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林彪:自视甚高,不爱与人交谈,但和粟裕谈军事时却滔滔不绝

文史之友 2022-11-01
“等你身体好一些,可以多到部队里走一走,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反映面谈。”

1965年10月2日,林彪特意赶到上海,拜访了正在休养中的粟裕,两人高谈阔论,就当时的部队工作和国防建设问题讨论了许久。

告别之时,林彪仍有不舍之情,再三嘱咐粟裕,如有时间一定要多到部队去看看。

林彪和粟裕如同两个老友相见,互诉衷肠。但如此的场面,又着实让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林彪在这个时候主动与粟裕见面,其实不太符合情理,毕竟两人当时的处境完全不同。


自1959年之后,林彪便接替彭德怀出任国防部长,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可以说是重任在肩。而粟裕在1958年卸任总参谋长后,一直在军事科学院任职,已经远离军事指挥第一线长达8年之久。

粟裕的妻子楚青曾经回忆,那时候除了和粟裕交情最深的肖劲光外,很少有人会主动上门拜访,而林彪则算是又一个特例。

其实早1960年军委在广州召开的扩大会议上,林彪就曾以军事科学院也应该成为总参谋部的参谋机构为理由,鼓励粟裕多发表自己的意见。而1965年的再次会面,则是林彪第二次请粟裕为多部队出谋划策。

林彪重视粟裕,尊重他的意见,这其实并不算秘密。和林彪相处多年的吴法宪,就曾在自己回忆录中记述到:

“林彪这个人自视甚高,但他非常看重粟裕,很重视粟裕的意见和建议,每当林彪和粟裕谈论军事的时候,原本沉默寡言的林彪就会打开水龙头般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上大半天。”

林彪的女儿林立衡也回忆说:
“父亲在高级别的军事干部中,与粟裕来往最多。”

林彪为人沉默寡言,交际圈子少之又少,是出了名的“三不主义”:不串门、不做客、不探医院。但在和粟裕的相处过程中,林彪却显示出了生活中少有的热情一面,甚至在明知对方处境不佳时,主动施以援手。那么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谊,能让林彪如此看重粟裕?


林彪和粟裕关系,其实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具体来谈。

一、红军时期的意气相投

1926年10月,林彪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由广州北上武汉,被分配到第4军叶挺独立团担任见习排长。半年之后的1927年5月,作为进步学生的粟裕,同样被安排到叶挺麾下的教导大队,任学员班长。

当时叶挺麾下名将云集,如周士第、卢德铭、许继慎、周子昆等都是战功赫赫、盛名在外。相比起他们,初出茅庐的林彪、粟裕并没有多大的名气,两人也不属于同一个连队,相互之间并不熟悉。

真正改变林彪和粟裕命运的,则是南昌起义后的井冈山会师。在当时讲资历、论人情的旧军队氛围下,毛主席和朱老总却勇于破旧立新,大胆启用了一批有能力、有见识的青年将才,而林彪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在林彪身上,有两个非常显著的优点。

其一:
林彪出身黄埔四期,属于正经的军事科班生,本身军事水平、理论知识就过硬。而且在当时普遍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红军之中,经历过北伐战争洗礼的“黄埔系”更是十分珍贵的人才资源,容易得到重视。

其二:
林彪虽然年轻,却非常懂得表现自己的才华。湘南起义时,担任连长的林彪就曾主动向朱德请战,率领部队奇袭耒阳民团,缴获了大量辎重。之后林彪又再次献计,用分兵的策略一举攻破了耒阳城。

能打是实力,敢打是魄力,林彪能够很快地脱颖而出,得到毛主席的赏识,离不开他自身性格的助力。他坚定地支持“朱毛”领导红军,却又敢在困难时期直言不讳地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

在林彪的身上,毛主席看到了一个军人对于战争的理解和反思,这是最难得可贵的。

而相比于林彪,这一个时期的粟裕则要低调得很多。他没读过军校,和毛主席一样,都是湖南师范学校出来的军事“门外汉”。在井冈山,粟裕更多的是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作战,跟着主席去学习如何打仗,在实战中体会,学战略,学战法,一点一滴地增长军事才干。


