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子弟 | 孟小五“外交部湖南五七干校50周年”回访(十一)

孟京生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孟京生 外交部第一代外交人员的子女,父母都是1950年调入外交部的干部。





点击阅读前文

  CLICK

(一) 背景介绍

(二) 抵达湖南

(三) 虎踞茶场校部

(四)虎踞镇、四排房

(五)平水黄沙铺、菜花坪和财贸干校

(六)盖房、机务连、茶厂

(七)水与火、民居、当地话

(八)穿衣、照相、猪

(九)行李、寻亲、娱乐、偷听敌台、探亲、男女有别

(十)奔驰换卡车、干校的拖拉机、学地理


当年,外交部各五七干校的总人数最高时达到了外交部全体人员的三分之二。外交部干部中不少是军人出身的,一些甚至是身经百战的老干部,也有来自知识界并且德高望重的学者,有能力超强的中年外交业务骨干,也有刚刚入部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干部,还有不少中青年的工勤(行政、后勤)人员。

能够进入外交部的工作人员都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全国各部门的精英。即使是普通的工勤人员,也要经过多层筛选后才能进入外交部工作。

在下放干校之前,这些人员在部里或驻外使馆工作,大家按职务、级别在科室中各司其职,人与人的关系相对简单。然而到了五七干校后,大家都成为了“五七战士”,一律平等。同时,大家都处于连续不断呈高压状的政治运动中。一起吃大锅饭的集体生活,不分高低贵贱的田间劳作,使得每个人的真实状况都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五七干校的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新的磨练、捶打,既是人性品质的暴露,又是触及思想灵魂的再锻造。

一般来说,经过战争年代艰苦磨难或出身农家的干部对五七干校的生活适应力要强一些。对于城市中富有家庭出来的知识分子干部,则相对更痛苦一些,而外交部的干部中,这一类的干部恰恰是人数众多的。

人间百态尽显。说故事。


“坏分子”老唐



发生在干校的真实故事不是编的,可以说是对历史真实的临摹,或者说是对事件本身的还原。


1970年下半年,在干校四排房开了一个特殊的批判会。这个批判会与清查“五一六”、抓政治上的坏人无关,却是个伪造外交部公文的事件。我们同龄的在茶厂连和基建连的小伙伴们有不少人参加了批斗会。(这件事似乎在章文晋夫人张颖的干校回忆中提及过,那时张颖也在四排房。)

事由是一个姓唐的工勤人员犯了事(下称老唐)。

老唐的事得从来干校前说起。此人原是驻外使馆的工勤人员,进外交部前在部队中当兵提干,已有了9年资历,连级干部。他贫苦出身,共产党员,一切条件都符合当时进入外交部当工勤人员的条件,故被外派到使馆工作。

“文革”开始,各使领馆的人员回国参加运动,老唐也不例外。老唐的老婆孩子在湖北老家务农。这个老唐出了国、放了洋,就看不上老家的原配了,想改弦更张,另娶新欢。可他又没有什么借口,无奈之下,铤而走险,想出了伪造公文的办法,企图达到与原配离婚的目的。

老唐回国后,住在部里某个办公楼的楼梯间小黑屋里,自我封闭起来,人家天天忙于运动,他却躲在小黑屋里苦练刻印章技术,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不知用了多少萝卜、胶泥、肥皂。还别说,老唐还真练成手艺了,用肥皂刻了一个带国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大印,盖在纸上真假难辨。


老唐又利用帮助造反派打印资料的机会,打印了一份公文。公文抬头是写给老唐家乡所在县的,内容是外交部通知当地政府,老唐因为对文化大革命不满,叛国投敌,在偷越国境时被我边防部队击毙死亡,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家属不再享受外交人员家属待遇,婚姻结束,按“反革命分子家属处理,由当地政府严加看管,不得离开当地农村。

老唐干了件超级胆大妄为捅破天的混账事。

“文革”不仅北京乱,底下地方更乱。当地县便按“公文”通知老唐老家的公社和村里,老唐在老家的媳妇被打成“反革命家属”,属被管制人员。

老唐的媳妇家在当地是大姓,她的人缘也不错,于是有人出主意,让她到北京外交部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老唐媳妇也怎么想怎么不对,以前老唐就提出过离婚,现在怎么突然就死了呢?人死了东西应该还在,我们也得要回来!再有就是老唐本身就是驻外使馆的工作人员,可以正式出国,用得着偷越国境吗?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老唐媳妇躲过了监管(其实在“文革”混乱的农村,监管也很难做到多么严格),来到北京,找到外交部去问。干部司一查,没有此事,老唐人还在呢!于是老唐事发东窗,真相大白,露馅儿了。按理说,老唐私刻公章、伪造公文是够得上判刑的杠杠了,可那时北京的旧公检法也被砸烂了,没有人管。正好外交部办五七干校,顺手就把老唐发配到干校来了。

