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货币来了,应该买什么(深度)| 国君计算机

李博伦 计算机文艺复兴 2022-11-05


行业深度系列


— 作者:李博伦—


1. 核心逻辑及投资建议


◆ ◆ ◆ ◆



银行IT成长空间大,成长动力足2018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整体规模达到 419.9 亿元,同比增长 23.6%。我国银行在科技上的投入远远小于美国的银行,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商业模式以项目制为主,盈利能力有限。外部技术的进步以及政策对开放、科技、国产化的要求是行业的主要驱动力。预计2019 到 2023 年银行IT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0.8%。


银行IT竞争格局分散,未来市场结构或将重塑。银行IT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行业CR5仅17.8%,且前五大厂商市占率差距并不明显,并没有单一厂商的市占率超过5%。我们认为银行体量相对较大,在面对供应商时的话语权较强。银行对稳定性的要求使得银行IT呈现出“小步快走”和“定制化”两大特点,造成了银行IT行业分散的竞争格局。银行IT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守正出奇”,即守住核心业务、风险管理两大主线,通过新兴技术拓宽获客渠道,通过大数据实现客户的分层管理和精准营销,与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匹配。预计未来通过新技术驱动的银行新业务相关系统将高速发展,银行IT细分领域预计将发生变革。


数字货币有望加速落地,短期提升行业市场规模。据新浪财经3月3日消息,发改委课题研究专家认为疫情过后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加速推出,成为流向全程可控的专项资金,验证了我们关于DCEP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工具的预判。我们初步测算,数字货币合计对行业带来约百亿元的市场增量,将在近两年进行释放,或将推升2020年银行IT市场规模增速由21%至30%。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数字货币驱动下的银行IT龙头,尤其是在核心业务、信贷业务、支付清算、柜台交易、风险管理领域拥有领先解决方案的相关公司。推荐长亮科技(300348.SZ)、广电运通(002152.SZ),受益标的宇信科技(300674.SZ)、科蓝软件(300663.SZ)。




2. 银行IT成长空间大,动力足


◆ ◆ ◆ ◆



向千亿级市场进发,未来三年CAGR20%+。2018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的市场整体规模达到 419.9 亿元,比 2017 年增长 23.6%,同比有所加速。IDC预测该市场 2019 到 2023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0.8%,到 2023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 1071.5 亿元。银行从2013年的百亿级到2023年的千亿级,连续十年高速增长,背后隐含着强大的驱动力。



2.1. 我国银行IT市场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由美国主导,我国银行IT技术和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根据2014-2019年《IDC金融科技供应商百强榜单》,榜单前十的公司在近六年并没有发生过大变动,世界金融科技格局仍是以美国为主导,2019年排名前十的公司中6家为美国公司、2家印度公司、2家日本公司。中国在此榜单中的最好成绩为神州信息的第38位,上榜公司数量仅为个位数。我国金融科技起步较晚,在技术积累上同美国存在差距,未来成长空间大。



我国银行IT支出有待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通过国内和海外具体银行对比不难看出,中国部分银行的IT支出占营收比例约为3%,而美国部分银行IT支出占营收比例高达10%以上。通过国内和海外具体银行对比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业的IT支出占比,远低于美国银行业。未来中国的银行IT市场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银行IT商业模式较为落后,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我国银行IT的商业模式以项目制为主,而非以产品化为主。相比之下服务的占比更高,软件的占比较小。2018 年,中国银行业 IT 解决方案市场软件占比为 15.9%,而服务占比高达 84.1%。通过投放大量人员完成项目的前期客户沟通和后期定制服务,客户粘性较高,但人力资源消耗较大,人均产出和人均利润较低。同时,项目间的差异使得产品几乎不存在重复利用性。因此,以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因毛利率较低不存在规模效应,未来银行IT公司通过提升产品化程度而提升盈利能力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2.2. 变化是银行IT的主要驱动因素2.2.1. 外部技术的进步驱动银行IT发展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银行经营模式,银行意识到与科技结合的重要性。2012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迅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83亿,渗透率急速提升。移动支付解决了传统线下银行繁杂的手续和漫长的排队等痛点,迅速获得大量客户,并培养了用户习惯。突如其来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使得银行线下网点的作用在逐渐减弱,对此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银行线下转型举措:网点推行数字化,产生新机具需求。在移动支付盛行,线下网点成本高企的背景之下,各大银行纷纷启动了线下网点的智能化转型。通过设立综合柜员机、金融综合机器人等机具,简化服务办理流程,减少人力柜台数量,将劳动力资源从重复劳动解放出来,投入到营销工作中。线下网点的无人化转型催生了从ATM向新一代智能柜员机需求的变革。