粟裕肯学肯反思,从不局限自己的战争思维。毛主席打仗向来都是讲究“不循常规、出奇制胜”,这给了作为徒弟的粟裕很大的启发,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到1930年的第一次反围剿,已经独立率领偏师征战一方的粟裕,也开始逐渐展露自己的军事天赋。他指挥的部队虽然大多都是新兵,武器装备差,却就是能打胜仗。

1932年,粟裕调任红四军参谋长,而此时红四军的军长正是林彪。这是两人的第一次合作,也是唯一的一次。

林彪和粟裕的身上有很多的相似点。
年龄一样:都出生于1907年,生日只相差4个月;

经历一样:都来自叶挺的部队,从南昌起义一路打到井冈山;

性格一样:都是平时喜静不喜动,但指挥作战时却雷厉风行。

评价一样:都是20岁出头便崭露头角的青年将才,同时被誉为红军中的“青年军事家”。

此时的林彪和粟裕,算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和搭档,相互配合,相互欣赏。只不过这种默契的相处非常短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粟裕跟随红7军团北上,掩护中央红军突围,而林彪则是率领红1军团主力开始长征。

这一次分别,便是十几年之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粟裕都是和主力红军断开联系的,毛主席曾致电闽浙边区询问粟裕的下落,得到的回复却是“粟裕同志可能已经牺牲”。在1937年陕北召开的代表会议上,粟裕还曾上过烈士的名单。


直到1938年,新四军参谋长周子昆回到延安汇报时,才带回了粟裕还在的消息。

经历了长征和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的磨砺,林彪和粟裕都已经完成了蜕变,从优秀的指挥官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主帅。也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两个人成为了战场上的绝对主角。

二、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的惺惺相惜

1937年9月25日,林彪指挥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1938年6月17日,粟裕率领先遣支队取得韦岗伏击战的胜利。

两场战斗,一场是八路军抗日出师以来第一胜,一场是新四军东进敌后的第一胜。接近完美的开局,也象征着林彪和粟裕以成熟的战略家姿态阔步迈进了新的历史时期。


到了解放战争,直接领导东北、华东军事的林彪、粟裕,更是取得了辉煌无比的战绩。一个指挥四野从东北黑土地打到海南的天涯海角,一个率领三野横扫华东,将红旗插上了蒋介石的总统府。号称绝对精锐的“国军五大主力”,更是全部断送在林粟手中。

在战场上,林彪和粟裕都展现了出众的“军事才华”,但他们的才华却也是截然不同的两面。

1948年的豫东战役,粟裕在总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指挥华野主力大胆出击,抢占开封,全歼区寿年兵团,重创黄百韬兵团,半个月之内歼敌9万余人,把整个中原搅得天翻地覆。

豫东战役是粟裕又一个经典战例,身处逆境却敢出动出击,在重压之下将兵力使用到极限,以绝对的速度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连作为对手的国军,都不得不承认粟裕指挥的大胆。

在总结华野表现时,国军甚至连用了三个“敢”的描述:“敢集中主力与我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敢对战场要点作顽强固守,反复争夺”。


而另一个对豫东战役大有感触的,便是正身处东北的林彪。他在翻阅战报时,曾由衷感慨:

“粟裕尽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在作战风格上,林彪是“谋定而后动”,一环接一环,以绝对的压制力将敌人打得毫无喘息的机会。而粟裕则是“兵无常势”,擅长根据千变万化的战场事态灵活制定战术,以奇招、险招一击致命。

对于同样一场战争,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这正是林彪和粟裕的“最大差异”。而也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两人的惺惺相惜。

三、建国之后的相互信任

1949年6月,粟裕正式接到军委命令:准备解放台湾。为了打好这最后的一场大决战,粟裕放下了手头的其他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筹备攻台的事项之中。


在一年之内,粟裕不断完善跨海作战的具体方案,根据国际形势和敌人防御的变化,三次修改攻台兵力部署。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粟裕还亲身参与到海空两军的建设之中。

