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礼宾礼仪常见的三种功能

周加李 外交官说事儿 2020-09-16


礼宾礼仪对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功能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它。


(一)国家利益的服务者

礼宾礼仪是表象,反映的却是国家利益的本质。“传统外交学认为礼宾礼仪是为实施本国的对外政策服务的,是直接体现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外交的重要职能是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外交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不是一项宗旨,而是一种方法。尽管礼宾礼仪随着外交的发展而发展,内容与形式有很多新的变化,但它直接体现外交政策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丝毫没有改变。

这里的逻辑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增进和保护该国利益,而礼宾礼仪又是为实施本国的外交政策服务的。礼宾礼仪是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和平年代表达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深层次是一国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




在外交中,一国给予他国的礼遇、优待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间关系现状等因素决定的。外交官的位次、地位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外交活动中常常起很大的作用,这些问题是与国家的尊严,特别是与外交官所代表的国家元首的尊严问题有关的。任何在仪式中位次的改变体现着他所代表的国家地位的上升与下降,故外交官们有警备的眼睛观察着大型公开场合的各种仪式与礼节。

礼宾礼仪看似技术性与事务性,实质是体现对外政策的手段。比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由于当时两国尚未建交,并且长期对立,中方采取适度热情的方式接待尼克松。接待方针是不冷不热、冷不会冷到零度以下,热不会热到沸点以上。




当时,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对中国接待工作的评价是:“Correct not warm”。其中,“Correct”是“正确”,用在礼宾上应该是“符合礼仪”,“not warm”则为“不热”的意思。这体现了中方的原则,不冷不热。“事实表明,周恩来安排的这次对尼克松的礼宾活动,鲜明地显示了我国的民族尊严,充分地体现了当时我国对美国的外交政策。”礼宾礼仪是国家利益的服务者,这个功能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二)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

礼宾礼仪看似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形式问题,但背后体现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外交是内政的衍生,礼宾礼仪是政治的工具,它反映出一国内政与外交的关联。礼宾工作既是交流、交友的手段,也是交锋、斗争的工具。对某国某人的态度,从礼宾安排上就一目了然,是热情友好、高规格接待,还是不冷不热、掌握适度,这里面有政治和政策的考量。度的把握主要依据国家间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客人本身对受访国家的态度。

礼宾安排可以体现一国对另一国的政策,所以政治家和外交家对于礼宾上的冷遇或破格都极为敏感。外交场合的隆重仪式、盛大宴会以及淋漓尽致的演说、慷慨大方的授勋,凡此一切都能衡量出两国政策对它们的和谐、友谊、合作暨彼此准备宣传到什么程度。因此,礼遇安排可以说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



1949年10月3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复电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对苏联政府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表示热烈欢迎。这一天,中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时的非常友好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关系的逐渐恶化。中苏关系的转变通过礼宾礼仪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初,中苏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中苏双方在礼宾礼仪上均给予对方“超规格”的礼遇。苏联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2日就承认了中国。



1949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背对者)向毛主席递交国书


新一任苏联驻中国大使罗申抵京时受到了中方热烈的欢迎。中国总理周恩来率领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等高官以及三千多名群众热烈欢迎,到火车站外迎接。如此隆重规格迎接一国的新任大使是极为罕见的。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 毛泽东到首都机场迎接


然而当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访问中国时,“苏联人感受到的是毛泽东、刘少奇和政府官员们彬彬有礼而远非亲切热情的接待,这同几天前赫鲁晓夫访美之行的礼遇不啻天壤之别”。毛泽东与走出飞机的赫鲁晓夫只是形式上的握了握手,有意避开了苏联式的拥抱和亲颊。在机场,赫鲁晓夫发表了讲话,而东道方中国没有按照礼宾对等的原则发表讲话,当然也没有致欢迎词。几天后赫鲁晓夫缩短日程提前离开回国,取消了去外地参观的计划,苏联的首脑访问以这种方式尴尬地结束了。中苏关系也由出现裂痕走向了分歧的公开化。

国与国关系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两国关系有时好、有时坏、有时不好不坏。这些不同均可以通过礼宾礼仪的有时热、有时冷、有时不冷不热体现出来。从中苏两国给予彼此的礼宾待遇可以窥探两国关系的变化,这也体现了礼遇安排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这一功能。 




    (三)和谐交往的润滑剂


礼宾礼仪除了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展示国家间关系亲疏的功能,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功能是国家间交往的润滑剂。外交体系经历了希腊、罗马、意大利、法国和美国体系,又从欧洲扩散到全球,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完善,礼宾礼仪作为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趋于完善。


目前被世界各国承认和接受的礼宾礼仪规范一部分经由一些国际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有些则是国际惯例的传承。它们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和谐交往、减少摩擦与冲突做出了贡献。“礼宾通过制定一系列交际礼节、规则,使每一位参与者享有他有权享有的特权和豁免。”




欧洲外交官T.F沙利文认为“国家之间交往时缺少礼宾将会遇到更多困难、国际关系将会遇到更多的障碍,缺少和谐同时出现更多的冲突,甚至战争”。更有在外交一线工作的人员坦言“当外交工作中打交道的对象有超过六十个甚至更多国家,讲着三十或者四十种不同的语言,他们有着不同的习俗,更别说偏见和反感。很显然,这里需要一些共同接受的规则、规范为彼此顺利交往、从事商贸活动创造条件,把混乱和误解降低到最小,这正是需要礼宾礼仪的原因。”




外交史上不乏位次之争,其背后有对国家利益维护与追求的驱动,这为国家之间的和谐相处带来障碍。比如1768年在伦敦的宫廷舞会上,俄国大使切尔尼谢夫在神圣罗马帝国大使谢列林伯爵的旁边占了席位。法国大使到达稍迟,竟极力设法挤到他们二人中间的席位上去。这一冲突是以决斗来了结的。可见,礼宾礼仪是一种双刃剑,它可以是和平的力量,也可以是导火索,当然,如果处理得好就不是,处理得不好它可能成为战争的来源,或者至少是冲突,让人头疼。




随着时代的发展,争执引发了礼宾礼仪规范的发展,人们发展了礼宾礼仪之和平与和谐的一面,通过不成文的惯例与各种国际会议、条约规避其可能导致的冲突,使礼宾礼仪逐渐回归其本来的角色——和谐交往的润滑剂而不应是矛盾的制造者。尽管有人笑谈礼宾被认为是自负和礼节繁琐的,但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让外交官不用每次见面为了他们的位次争吵,因此也使得他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所代表国家的实质性问题上。

也有人认为,礼宾礼仪可以创造极其良好的氛围,外交任务极其复杂,只有在精神气氛和物质条件不起阻碍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这便是礼宾礼仪的目的所在。总而言之,它应该促进国家之间的和谐交往而不是反之。




以上分析了礼宾礼仪较为常见的三种功能。对这三种功能进行梳理后发现,礼宾礼仪导致纷争甚至冲突和解释力稍显不足。礼宾礼仪还有一种隐性的功能,即权力政治的功能,礼宾礼仪充当了权力斗争的有利工具。尽管礼宾礼仪的权力政治功能早就存在,但研究并不充分。











本文作者


周加李  主编

博士,外交学院专职教师,国际形象顾问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员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礼宾礼仪、个人形象塑造、交流学、公共外交等。曾出版专著两本,发表各类论文与文章40余篇。 





文字 / 《从理论到实践—外交礼宾礼仪研究》

图片 / 网  络

编辑 / 小  哈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