银行线上转型举措:渠道线上化,高业务并发带来系统改造需求。各大银行近年来纷纷加速上线官方APP,以及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等新业务渠道。除了对顺应时代,简化办事流程的考虑,更多是希望通过线上大数据,利用多年积累客户数据进行个性化服务创新、推出新型线上金融产品。相较于传统柜台,线上银行业务具有典型的高并发特性,传统银行IT系统架构难以满足,催生了银行IT软件及服务的市场快速发展。


近年来新技术不断涌现,银行对金融科技愈发重视。从趋势上看,新技术的出现将改变业务的形态,技术边界逐渐削弱,科技公司跨界竞争,未来科技将与银行业深度融合。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金融科技”一词开始成为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年报中的热词。“金融科技”一词在年报中的出现次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银行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2018年报中分别出现“金融科技”51次、21次、15次、6次,而在2016年这个数字分别仅为0次、0次、5次、0次。科技与银行业越来越密不可分,不断的技术进步预计在未来将催生出不断的IT需求。




2.2.2. 政策的三股势力持续推动银行IT发展监管对金融科技持开放态度,鼓励金融科技发展。2019年9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 其中强调开放共赢。以促进金融开放为基调,深化金融科技对外合作,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资源融合应用。近年来各部委接连出台重磅文件,鼓励金融科技公司设立、积极稳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监管层对于FinTech明显持开放态度,或将推动银行在相关领域的探索,催生银行IT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到来。


开放是金融发展的理念,银行主体数量同样有望增加。2019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决定中明确将“开放”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强调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修改后的《条例》放开了准入条件,吸引外资金融机构金融,银行主体的数量有望增加,市场参与者的增加同样将扩大对银行IT的需求。



监管的要求促使银行IT开启国产化之路。2019年2月,领导人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指出: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银行业的信息基础建设在金融业中相对较为完善和成熟,在国产化替换的政策指引下,银行IT尤其是国内厂商有望迎来增长良机。





3. 竞争格局分散,市场结构或将重塑


◆ ◆ ◆ ◆



3.1. 竞争格局呈现大分散,小集中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IDC数据,2018年银行IT市场中排名前五厂商为文思海辉金信、宇信科技、神州信息、长亮科技、科蓝软件,其市占率分别为4.9%、4.8%、3.2%、2.5%、2.4%。行业CR5仅17.8%,且前五大厂商市占率差距并不明显,并没有单一厂商的市占率超过5%。



银行面对供应商的强势地位和对稳定性的追求影响行业竞争格局。我们认为银行体量相对较大,在面对供应商时的话语权较强。银行对稳定性的要求使得银行IT呈现出“小步快走”和“定制化”两大特点,造成了银行IT行业分散的竞争格局。



3.1.1. 银行IT看似复杂但分工明确产品线与银行业务一一对应。传统的银行业务可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细分业务有信贷业务、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等,每一个细分业务都有相应的IT系统来维持该业务的顺利运行。为何没有形成打包式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有以下原因:



1、以稳为主,倾向于逐步实施。和ERP一样,国外的银行在上一套IT系统时往往选择在前期制定完整、详细的计划,并依此规划整体的IT架构,一次性投入大。而国内银行则以稳定为主,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分阶段的实施,并进行累加。在某个系统实现阶段性成果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开发。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这一做法打乱了行业格局,国内银行在选型时往往选择在某一细分领域做的最好的供应商,而非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强的供应商。因此,银行IT某些细分领域的集中度是很高的,但整体的集中度较低。




2、相比起其他行业客户,银行IT能力较强,能够驾驭庞大的异构系统。相比其他行业的公司,银行的IT能力,至少在人数上是远远领先的。这也就给了他们能够驾驭庞大异构系统的能力,使得银行在采购一个细分领域业务系统时往往选择该细分领域的龙头,而非与原有系统相同的供应商,导致银行IT出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



3.1.2. 服务为主导致规模效应不明显。银行业IT业务以服务为主。从2013年起,我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就以定制化开发服务为主,占比达80%以上,而软件的占比则在两成以下。这个比例在2018年达到84.1%的新高,IDC预计如无的占比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在高位,但将呈现出下降趋势。