奇怪的是,这件事干校方面竟然一无所知。按理说经历一次失败后,老唐也应该夹着尾巴做人了,老老实实地在干校“修理地球。不!老唐不甘心,大概是脑子出了毛病,故技重演。老唐在干校用肥皂又私刻了湖南茶陵外交部五七干校的大印,用手写信的方式给老家寄了封信,信中以五七干校的名义说,老唐因为思想反动,拒绝改造,反对文化大革命,反对毛泽东思想,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判处无期徒刑,被送到贵州深山的劳改农场去了。

这次老唐媳妇带着孩子又找到干校来了。结果不言而知, 老唐这回又玩现了,于是就有了开批判会的事情。听说老唐后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定为“坏分子”,退回原籍劳动改造。

所有人都认为老唐是天大的傻子,不值得任何同情。老唐背后肯定或许还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或许是对爱情的追求是老唐铤而走险的原动力吧。 

当年主持批判会的是指导员马毓真。他后来做过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司长、驻英国大使,香港回归后任外交部驻港特派员。


大师傅


办五七干校就必须办食堂,有食堂就得有做饭的人。在湖南干校各点中,有十几个食堂分布在各个连队。大师傅是人们对做饭厨师的称呼。在干校食堂工作的大师傅及帮厨的人称自己是“伙头军”。

在外交部五七干校食堂工作的大师傅可不是一般的“伙头军”。他们各个身手不凡,每个师傅都有级别,基本上都是二级以上,特级的好几个。不够标准的厨师进不了外交部。这些厨师以前都在人大会堂、钓鱼台、北京饭店这些最高级的地方任厨。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外交部干校的厨师们基本上都是驻外使馆回来的,工作关系隶属钓鱼台。钓鱼台是国宾馆,归外交部管,至今未变。现在称呼是“钓鱼台宾馆管理局”,是国家机关的局级单位。

据我调查,能和外交部干校食堂大厨师有一拼的是江西进贤中办五七干校。人大会堂归中办管,中办办干校时有一部分人员来自人大会堂。人大会堂是办国宴的地方,高级厨师有不少,其中一部分随营下了干校。


“文革”前,中国的高级厨师比较少,大都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里。五六十年代,根据外事工作的需要,中央下令从北京、上海、天津的大宾馆、名酒楼餐厅调一批高级厨师到外交部来。这些名厨都安置在钓鱼台、北京饭店、新侨饭店等地,人大会堂有大型活动时全都去帮忙助力。

随着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驻外使领馆都会有至少一名二级以上的厨师,以应对各种外交宴请招待会。重要的大馆如苏联,有好几个特级或一级名厨就任。好在“文革”前中国驻外使馆不太多,只有4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有些在使馆工作的厨师不属于外交部的编制,是借调过来的。在那个年代,只有最出色的厨师人才才会留在外交部(通常在钓鱼台)。“文革”开始后,中国外交工作基本停顿,驻外使馆人员大部分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只留少数几个人看摊儿。借调的厨师各回原单位,部属的厨师归外交部总务司管。这部分人是外交部正式的工作人员。

五七干校兴起,这些外交部编制内的高级厨师都跟着去了,接着就顺理成章地被安排在干校各个食堂,成为掌勺的大师傅了。

在驻外使馆工作的大师傅除了手艺高超、各有绝活,政治上还得可靠,不然出国跑了可了不得,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那个年代,政审是特别重要的一道坎儿。外交部编制内的厨师大都是从天津鸿宾楼、起士林,上海锦江饭店等地上调而来的。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幼跟着师傅学艺,一点一点积累成才的,政治上清白。


“文革”前,外交部有个试厨的规定:凡是首任大使上任前,一定要品尝随大使上任厨师的手艺,通常是在北京饭店或钓鱼台试厨。大使本人可请三四个外交部的同事,由主厨做一桌拿手绝活儿给大使和同僚试菜。外交部早期的老大使们通常采取互请的形式,请几个同级别关系较好的同事,一起品尝试厨。下一次轮到别人上任,也会用此机会回请。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是如此,只是菜式简单了一些。

在干校食堂工作的大师傅个个都是有级别的,每人有自己的绝活。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师傅闲聊,他告诉我,当年他调入上海大厦时是二级厨师,主厨是个特一级大腕儿。主厨老是让他打杂,他就憋着一口气,找机会露脸。

一次有大型宴会的任务,饭店进了一批鱼。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先去了厨房,把鱼都处理好了。他的绝活儿是不给鱼开膛,用一根筷子从鱼嘴里把鱼的内脏全部掏出来。等上班的时候,所有厨师都到了,负责处理鱼的师傅用刀刨开鱼肚,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再切,还是如此,十分惊讶。这个厨师说:“别刨了,我都处理好了。”主厨过来一看,也很惊异,从此高看他一眼。

那个年代,厨师有绝活很少传授给别人,大都藏着掖着,关键时候露一手。干校有个白案师傅,做面点和刻花的,在人大会堂也干过。他的拿手好戏是刻冬瓜。宴会桌上摆放一个冬瓜盅,熟的,可食,冬瓜外壳刻上各种花花草草及各种小动物,精致无比。冬瓜顶部横刀切开当盖,膛内是鸡汤或甲鱼汤。冬瓜盅可以使汤保温。很多参加宴会的人回来说,舍不得下口把冬瓜盅给吃了。


