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一排练节目孩子被换下场:父母看问题的态度,决定孩子的一生!

课代表 VIPKID家长V课堂 2020-08-26


1


孩子们的专属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为了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节日里快乐地展现自我,学校老师们也早早地开始筹备节目了。

 

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在抽时间练节目。前几天,中班孩子萌萌的妈妈早上来园送孩子时,直接找到她们班里负责排节目的王老师,情绪激动地说:“王老师,萌萌跳的有多么不好?为何非要换下她?”

 

“孩子跳舞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我觉得她可能不太适合跳舞,放心吧萌萌妈妈,虽然不跳舞,但是我安排孩子画画,六一那天孩子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六一。”王老师解释。

 

萌萌妈妈并不满意:“既然你当时选定孩子跳舞,就不要轻易换掉,要不你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跳!这样突然间换掉,太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了!我家孩子昨晚哭了很久!”

 

任凭老师怎么解释,妈妈始终一个意思:“要么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上,既然上了就不要换!”没办法,王老师只好再次让萌萌加入舞蹈队。



但是排练了几次,萌萌总是跟不上节奏,动作也不到位,特别影响整体效果。

 

作为幼师,我很理解王老师的为难,一方面,想给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却又不得不考虑节目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不好强硬违背家长的意思。

 

但是作为妈妈,虽然很理解家长的想法,可是直接跑到幼儿园质问老师,让老师不得不必须用自家孩子,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方式。

 

卡耐基曾说:“态度决定一切。”家长对事情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2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和格局。


近日,男孩大骂服务员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男孩怒气冲冲地对服务员说:“我抽你,信不信!”



事情发生在北京一家书店里,男孩在店内跟外教交流学习,且朗读得特别大声,并已经持续一两个小时。期间,其他顾客都在安静地看书。

 

店员上前善意提醒,却被男孩指着鼻子骂,而店员始终面带微笑:“你声音太大打扰到其他顾客,所以请小声一点。”

 

而一位疑似男孩家长的女士,站在旁边没有任何道歉举动,只是一边反复向店员强调着“他还只是个孩子”,一边伸手搂住男孩说“你别搭理他,你忙你的!”



一个很好教育孩子的机会,不仅没有让妈妈引起重视,却以“护犊子”的方式简简单单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搪塞过去。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学会用同样的方式方法去解决。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父母对孩子的三观形成起到多大影响?”

 

有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20多岁时,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上窜上来,深深地无奈与悲哀,终生难忘。”

 

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和格局。


3


避免做“割草机父母”。


网络上有个词语叫“割草机父母”,这样的父母防患于未然,主动大力出击,立志把可见和不可见的风险消化于无形之中,为孩子走出一条漂漂亮亮的绿色道路,给孩子一个平坦光明的世界。

 

我的邻居王阿姨就是“割草机父母”。送女儿上钢琴课,担心女儿听不懂,她全程跟着,把老师讲的课录下来。

 

当女儿在外面和别人玩耍发生点口角,怕女儿受欺负,马上出现在女儿身边震慑别人。

 

女儿写作业慢,经常熬夜,担心女儿身体,她亲自去找班主任谈话,如果女儿会做就不要写了。

 

13岁时女儿去省城读重点初中,虽然学校有宿舍,但是为了能让女儿吃好睡好,不耽误学习,王阿姨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陪读。

 

总之,不好的事情能瞒就瞒,呵护她的每一个想法,并试图确保和女儿能接触到的其他人也可以包容她,以保护她的自尊永远不被伤害。

 

女儿除了学习,什么心都不用操。王阿姨精心给女儿营造了一个平静、美好的环境,铲除了前进路上所有的荆棘和杂草,幻想着她可以一马平川直奔成功。

 

虽然保护孩子免受失败之苦是父母的天性,但这样做,看似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却让孩子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如果走向社会,但凡孩子遭受一点挫折,都可能会崩溃。

 

儿童心理学教授基姆·梅特卡夫曾说:“允许孩子失败的父母,培养的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情感技能和品质,那就是坚持不懈、自信自控、专注、有耐心。”

 