银行客户相对强势,IT厂商只能从服务入手。银行客户的体量相对较大,对下游供应商的话语权较强,因此很难出现银行根据IT产品改变业务逻辑,只能是IT产品顺着银行的业务逻辑发生改变,因此主要以定制化为主。另外,例如存取款、计息等业务,每家银行看似前端业务逻辑类似,后端风控流程实则各不相同,需要软件厂商定制化开发以匹配风控流程,同样造成了银行IT产品化较低。

从毛利率看出银行IT产品化程度远不如证券IT,不具备明显规模效应。产品化程度高的厂商,其边际成本较低,而定制化程度高的厂商边际成本较高。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讲,软件厂商的人员工资和开发相关,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固定成本”,大多计入研发费用,可被高收入摊薄。而实施厂商的人员工资则计入成本,不可被收入摊薄,不具有规模效应。因此,毛利率维度上产品化高的厂商比定制化高厂商要高出不少。证券IT行业恒生电子毛利率较高,其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都很高,而毛利率较低的银行IT厂商以服务为主,不具备规模效应,因此行业的竞争格局也较为分散。



3.2. 银行IT细分领域占比结构或将重塑业务类IT解决方案与渠道类IT解决方案占比相当。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可划分为三大类别:业务类、渠道类、管理类。2018年,我国银行IT业务类、渠道类、管理类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42.4%、35.2%、19.8%。1、业务类IT解决方案:包括核心业务系统、支付与清算系统、中间业务系统、信贷操作系统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银行等解决方案。2、渠道类IT解决方案:包括渠道管理系统、柜台交易系统、银行卡系统、电话银行/呼叫中心系统、网络银行系统、移动银行系统、柜员系统、自助银行系统等业务渠道相关的解决方案。3、管理类IT解决方案: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管理、企业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在内的与银行后台紧密相关的解决方案。




规模最大的三个业务也是最核心的三个业务,未来保持稳定增长。细分领域中规模最大的是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以及商业智能。1)核心管理系统是银行业务系统运作的核心,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总账以及对这些存、贷款账户的日间操作等。2)风险管理与信贷的关联性较强,包含了针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资产负债管理、合规风险、其他风险等风险的管理。3)商业智能系统是银行将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撑依据的关键系统,包括围绕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逐渐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平台、综合报表平台等应用系统。上述三个系统是银行最重要的系统,预计未来规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与新技术相关的业务系统增速将超过行业平均增速。细分领域中增长最快的是互联网银行、移动银行和客户关系管理。1)互联网银行是包括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在内的网络银行IT解决方案,是银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主要载体。2)移动银行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手机银行App,而是由多个、多类型移动端应用程序构成的全方位覆盖用户生活消费场景的渠道矩阵,帮助银行引入流量以及客户分层。3)银行CRM包括传统CRM的销售、营销、客服部分,目前银行最主要的需求是整合分散业务系统中散落的客户信息,做好客户分层管理,挖掘客户价值以实现精准营销。上述三个系统代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银行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预计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



某些老系统将在未来被渐渐淘汰。细分领域中增长缓慢的或负增长的领域分别为渠道管理和呼叫中心。1)渠道管理是银行整合各类渠道终端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渠道管理渗透率已高,新增渠道对系统的改动并不明显,因此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趋势。2)呼叫中心包括智能排队机、计算机电话集成(CTI)服务器、核心业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人工坐席等,是CRM的一个分支。但由于目前人力成本逐渐攀升以及新兴渠道对电话渠道的替代,预计未来呼叫中心市场将逐渐萎缩。



细分领域增幅各异,内部结构预计改变。银行IT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守正出奇”,即守住核心业务、风险管理两大主线,通过新兴技术拓宽获客渠道,通过大数据实现客户的分层管理和精准营销,与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匹配。预计未来通过新技术驱动的银行新业务相关系统将高速发展,银行IT细分领域预计将发生变革,相关高增速领域龙头公司值得关注。




4. 数字货币短期驱动银行IT系统的改造


◆ ◆ ◆ ◆



4.1. DCEP有望加速落地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的简称,是中国人民银行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DCEP在法定地位和功能上与纸钞相同,双方区别在于DCEP的形态是数字化。