在大型国宴上,每桌的冬瓜盅的图案还不一样。主桌上有时用各种蔬菜水果刻成孔雀、龙凤等图案,活灵活现,很逼真。这全靠白案师傅的手艺了。

干校平水黄沙铺的大师傅是二级白案师傅,叫什么忘了。他擅长做各种面点,也会刻萝卜花之类的手艺。初到干校时,我特爱去厨房看他干活儿。大师傅常常手把手地教帮厨的干部。看大师傅做花卷,特好玩儿:一大块面团,用刀切几刀成条,揉几下就成圆的了,几秒钟工夫下刀剁成小块,用手按瘪,撒胡椒盐。手拿起一个往大笼屉上放,就在这个过程中,手指转动,花卷成形,简直就和变戏法一样。

他还每次捏几个小面人、小动物之类面食给小孩子。小面人或小动物上放两颗豆子做眼睛,活灵活现,特可爱。谁家孩子不好好吃饭,哭闹,就给一个小面人哄孩子。平水的小小孩们都特别喜欢他。

干校食堂的大师傅通常不去买菜,但经常跟车去看看有什么食材,有时也到周边农民的菜地看看,了解情况。

干校不是享福的地方,手艺高超的大师傅们通常也就是做大锅饭,没有什么特殊的,到了年节等特殊日子才做一些肉菜、鱼什么的。例如,大师傅做鱼,调出的汁比鱼本身好吃得多。我们这些小伙伴回忆起当年干校会餐的饭菜时,众口称赞:“真香!”

记得1970年夏天,离外交部干校不远的临县酃县有个军队的五七干校。他们送给外交部干校几匹退役的军马。因为南方潮湿,马蹄子得了一种什么病,不能干活了。干校也没地方养,养了也不能干活,于是宰了吃肉,给大家肚子里添点儿肉食。食堂的大师傅除了炒菜用一些外,大部分都做成了酱马肉。这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第一次吃马肉,那叫一个香,没齿难忘。干校大师傅的手艺实在是高!

那个年代,那个历史背景下,全国顶尖级别的高级厨师并不太多,就像当时的研究生、博士生一样奇缺。现在回想起来,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天天顿顿有特级厨师给你做饭吃,也是超级幸运的!

好景不长,美景不再。从1970年下半年开始,冰封的中美关系松动,中国对外关系开始恢复。这就需要有人来干具体工作,五七干校开始逐渐调人回北京。在干校食堂工作的大师傅们是较早调回北京的一批。湖南干校并入江西上高干校之后,顶尖的厨师基本都回北京另有任用了。

干校食堂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哪个大师傅调走前,就在食堂露一番手艺,用当地能买到的食材,在大灶上给“五七战士”们做一顿好饭菜,以表告别之意。这一举动特别受到干校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的欢迎。有口福的时光主要是在1970-1971年,之后名厨都离开干校了。

外交部厨师的任用,后来改革为聘用制,不再有外交部编制内的厨师了。现在都是由外交部行政司每年到全国各地招聘。行政司与各地政府的人社部门联系,发布招聘广告,把应聘的厨师集中起来进行考核。


具体条件基本上是50岁以下,有中高级资格证书,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有大酒店任职的经历,还要通过必要的政审。应聘合格后,在北京集中进行3-5个月的培训,然后在外交部档案中备案,聘用期一般是2-3年,可续约。

各驻外使领馆需要厨师时,由行政司推荐,由大使或总领事定酌。厨师间的差别也挺大的,一般在重要的大国(如美、日、英、法、俄)的厨师级别会比较高,特级为多,辅之几个一二级的,一般小国则由一级、二级厨师任主厨。

菜系上各路都有,淮扬菜系最占优势;川菜辣味较多,不太适合在国外设宴、开招待会;鲁菜味重色浓,不如淮扬菜清淡。在国外举办宴会、招待会,要考虑到外国人的饮食特点和口味,所以在国外使馆任职的厨师要一专多能,要求主厨样样拿得起来,冷盘、热菜、面点都得达到高标准。

驻外使馆厨师的工资不算高,大概每月2万人民币左右。但补贴比较高,特别是条件艰苦、有战乱的国家,如伊拉克、利比亚、索马里这样的国家,补贴远远高于一般国家。

尼克松访美期间,其夫人到北京饭店厨房参观。


驻外使馆厨师见的世面比国内厨师要多。每年国庆招待会,都会有各国政要出席,他们常常会在品尝了中国厨师的手艺后当面表示感谢,与中国厨师握个手、照个相什么的。中国厨师也有被外借的机会,如英国查尔斯王子举办宴会,曾经借使馆的中国厨师帮忙,做几个拿手的中国菜。这种事情在国其他使馆也有。

在国外使馆工作的厨师也挺辛苦的,日常工作是给使馆的工作人员做饭,不仅如此,还要出门买菜、熟悉当地的各种食材,比如德国的茄子与中国的茄子在味道上有所差别。熟悉驻在国的各种食材是驻外厨师的必修课,同时还要熟悉当地华人餐馆的情况,必要时订一些外卖。

到此停笔。怀念那些在五七干校的大师傅们。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孟京生(孟小五)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