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木书香||《新治理 :数字经济的制度建设与未来发展》

南方治理 2024-06-27



《新治理 :数字经济的

制度建设与未来发展》


作者:刘西友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年3月出品




       作者简介:刘西友,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在《学习时报》《管理世界》《经济管理》《会计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12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计署重点研究课题等研究项目10余项。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借鉴与启示》《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存在的十个突出问题》《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服务贸易视域下的沿边开放:推动沿边地区服务贸易提质增效》等。


导读

对于数字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人们在享用其带来的便捷和收益的同时,怎样从制度体系建设层面为其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刘西友同志的这部新作——《新治理:数字经济的制度建设与未来发展》适时推出,不但梳理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现状,还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制度体系建立的可行性,重点分析了数字经济制度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面临的问题、国际背景及发展前景。

正如书中所述,我国数字经济制度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多层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从提升数据安全、缩小数字鸿沟、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共同富裕理念等方面,借鉴数字经济的国际发展历史和现状,刘西友同志给出了参考性意见,对政策建设研究者和企业战略规划者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书中提出,持续优化发展数字经济的制度环境,需要同时发挥制度体系的激励和约束功能。一方面,响应数字经济参与主体的激励需求,适度扩大数字经济制度激励发挥作用的范围,在产权制度、规划制度、创新制度和开放制度等方面,增设和完善具体而多元的制度措施。另一方面,在发挥数字经济制度激励功能的同时,切实发挥税收征管制度、公平竞争制度、测度考核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数字经济约束制度的规范和引导功能。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互动共促、互为因果。数字经济发展既提升生产力,也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表现为一系列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制度构建和变革。数字经济发展呼唤国家治理体系尤其是数字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创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尤其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数字经济制度体系的构建,已跃升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域一个重大命题。制度体系作为一定社会活动领域的组织及其规则体系,通过发挥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路径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协调保障机制。

本书从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两个方面,研究数字经济制度的体系构建,探索构建适合数字生产力发展的产权制度、规划制度、创新制度、开放制度,以及税收征管制度、公平竞争制度、测度考核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制度体系。本书注重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从发展实景、逻辑图景、重点场景、国际情景、运行前景等维度,剖分缕析数字经济及其制度体系构建实践和理论,从相关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协同演化着手,全面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制度体系的构成和功能,推动对策措施更加有力、有度和有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竞相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安全发展,正在为经济全球化带来新动力、新机遇和新亮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首次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体现创新驱动的指标,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奔向2035年的新发展格局中,数字经济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要实现规范和安全发展,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新治理:数字经济的制度建设与发展未来》正是以制度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地探讨了数字经济制度体系的特征、规律、瓶颈和措施,为读者全面了解、把握数字经济及其制度体系相关知识,提供了便捷通道,实属难能可贵。本书内容丰富,剖析深入,阐释详细,适合政策研究者和专家学者翻阅参考,也适合有兴趣了解数字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的读者阅读。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

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互联网新旧格局交替产业,消费互联正深入发展,产业互联已悄然来临。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建立在互联网和数据要素基础上的数字经济,更是创新经济、开放经济和代表未来的新经济。

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举措,包括: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十四五”时期怎样拥抱数字经济新机遇,如何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治理重点有哪些?怎样落实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新治理:数字经济的制度建设与未来发展》(以下简称本书)的出版,为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了参考。本书作为了解和熟悉数字经济发展脉络、制度体系框架结构的指南,适合政策研究者和专家学者翻阅参考,也适合有兴趣了解“数字鸿沟”、信息安全、平台垄断、税收监管等数字经济治理热点难点问题的读者阅读。

