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外事 | 浅谈外事写作

夏永芳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作者简介    


夏永芳 曾先后担任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助理、上海市复旦外事管理教学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外联部部长等职。


“写作”对于我当然不是“文学创作”,而是指在大量外事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综合、研讨、总结而得到提高的过程。

我坦言:我惧怕写作。在进入外事部门的第一年,接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写一份有关某外国航空公司开通与上海直航的情况报告。那时因为不懂外事,不会调研,便不会写作。

以后数年间,在老同志的指导下,我一直处于“写-改-再写-再改……”的循环之中。那种不得要领、不得入门的痛苦和艰辛至今记忆犹新。由此,我弄懂了一个简单而又明白的道理:要学会外事写作,首先要实践外事工作。



《上海外事》系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于1981年创办的刊物,为全市外事人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我多年为该杂志撰稿,尝到写作的艰辛,也得到诸多收益。图为1996年《上海外事》杂志纪念出版300期,我和同事与主管外事的赵启正副市长合影留念。图源:《激情岁月》


在多年的外事实践中,我又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干一些外事工作,并不等于真正懂得外事,更不等于已经成了外事工作的行家里手。关键是要边工作,边思考,把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掌握外事工作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实现这种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化和升华。

我体会,写作的实质是思考,动笔的实质是动脑,我“惧怕写作”的实质就是“惧怕思考” “惧怕艰辛”。诚然,写作艰苦。起早摸黑,甚至通宵达旦似乎是家常便饭;思绪纷乱,陷入“难产”更是苦不堪言。

但为了使自己真正理解并掌握我的工作和事业,我决心挑战惰性,迎接艰辛,把“惧怕写作”变为“不怕写作”,逼着自己“天天写作”。几十年坚持不懈,得益匪浅。从写作的内容和方式来归纳,我的写作大致有六种类别。

01

写日记——对实践的积累


每天自己在大量纷繁的外事活动中所得的经历、信息、印象等通过写日记得以“自我消化”,成为“原始积累”。所谓的“消化”,指的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研讨”。常常写作时周围已是夜深人静,但脑子里的“研讨会”却开得热火朝天。

由于“日记”跟着工作走,每天“日记”的主题和标题呈“五花八门”状,读来有趣。



上世纪60年代,我进入上海市外事办公室工作。图源:《激情岁月》


如:1999年4月23日:“学会与外国人闲聊——在法领馆与法国议员共进晚餐”;

1999年8月31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记者谈我对外宣传问题”;

2000年5月19日:“外国领馆人员为何喜欢上海——听智利总领事在上海领团舞会上致辞”;

2000年6月27日:“读外交部新闻司《外国记者情况》第17期有感”;

2000年8月30日:“走友诚渠道,树上海形象”——从罗马去法兰克福途中思考‘瑞典上海周’成果”;

2000年11月24日:“西摩会堂问题——与以色列、美国总领事及上海犹太人社团主席谈话纪要”;

2000年12月18日:“各种难题,从容应对,坚持原则,灵活宽松——与美国总领事在新年午餐会上交谈实录”;

2001年6月21日:“向拉美、加勒比地区青年外交官讲习班成员介绍上海的新思路”;

2001年6月23日:“随和、健谈、幽默、礼貌——马尔代夫外长贾米尔印象”……

如今,这样的“日记”字数逾百万,它们是我编撰的“自学读本”和“工作历程”。

02

写案例——对工作的总结

我常在工作中发现许多“闪光点”:一次成功的接待,一次效果显著的参观,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一位可以交流思想的外宾……我对它们“闪光”的原因更感兴趣,于是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聚焦、剖析和探究。



尼克松访华后,我三次赴美开展民间跨文化交流。图为在美国时期朝气蓬勃的形象。图源:《激情岁月》


如果说,“日记”是有感而发、信手写就的“粗加工”作品的话,那么“案例”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综合提炼的“精加工”作品。

《傲慢而别扭的美国歌唱家》讲的是做对中国很陌生的外国人工作时“以诚待人”“以情动人”很有效。

《接待美国知名人士陈香梅女士》总结了在1989年政治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做好接待工作的成功经验——淡化政治色彩,可以强化政治影响。

《四位美国夫人在上海》记述在接待四位喜欢自行观察中国社会的美国上层妇女时既“放手”又“引导”的做法,取得良好效果。

《“排球外交”的魅力》记述率上海男排出访比利时,球队以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征服欧洲观众,为国争光的事迹,说明在对外交往中文明、礼仪的重要作用。

《宴请外宾甘苦谈》总结在餐桌上对各类外宾做宣传工作的体会。

《原则性、灵活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认真钻研,创作更多外宣“精品”》《听徐匡迪市长与外宾谈话》等文章是学习中央和上海市领导做外宣工作的心得。

03

写“调研” 对事物深入了解

我体会,“调研”是做好各项工作,包括外事工作的“必须”和“先行”。

如,要实施“外事管理”,必须了解外事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哪些新问题,要搞好队伍建设,必须了解外事干部的现状和问题;要从事接待工作,必须掌握外宾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倾向;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学习国内外形势和外交的国情、文化。



上世纪90年代,我参与接待了众多高层政要与他们的夫人。图为与时任玻利维亚总统德洛萨达的夫人远眺黄浦江。图源:《激情岁月》


我视每次出访为了解出访国国情的好机会,总是带着题目或在访问中选出题目,开展调研。20世纪80年代,两次赴美考察,设定的调研总题目是“了解美国”。通过各类参观访问活动以及与房东、友人、官员、记者、教师、学生、导游、司机,甚至偶然相遇的陌生人的面对面接触交谈,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记录了八十多万字的工作日记。

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美国青年的精神主宰》《从芝加哥黑人区谈起》《美国儿童饱尝家庭解体的苦果》《同美国人讨论民主和自由》《有关中国的最热门话题之一——计划生育》《美国的“第三世界”印象》《拉斯维加斯与美国的“兴赌救困”论》等调研报告,大大加深了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的了解,对我从事有关美国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我出访以色列、联邦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时,先后写出有关以色列社区工作、两德统一后的社会现状、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等问题的调研报告13篇。

04

写“回忆” 对事业人生的思考

《我的英语自学甘苦谈》《做一个忠诚祖国、自强不息、事业有成的女性》《我是一颗螺丝钉——从事地方外事卌年的回忆和断想》等文章主要涉及对地方外事人员综合素质、自我修养和成才之路的论述。



2013年,作者在家中忙于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图源:《激情岁月》


应该指出,有时间经验,有思想观点,并不等于能出写作成果。写作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有自己的规律和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起码会遇到“构思立意”“遣词造句”和“文字技巧”等问题,需要下功夫学,并通过写作来练。

我体会:写作是工作,写作是学习,写作是提高。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能坚持写作,至少要具备这样四项要素:1.认真工作实践;2.勤于思考学习;3.加强文字修养;4.不怕吃苦受累。




-End-

文字 | 《激情岁月》 

作者 | 夏永芳

图片 | 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小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书屋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了解详情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