粟裕一生用兵都讲究一个“奇”字,但在筹备攻台时,他却罕见地小心翼翼,甚至接连几次向军委建议推迟战役发起时间。对于这样一场“绝不能输”的决战,粟裕可谓倾尽心血,把一切战前准备都做到了尽善尽美。

但就在大战在即的时候,1950年6月粟裕却突然向军委致电:

“此战关系重大,应由北京直接指挥,或林彪、刘伯承其中一人主持。”

粟裕请求战前换帅,并表示自己作为华东军事主官,会全力协助战役组织。粟裕有这个想法,并不是谦虚,更不是逃避责任,而是考虑到此战可能需要协调各野战军,所以需要一位德高望重且军事素养过高的三军主帅坐镇,自己再从旁协助,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而在粟裕眼中,能够指挥这场大战役的主帅正是林彪和刘伯承。

巧合的是,同样是在这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了应对东北突如其来的形势变化,军委命令四野第13兵团和15兵团一部共25.5万人组建为东北边防军,分驻凤城、辽阳等地,负责保卫边境安全,并准备在必要时刻入朝参战。

东北边防军都是林彪的部队,按理说由林彪挂帅是最合适的。但此时的林彪因为身体原因,已经脱离了工作一段时间,暂时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指挥作战。另一方面,林彪也并不赞成出兵朝鲜。


不过即便林彪认为不应该介入朝鲜战争,但他还是提出如果此战非打不可,那么由粟裕担任边防军主帅是最合适。

一边,是万事俱备的粟裕请求林彪挂帅攻台。另一边,则是林彪为即将打响的朝鲜战争推荐粟裕指挥。同一时间,互相荐帅,都是放心把自己的老部队交给对方。

在粟裕看来,攻台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决战,那么让稳重的林彪来指挥再合适不过。而同样,朝鲜战争是以劣势打优势,以后勤不足、土枪土炮的志愿军去打装备现代化的美军,这种逆境仗林彪认为粟裕来打最有把握。

林彪和粟裕对于彼此在军事上的能力,都显示出了绝对的信任,这是一种没有夹杂任何私人感情的信任。


也正是基于这种信任,在后来的60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周边的国际局势趋于紧张的时候,林彪首先就想到了粟裕,希望他能够为部队建言献策。

而事实证明,此时的粟裕虽然长期脱离一线,但对部队内部存在问题却能够敏锐地发觉到,这从他跟林彪提出的三个建议就能看出:

一:大军区的指挥体系必须完善,不能光靠会打仗的战将,还需要配套有战略眼光、政治远见的参谋人员。

二:干部交流应该适度,一些主力部队干部大换班,对部队战斗力的影响非常大。

三:一线军区干部配备应该加强,调离老弱病残,留下和补充真正能做事的人,以便在战时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有力地打击和消灭敌人。

粟裕能够看到了部队自身的顽疾,以及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远见来自于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军队建设的独到想法。可惜的是因为年代的原因,粟裕的这些建议并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

后来70年末期的对越反击战,我军虽然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但也暴露出了问题:部队指挥体系欠缺;指挥员老龄化严重,打起仗来冲不动;存在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问题,上下级间沟通不通畅。

粟裕和林彪最大的一个相似点,就是他们对于军事都是“百分百的投入”,拥有着高于常人的战争思维和战争理解。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不是来源于长期的交往,也不是人情的沟通,而是一种同等军事层次上的相知。

两位军事家之间的友谊,是最纯粹的。
那位精准预测俄乌战争的美国著名预言家,关于2022,还说了这些……董小姐卿的大富豪丈夫失踪了!
五个国家和地区,向俄罗斯提出了领土争议主张
她是中国第一美人,5位总统追她,却隐居农村守寡,死后葬八宝山
睡了40多名官员的美女副市长姜保红,腐败细节公开!卡扎菲、萨达姆都比他“体面”,被国人割下生Z器,非洲独裁暴君死得有多惨?金观涛:重返宏大的历史视野(上)
亚历山大.杜金与俄国的新欧亚主义思想
听华国锋亲述,粉碎四人帮不为人知的那些真相……世外老人:玄学角度的李唐王朝四次玄武门之变
胡耀邦的这组数据将被历史记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