本书提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互动共促、互为因果。数字经济发展既提升生产力,也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表现为一系列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制度构建和变革。数字经济发展呼唤国家治理体系尤其是数字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创新。数字经济制度体系的构建,已跃升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域一个重大命题。制度体系作为一定社会活动领域的组织及其规则体系,通过发挥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路径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协调保障机制。本书从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两个方面,研究数字经济制度的体系构建,探索构建适合数字生产力发展的产权制度、规划制度、创新制度、开放制度,以及税收征管制度、公平竞争制度、测度考核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等制度体系。本书注重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从发展实景、逻辑图景、重点场景、国际情景、运行前景等维度,剖分缕析数字经济及其制度体系构建实践和理论,从相关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协同演化着手,全面系统研究数字经济制度体系的构成和功能,在就业提升、公平竞争等领域所提数字经济治理措施更加有力、有度和有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本书详尽阐述了数字经济和就业的关系。一方面,数字经济发挥就业“倍增器”“稳定器”作用。书中提到,数字经济时代,机器进一步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前沿技术推动机器学习方法取得快速突破,很多非程式化工作任务正逐渐被机器所替代。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不但增加就业总量,而且升级就业结构。发展数字经济是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数字经济有利于直接带动农村人口的就业;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零工经济、外包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市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精准匹配供需两方,为自由职业者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方式,深刻改变了传统就业模式。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带动就业的同时,也可能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书中谈到,知识结构比较落后、技术水平比较低的传统就业群体,更容易受到数字经济的冲击。在美国,信息技术企业不断获得巨额回报,数字市场高度集中,被认为是制造行业失业率攀升和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对我国来说,制造业总体上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生产组装等常规工作对就业者的技能要求不高,导致极有可能被机器所替代,由此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在生产任务总体不变前提下,数字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可能降低企业对劳动者人数的需求。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的积极影响,本书提出要始终坚定人民立场,促进全体数字经济参与者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比如,开发线上培训平台,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为新生劳动力、失业人员提供数字化培训;对在职劳动者提供更具灵活性的在线模块化网络课程,培养全民数字技能,培养具备数字技能和工匠精神的数字工匠,扩展数据、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缓解数字技术进步引发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零工经济等数字经济就业人员的保障水平,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

依法规范发展平台经济、强化对平台企业监管是数字经济治理的重点领域。书中指出,垄断因素推高数据流动壁垒。围绕数据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及其权益的竞争日趋激烈,在部分领域形成的垄断势力,推高了数据流动壁垒。很多时候,平台将其收集的各种数据视为己有,借助技术护城河和市场进入壁垒,试图形成数据壁垒。基于条块分割、行业和地域壁垒形成的数据孤岛,往往阻碍数据的开放共享和自由流动。当占有数据优势的企业形成市场支配地位并滥用其支配地位时,即构成数据垄断。脸书、亚马逊、优步等数字平台企业都接受过或正在接受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反垄断调查。在我国,“算法共谋”通过机器学习的形式,即时获取、调整、预测价格,增强了不合理交易条件的隐蔽性,给市场交易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整个市场竞争结构和竞争过程由此面临潜在风险。书中谈到,为了扩大其领域优势,平台企业积极探索与传统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者投资、收购潜在竞争对手,以此进入互补产品和服务领域。部分平台企业自身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领先的市场地位。比如,在全球的互联网搜索市场、社交媒体市场和云计算服务市场上,分别由谷歌、脸书、亚马逊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相关平台企业的运营边界被放大,涉足的产业行业不断增加,为资本的野蛮生长和持续积聚提供了便利工具和条件,但也暴露了资本在全球的不良影响,深化了不公平竞争程度,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周期性经济危机。书中提到,全球范围内,随着数字经济尤其是平台经济的发展,垄断问题变得更加隐蔽复杂,争议更多,影响范围更广,凸显加强平台企业监管的紧迫性。要秉持严格、审慎和适当原则,妥善处理规制垄断与鼓励创新间的关系,综合考量经济效率、技术创新和国家利益等因素,推动创新生态持续繁荣;明确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体系的基础性地位,清理不合理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事项,强化对新制定政策法规的公平竞争审查;围绕数字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认定、动态效率认定等关键前沿问题,加强专题研究,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定反垄断法的实施边界和实施标准。

