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想录19 || 成尚荣:始终站在美的一边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2-05

全文共1676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在我关于儿童的研究中,18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节点。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看,18岁是一个人儿童期的结束;从法制的角度看,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界定的儿童,也是指18岁以下的所有人。因此,开展儿童研究不能不关注18岁。可是,我们对18岁的学生又有多少了解呢?可以说很少很少,甚至还带有不少偏见。


18岁的孩子大多已经高中毕业,充满着对未来人生各种各样的憧憬,身上洋溢着激情、浪漫等多种特质,做事不可避免地会因为冲动而不着边际,情绪也会因一时挫折而变得脆弱……不过,无论是哪种情态,18岁总是美好的,总是向上向善的,总值得回忆和歌颂。所以,我也常常会想起一些所听到的有关18岁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东北师大附中的大帅老师身上。大帅老师曾在东北师大附中就读,高中毕业十年后又回到母校任教。在此期间,有两张“三好学生”证书真实记录着他中学时代的结束和教师生涯的开始。第一张“三好学生”证书是由大帅老师的同学给他制作、颁发的。那是2007年,大帅还在读高三,正是18岁的好时光。那天,他与班里另一名学生以相同的票数当选“三好学生”,但由于名额限制,他选择了退出,礼让同学。但是同学们认为他的确优秀,完全有理由当“三好学生”,同时也被他的谦让所感动,于是就为他手绘了一张荣誉证书,落款处的颁发单位署名“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五)班”,并加盖了自制的印章。大帅非常感动,一直珍藏着这张证书。后来,班主任老师又向学校争取了一份证书,并同大帅商量,毕业时由自己替他保管这份手绘证书,用来纪念这个团结而充满友爱的班集体。十年后,班主任又亲手把这张手绘证书还给了他。大帅老师说,这张手绘证书让他深深记住了什么叫班集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让他在走上教师岗位时记住了三个字:爱学生。


大帅老师的故事一直在我内心翻腾,我的激动绝不亚于当年的大帅同学;这个故事对我所产生的鼓舞,同样不亚于今天的大帅老师。我想起“百岁少年”、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说过的一句话:始终站在美这边。大帅老师的故事是美的:大帅的谦让之美、同学的友爱之美、班主任的成全之美……站在美的一边,就是站在美德一边,站在友谊一边,站在正确价值观一边。


我听到的有关18岁的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位省教育厅老厅长儿子的高中时期。他讲出这一故事时,当年的同学都已经大学毕业,并且有了不错的工作业绩。当时,他们班里的一位同学成绩十分优秀,尽管如此,家长还一定要让他每次都考班上的第一名。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压得这位同学感到紧张、焦虑,影响了身体,也影响了心理。于是同学们聚在一起,瞒着这位同学找到一条“妙计”:在关键考试中,大家故意考差点,压低自己的成绩,以便让这位同学的成绩占据第一的位置。在毕业后的一次同学聚餐时,大家终于说出了当年的秘密。“档案”解密了,大家欢笑起来。而那获得“第一”的同学也在欢笑中多了一份感恩,多了一份深深的思考。


上面两个有关18岁的故事令人意想不到,却又那么真实。这故事中蕴含的是智慧吗?当然是,因为智慧是不张扬的,总是藏在悄悄之中、默默之中,一如庄子所言“大知闲闲”。闲者,空也;空者,无限大也;闲闲,坦然、淡然也。仅仅是智慧吗?当然不是,智慧的灵魂是道德、是博爱、是信任、是无私的付出,不求认可,更不求回报。仅仅是道德吗?也不是。究竟是什么呢?是美的心灵,纯洁、纯真、纯粹。是的,他们也始终站在美的一边。


许渊冲曾在18岁时用英文译过一首新诗,是林徽因为了悼念徐志摩而写的《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光,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18岁的热情,18岁的灯光与星,18岁的真,18岁的青春之梦,18岁的美。这一切都不能丢掉,要铭记在心。


学生之间有着多少故事,我们不可能都知道,因为我们无法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世界,更无法走进他们的心灵。我们只有相信学生,无条件的;依靠学生,没有任何理由的;站在美的一边,永远的。唯有如此,所谓教育研究才会从善端出发,也才会落在美的一边。当研究是美的、教育是美的,学生才是美的,生根、铸魂、益智、润心,这一教育的目标与本质才会真正实现。


随想录2021-2022年文章汇总↓

[ 随想录 ] 2021年全文合集

随想录12 | 对孩子在学校的每一天负责

随想录13 | 让学生成为思想劳动者

随想录14 | 在大脑深处准备未来

随想录15 | 成尚荣:奥林匹克格言中的“——更团结”

随想录16 | 成尚荣:“不知道”与“知道”之间……

随想录17 | 成尚荣:作业改革的“第一原则”——完成的真实性

随想录18 | 成尚荣:给学生一次当“教师”的机会




8期文章回顾 


褚宏启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谨防走入误区

刘月霞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挑战

王先军 | 推进深度教研:开掘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罗   滨 | 北京海淀:以“大教研”专业支撑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马俊杰 | 江苏丹阳:基于“大学科中心”建设的区域教研转型

张忠萍 李 辉 | 做实三级教研: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倪幸佳 | 打开课堂“暗箱”:基于课堂观察数据的教研改进

马云飞 肖龙海 | 设计高质量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教学逻辑

樊   波  胡立德 | 制定课堂观察礼仪: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文化

曹宗清 王   萌 | 从问题解决到欣赏式探究:学校改进的模式创新

夏青峰丨校长思维方式谈(二):平衡的智慧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8期 · 随想录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刘   姣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随想录19 || 成尚荣:始终站在美的一边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