台湾综艺节目《新闻挖挖哇》中,嘉宾邓惠文举过一个例子:“有个孩子刚买了一个甜筒冰淇淋,但是没有拿好,冰淇淋上面的球掉了,并弄脏了鞋子。”

 

孩子伤心地哭了,妈妈却对他说:“没关系,再去买。”



孩子指着鞋子继续哭。

 

妈妈说:“没关系,鞋子这样染色也很好看,像你画的画一样。”



邓惠文说她在旁边看到这一幕觉得很恐怖,我们不断地在教父母要启发孩子,不要压迫孩子,但是当孩子明明已经感受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却在否认孩子的挫折,而不是陪伴这份挫折。



教育心理学家拉希说:“作为父母,我们非常喜欢努力让孩子感到自信,这种信心就像空洞的乐观情绪。”当孩子真正在推进一些事,尝试一些事,搞砸了再做一次,然后真正实现了某些目标时,这是真正的自尊,而不是有人在旁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你真棒,你行,你一定行”。

 

所以,家长要避免做“割草机父母”,因为你们不可能永远在孩子身边,那时,你们又如何能一一铲除孩子生活、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呢?

 

更重要的是,孩子只有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才会学会如何去处理失败,并逐渐成长起来。

 

父母要做的,是陪伴孩子,并在一旁指导他,鼓励他,告诉他如何迈过这个坎儿,让孩子能顺利度过挫折。


4


哲学家弗洛姆曾经说过:“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潜能的生长而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当孩子被选上参加六一节目,却又被替换。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些情况,家长们真正需要做的应该是:


帮孩子解开心结


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交流,然后大家一起面对现实,去分析情况。

 

问问孩子:“没有选上,你怎么想的呀?”用谈话的方式帮孩子释放暂时的消极情绪。

 

如果孩子说“可能我还不太优秀”、“我总是跟不上节奏”、“也许他们更厉害,我要好好学习”等类似的话,能正确对待问题,家长可以表扬孩子说:“你能这样想,很为你高兴啊宝贝!咱们一起分析一下哪里技不如人,我们下次争取追上来。”

 

如果孩子不愿意讲,也不要强迫,更不能说“老师眼瞎了,没发现宝贝的优秀”、“这什么老师呀?有黑幕吧?”等类似的话语。


需要等孩子冷静下来了,循循善诱地让孩子分析被替换的原因。并告诉孩子,重要的是过程,无论结果怎样,都要坦然面对。


吴尊曾发微博称:“NeiNei从三岁开始学芭蕾,为了自己第一次亚洲比赛,没日没夜的苦练;第一次的个人演出,她一直告诉他真的很想赢。”


但吴尊只是想让孩子来见识,吸取经验,让孩子去感受失败的感觉,慢慢让孩子明白:“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孩子这一次经历的事情也是一个小挫折,父母要做的就是适时放手,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陪伴他,并教会他面对。不是过度保护,更不是故意制造挫折。


教孩子学会独立


发生了像六一孩子被替换这样的事情,父母首先要冷静,千万不要直接暴走,认为老师有眼无珠,或者选上就一定不能刷下来,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殊不知,孩子的自尊心和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息息相关。

 

父母可以私下联系老师,了解孩子排练节目的实际情况,询问演出的具体时间,探讨还有没有让孩子继续参加的可能性。

 

自己也会马上在家里协助孩子练习,能否再给孩子一次机会再做决定。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表示:“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聪明的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如果此时没有打好心理基础,孩子的一生都可能非常敏感、脆弱。毕竟孩子成长道路上,披荆斩棘,迎接一切风雨艳阳的,从来都是他自己。


文章部分图源于网络,如侵删


👇👇👇

如果觉得说得有道理!

也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看看吧~


👤

本文作者


文娟

家有三岁男宝的幼师一枚,致力于研究孩子教育学和心理学,用爱心面对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


您可能还喜欢:


任正非谈教育: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最好的英语启蒙,是先教会孩子掌握26个字母真正的意义!


课程回顾丨孩子必须学习的五大礼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VIPKID和家长V课堂的立场


投稿、转载| Contact Us

发邮箱VCLASS@vipkid.com.cn

或在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投稿、转载


原创内容,未经联系禁止转载

Protected by copyright.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 is forbidd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