本书全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行文流畅,对当下思考“东数西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产产权的保护、“流量经济”中明显的纳税责任、跨境数字贸易的税收管辖权、“数字鸿沟”治理等,都有一定参考意义,有利于读者结合实际案例加深对各种现象的深层次思考。本书对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帮助,对各行业人员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提升数字素养有参考价值。


文/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胡荣


©Political理论志

万木书香

金允权:《政府3.0:后NPM时代的政府再造》

韩兆柱:《公共治理前沿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欧甸丘:《决战武陵山:新华社记者贵州挂职扶贫记》

谢治菊:《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

喻晓坤:《遇见墨脱:一个援藏干部的三年心路》

陈家刚:《广东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

刘允强:《“一窗式”:互联网时代的政务服务变革》

刘建中:《幸福人生的七堂课》

王泽应:《伦理学原理》

陈   潭:《治理的变革:网络空间的意义世界与行动逻辑》

陈   潭:《治理的秩序:乡土中国的政治生态与实践逻辑》

陈   潭:《工业4.0:智能制造与治理革命》

陈   潭:《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工业4.0》入选2016年度十大好书

《南国公共管理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南国政治学人文库》系列作品陆续出版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

推荐阅读

回望2021:数读中国经济

展望2022:预读全球经济

读懂广东:回望2021,展望2022

读懂广州:回望2021,展望2022

躬身南边:致敬2021,展望2022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解读



广东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



相关阅读

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

北京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

广州市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六个城市试点,营商环境如何创新?

中国各地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政策及其路径

中国31省市区2022年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重点



“面向公共管理的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专辑征稿启事


     

      一、征稿目的

      自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以来,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了新时代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在新文科教育引领下必然承担起回应新时代新形势的使命和责任。如何推进新文科教育理念充分运用于一流专业建设实践,实现多学科交叉创新和多技术融合发展;如何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有机融入到知识传授和实践教学之中;如何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些都是当前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议程。为此,《南方治理评论》特向海内外征集“面向公共管理的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专辑论文,籍此凝聚专业建设力量,展现专业建设新动向,共同推进新文科教育与一流本科专业发展。

       二、选题范围

      “面向公共管理的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稿件征集主要围绕新文科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教材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教学手记等议题。

      新文科教育:新时代变革、新技术发展呼唤新文科教育和新文科建设。如何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目的,是新文科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产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影响,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探究的话题。

      一流专业建设: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需要夯实专业建设内涵、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流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开发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建设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材资源建设:改进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是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编写适合时代、面向未来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先进性、教材内容的创新性和教材编写的质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育教学改革: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教学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实验、实践等方面改革,把知识传授、素质提升、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知识、方法、品格方面充分受益。

      协同育人创新:加强实践基地和实践条件建设,完善政学携手、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机制,通过院地、院校、院企的有效协作着力推进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除第一课堂外,第二课堂的作用对于人才培养意义至关重要。社会实践机会多了,实践能力提升了,才能结合理论产生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教师教学手记:教学相长是一个悠长而又深刻的命题。如何为师为学,如何改进教学呈现,如何与学生一起成长,如何享受育人快乐,因而教学需要反馈、教育需要反思。

      三、投稿要求

      1. 投稿论文应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投稿体例详见《南方治理评论》中的“辑刊体例”。

      2.投稿论文可为理论综述、研究性论文或案例分析论文,投稿者须严守学术道德,严禁抄袭、剽窃,论文在6000字以上为宜,鼓励图文并茂进行阐述。

      3. 征集稿件仅接受邮箱投稿,来稿请投至:gdgzpar@163.com,务必在投稿邮件主题栏注明“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专刊论文投稿。

      4. 征文截止日期为2022 年8月30日。

      四、联络方式

      咨询:彭铭刚老师

      邮箱:pengminggang@gzhu.edu.cn


《南方治理评论》编辑部2022年3月13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