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记忆 | 老酒家传奇

刘祺宝 外交官说事儿 2022-07-19

(图片来源:琳达美篇)

在德国柏林老城区的韦森街14号有一个酒家,大门上方有个很奇怪的店门招牌——“终审法庭”,门旁写着:“柏林最古老的酒家,始自1621年”。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图片来源:琳达美篇)

据考证,公元13世纪,在今天柏林老城区施普雷河畔的中国大使馆附近,曾有一个名叫“柏林”的村落。当村落逐步演变成有上万人口的小城镇时,人们便在周边筑起了围墙,这就是柏林最早的城墙。如今城墙已不复存在,但在古老酒家附近的街旁,还残存一段用大大小小的石头砌成的高墙,它就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柏林最早的城墙残迹。

在中世纪,这个酒家附近的城墙下曾是圈养牲畜、宰牛杀猪和买卖鲜肉的场所。1621年,一个马夫看到这里有利可图,便在此开了一家烧酒店,这就是柏林最古老酒家的来历。

马夫开的简陋的烧酒店受到当地屠夫、农民和渔民的青睐,他们给酒店起了一个俏皮的名字,仔细品味,可意译为“下里巴人酒家”。约定俗成,这个名字便成了公认的酒店店名。

随着柏林的发展,酒家的邻街建起了法院,并发生了几件有趣的事情:


其一,两个农民发生纠纷后上法院打官司,官司久拖不决。一天,两人走出法院后不约而同地来到酒家,结果三杯酒下肚,一对冤家化解了矛盾,两人握手言和。

其二,一对夫妻闹离婚,两人都已表示愿意接受法院的离婚判决。再去法院接受终审判决的那天,两人先上酒家吃饭,饭后却改变了态度,夫妻和好如初。

(图片来源:琳达美篇)

两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下里巴人酒家”由此得到“终审法庭”的雅号,并在19世纪末,成为酒家的正式店名。

如今,酒家在广告上不仅提到两则佳话,而且还特意绘制了象征“公平与公正”的天平图案。一位店员对此这样解释说:“谋求‘公正与公平’是法院的天职,‘和平与和解’是可贵的。但是,没有‘公正与公平’,‘和平与和解’难以实现,更不可能巩固。因此,需要在广告上用‘天平’和‘两则佳话’来表达我们‘终审法院’完整、深刻的理念。”

300多年来,这个古老的酒家吸引着八方来客,法国的盖世英雄拿破仑、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和法国总统希拉克等,都曾光顾过这个酒家。

几个世纪过去了,“终审法庭”酒家风貌依旧,建筑内的装饰和店中的数十个客位与100多年前的历史照片几无差异,1806年拿破仑坐过的椅子也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终审法庭”酒家“面向大众”,主要供应具有柏林风味的家常菜,价位不高。普通百姓在这里就餐,一杯啤酒,一只猪蹄,外加土豆和蔬菜,就能吃得有滋有味。一些著名艺术家也常在这里谈天说地,汲取创作灵感。

刘祺宝、琳达夫妇摄于德国(图片来源:琳达美篇)

我很喜欢酒家中无拘无束、自由交谈的轻松氛围。一天晚上,我在这里听到邻桌的客人在评说天下事,其中一位中年人谈到了中国。他说,中国以“公平与和解”的精神解决同邻国的边界问题,站在公正立场上,主张用和平手段处理国际争端,因此深得人心,影响逐渐扩大。“公平与和解”,与“终审法庭”所弘扬的理念一样,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和普遍意义。他的见解显然得到了同桌客人的认同,也使我这个坐在一旁默默聆听的中国人感动难忘。

(注:文章原载于2006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end-

文章来源 | 《老外交官散文选》

作者 | 刘祺宝(前驻德国使馆政务参赞)

图片 | 琳达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倾听外交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查看大图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