DCEP的三个特点将对银行IT解决方案产生影响。1)双层运营模式,是指数字货币发行过程采用央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民众两层结构。具体而言,是央行发放数字货币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将数字货币兑换给民众,央行不直接与民众接触的模式。2)密钥,公钥和私钥同属于密码学的概念。密钥是一个类似算法的参数,主要用于加密和解密,将没有加密的信息或字符串转换为加密后的报文,或将密文转换成可以解读的明文。3)双离线,可看作一种以银行信用为担保的延期支付。根据目前双离线功能的设计。


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在疫情结束后加速推出。据新浪财经3月3日消息,国家发改委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课题研究第九次会议上,十余位专家学者研判:疫情是数字经济催化剂,疫情过后国家可能会加大投资与采购力度,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加速推出,成为流向全程可控的专项资金,验证了我们关于DCEP成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工具的预判。具体流程为:数字货币在表面上已经划拨,但只有在事先约定条件发生时,如给出交易合同或者其他凭证,数字货币的开关才会打开生效。若贷款方将银行贷款用于规定用途以外,通过一定手续或流程后,银行可以关闭数字货币开关,防止贷款流向其他用途。可以有效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这是其他支付方式目前无法达到的。



Facebook取消发行Libra,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模式成主流。据腾讯新闻3月4日报道,Facebook决定将缩减Libra全球数字货币计划,并考虑将Libra重塑为一个可以使用多种数字货币的支付网络,仅支持政府提供的数字货币。从对Libra的争议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政府对由一个公司掌管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现出了强烈的不信任。而央行数字货币,则是取互联网的“数字”之长,避互联网的“货币”之短。Facebook对Libra的缩减体现出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正确发展方向,主权数字货币或将成为未来数字货币市场主流模式。



4.2. DCEP对银行IT各子业务影响的测算

DCEP对银行IT行业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核心业务。核心业务涉及双层运营系统的全过程,而目前商业银行与央行对接的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更新缓慢,不足以支撑数字货币的“传递”,商业银行和客户间也未建立数字货币传递系统。我们判断,银行可能会选择重新针对数字货币建设一套新核心系统,以支撑数字货币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总账以及计息等等功能,但相关开发需求可根据现有核心系统进行修改,其体量不会大于现有核心系统。


DCEP会催生信贷业务添加相关模块。由数字货币现有设计推测,银行将拥有数字货币的“开关”。仅当在事先约定条件发生交易时,如给出交易合同或者其他凭证,数字货币才将正式生效。否则,银行可以关闭数字货币开关,防止贷款流向其他用途。这种功能现有系统无法完成,需要在现有系统上外加相关功能模块。


DCEP会影响现有的支付清算系统。DCEP推出的原因之一就是推动清结算网络建立,便捷支付。因此,现有支付清算系统需要修改以匹配数字货币的交易规则以及清算规则,对相关IT系统的更新存在一定的需求。


DCEP会加速传统物理柜台的升级。银行网点智能化改造驱动传统物理柜台的升级,减少了柜员的重复劳动以释放柜员的生产力。DCEP的到来有望加速这一趋势,并且现有银行机具及柜台系统将进行改造以支持DCEP。


风险管理配合信贷系统改造,增加相应模块。银行风险管理包括了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及其他风险的管理,在DCEP的交易、核算过程中,上述风险仍然存在,仍需要对DCEP涉及到的相关风险进行管控。因此我们判断,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将配合信贷系统进行改造,增加匹配DCEP的相关模块。


DCEP有望给银行IT市场带来百亿增量,并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根据我们测算,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DCEP推出前会率先启动改造,接下来才会渗透到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与政策性单家银行针对DCEP的改造投资约2.5亿元,而小型银行可能仅百万级别。合计对行业带来约百亿元的市场增量,将在近两年进行释放,根据我们测算,或将推升2020年银行IT市场规模增速由21%至30%。另外我们认为,数字货币的推出并不会留给银行以准备的时间,银行大概率会选择有成熟技术或标杆项目的IT服务商,头部具有相关技术储备的厂商作为受益,或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5. 风险提示


◆ ◆ ◆ ◆



数字货币推进进度不及预期。虽然疫情有望加速数字货币的落地,然而数字货币正式推出的时间仍然没有最终落地。数字货币落地时间及推进的进程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数字货币对银行IT的影响低于预期。数字货币技术路径暂未最终确定,银行在选型上可能存在变数,对银行IT服务商的业绩驱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国泰君安正式研究报告《数字货币或加快推进,银行IT景气度提升》,报告入库时间:2020年3月5日,如需报告原文PDF或者IDC报告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专家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专家交流群(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