至少20%,助力实现煤矿生产少人化、无人化。


2  存在的问题


2.1  有效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供需存在总量失衡

供需对接不畅,有效供给不足。我国在实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对高技术装备需求大,但由于对接渠道的不畅和“酒香不怕巷子深”传统理念等影响,部分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和产品仅仅停留在生产端。例如,北方夜视的高性能微光像增强器作为安全应急装备领域所需核心技术产品,却由于对接渠道不畅,不了解安全应急部门需求,未能形成有效供给。2020年,各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的智能化消防设备进口需求近1400 项,涵盖救援装备、个体防护、通信工具等七大类装备和产品。根据安全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数据及专家评审结果计算,其中90%的装备和产品已具备国内产品替代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未能形成有效供给。


需求将持续增长,供给投入仍需加强。随着全民自救互救意识的增强,未来我国家用防护装备还会释放较大的市场需求。我国家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占整个消防器材市场份额不足1%,而发达国家的该项占比则超过40%。目前,我国主要安全应急装备产值不足1300 亿美元,不足全球安全应急装备产值的1/7,未来增长空间巨大,需不断加强装备供给投入,满足持续增长的安全应急装备需求[3]


2.2  供给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

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在安全应急装备通用领域及低端市场存在产能过剩和高库存问题,如消防装备领域的灭火器、消防栓等存在较严重的低小散和产能过剩现象。高端装备供给不足,如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矿山井下关键救援、深海应急救援等方面,关键设备仍然依赖进口。


功能单一装备供给过剩,集成化装备供给不足。我国现有安全应急装备存在功能单一、集成化程度低且供给过剩的问题。例如,我国大量的风险源监控装备主要是对单一风险源进行监控,尚未涉及全面的风险监控感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形成重大灾害高精度调查、探测与识别的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国内复合型、一机多能装备匮乏,难以满足复杂条件的需要。区域供给能力布局不均衡。近年来,安全应急装备领域成为传统产业成功转型的新方向和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动力。东部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快,不仅满足了区域安全应急装备需求,还出口至全球市场。江苏如东、浙江瑞安超过80%的高端个体防护装备用于出口,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十四五”期间,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河北等东部地区明确要大力发展安全应急装备。西部地区仅西南少数城市推进安全应急装备发展,与其较大的安全应急装备需求存在差距。


2.3  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供需在关键领域存在失衡

关键安全应急装备发展滞后,科技水平有待提升。我国部分安全应急装备整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关键装备和部分零部件仍存短板。航空灭火救援装备、高端城市救援装备、高端安全监测检测仪器等装备发展滞后甚至处于空白。同时,国内较为先进的国产装备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如消防车辆对底盘的耐腐蚀性、抗冲击等性能及其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而国产底盘的产品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与进口产品有一定差距,国内消防救援整车龙头企业均使用曼恩、奔驰、沃尔沃等国外品牌底盘。


关键领域成果转化动力缺乏,装备科技含量有待提高。我国在超高层建筑灭火等重大安全应急装备领域成果转化动力缺乏,成果转化率低,存在“有技术没产业,有产业没技术”现象,导致相关领域装备不足。例如,我国举高消防车的工作高度范围为20 m ~ 110 m,难以满足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要求。装备研制时间长、市场容量有限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3  策略建议


提升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关键在于打通安全应急装备供需循环链条,推动形成“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体系。


3.1  加强装备顶层设计,拓宽供需对接渠道

加强安全应急装备顶层设计。推动供需管理部门构建部门间协同机制,深入调研安全应急装备供需现状和矛盾,加强安全应急装备发展顶层设计,研究构建安全应急装备国内国际循环体系,实现供需总量、结构平衡。加强统筹协调和供需对接。围绕安全应急装备需求和企业供给情况,畅通供需部门对接渠道。通过供需对接联席会、供需对接平台加强供需匹配,保障安全应急需要,提高突发事件风险防控能力。


3.2  促进信息技术赋能,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

推进信息技术与装备的深度融合,推进集成化设计和高端装备发展。大力推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应用,围绕重点应用行业和应用场景,打造一批示范工程项目,鼓励企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应急装备领域的智能高端产品创新。推进装备企业集聚发展,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继续推进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加大西南装备企业集聚发展力度,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西部安全应急装备供给能力。


3.3  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化应用水平

布局创新中心,提供可持续的创新动力。结合安全应急装备实战需求,推进装备研发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布局安全应急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集成设计和应用创新中心,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提升安全应急装备企业融资能力,加速产业化应用步伐。鼓励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投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安全应急装备关键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提升装备科技水平,切实增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3.4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利用国家安全应急产业大数据平台,建立安全应急装备资源库,提供供需对接服务。加大安全应急宣传力度,普及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增强全社会对安全应急装备需求。发挥协会、联盟、商会、金融机构和其他第三方机构作用,提供成果转化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完善安全应急装备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实现国内国际标准体系有效衔接,提升我国安全应急装备国际竞争力。


3  结束语


本文对安全应急装备进行了概念界定,从需求供给层面分析了目前安全应急装备及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调研数据,从总量、结构、水平方面定性分析了目前安全应急装备存在的深层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性解决意见。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防护装备市场需求呈现日益增长趋势[EB/OL]. (2019-05-28)[2021-06-01].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19-05/28/c_1124551338.htm.

[2] 人民网. 应急管理部: 2020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5.5%[EB/OL]. (2021-01-07)[2021-06-01]. http://society.people.com.cn/ n1/2021/0107/c1008-31992563.html.

[3] 杨彬. 应急产业研究[M].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0.


Handle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safety emergency equipment to control the risk of emergencies


JIN Yonghua1, HAN Xu1, NIU Fang2


(1.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teg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ijing 100191, China; 2.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epartmen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upply capacity of safety emergency equipment in China is gradually enhanced,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growing demand for risk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disposal, there are still three major problems in the links of supply and demand: total imbalance, structural imbalance, and imbalance in key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promote the conne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supply capacity to promote the empowerment of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timize the supply structure, promo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to meet the need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mitigation, disaster resistance, and disaster relief capacity building.

Keywords: safety emergency equipm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本文刊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年 第10期



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定位于“信息通信技术前沿的风向标,信息社会政策探究的思想库”,聚焦信息通信领域技术趋势、公共政策、国家/产业/企业战略,发布前沿研究成果、焦点问题分析、热点政策解读等,推动5G、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引导国家技术战略选择与产业政策制定,搭建产、学、研、用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官网开通啦!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广大学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刊于2020年11月18日起正式推出官方网站,现已进入网站试运行阶段。我们将以更专业的态度、更丰富的内容、更权威的报道,继续提供有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的优秀文稿,为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投稿指南



   推荐阅读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年 第10期目次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年 第9期目次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年 第8期目次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年 第7期目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