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险!孔子差点成为孔小果

卉姐 法之剑 2021-06-17

编者按:这文章就当上午茶,无需相信!


范丞丞的生父到底是谁?尽管范家给出的答案也许是真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存疑。


正是由于这个答案的开放性,便给娱乐新闻带来了无休止的话题。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社会新闻也好,政治新闻也好,似乎都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


政治新闻娱乐化的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人物的娱乐化,二是政治事件的娱乐化。


的确,适度的娱乐化能软化政治新闻正襟危坐的范儿,


从而激发受众的阅读、视听兴趣,彰显人性化、平民化的色彩。


然而,为尊者讳,在本国,前者若位高权重,通常有着官场的紧绷感,缺乏幽默自嘲精神,媒体是不敢造次的。


而一旦不幸沦为老虎或者苍蝇,其宫闱之事,便可成为娱乐无极限的话题。




这些天,小果的魔幻事件成了全民热点。


一个罪恶滔天的人,始终能头罩“复活光环”。


进部队,上军校,因强奸妇女、强制侮辱妇女、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


接下来,在他身上发生了改年龄,保外就医,死刑改为缓刑,缓刑改为有期,几年后就出了狱。


恢复自由身后,他还是我行我素,昆明的夜场玩得飞沙走石。


由于涉黑涉恶势力与“保护伞”之间,往往存在共生关系。


所以,小果事件既是社会事件,又是政治事件。


孙母孙鹤予,曾用名孙学梅,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原民警,


继父李桥忠,1992年与孙鹤予结婚,1996年从部队转业至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任副局长。


按照常理,以孙母和继父的个人的能量,并无力撼动那么大的资源。


究竟是何方神仙是小果的铁布衫?


小果的生父到底是谁?


各大媒体持续的八卦追问,给这起事件挖掘出了娱乐价值。


在社会转型期,“官二代”是一个敏感的标签,会引发无限的想象。


今天,这个问题终于迎来了官宣:


小果生父陈某,昆明市某单位职工,1982年与孙鹤予离婚,1996年因脑溢血中风瘫痪后病退,2016年8月20日去世;


未发现陈某涉及小果案。


爷爷陈某清、奶奶陈某芬,分别系某中学原职工,已去世;


外公孙某翔、外婆吴某兰,分别系某铁路局、某针织厂原职工,已去世。


网上对小果家庭背景种种不靠谱的猜想,已被证伪。




由于答案并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心理期待,网络仍然疑云四起。大家更操心了。


很多人选择不信,选择相信在这个官宣背后还有更大的黑幕存在。


本人认为,这样的官方通报,应该是有一说一。


其实,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


一个人法律意义上的生父,未必是其伦理意义上的生父。


网上没能查到小果的具体年龄。


资料记载,小果家92年迎来两件大喜事。


一是小果入伍;二是孙母在守寡10年后,嫁给当时尚在部队服役的李桥忠。


一个男人以继父的角色,接纳了一个20岁的继子。


4年后,男人转业当上公安局副局长,为帮这个继子脱罪,不惜丢掉乌纱帽。


孙母因包庇小果1994年强奸犯罪,被开除公职,于1998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而李桥忠则因在小果1994年强奸案中,帮助小果办理取保候审受到留党察看两年、撤职处分。


2019年4月3日,孙鹤予、李桥忠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采取留置措施,接受调查。


继父这样感天动地的“大爱”,让人觉得特别不真实。


有人提出了继父是生父的猜想。


一个部队应是副团以上干部,婚恋资源并非稀缺,为什么要娶一个带着成年儿子的二婚女人?


这是什么样的接盘侠精神啊!


即便孙母有着沉鱼落雁之貌,但年龄并无优势,这里的道理令人费解。


所以,继父是生父的猜想,不是不有可能。


但一个科级干部能让云南公检法颤抖,难道不让人汗毛倒立吗?


有自媒体人甚至推文说,不要小觑小权力,言下之意,经过小权力也能通天。


根据今天的通报,目前,相关部门已对涉案的云南省监狱管理局原副巡视员刘思源、省监狱管理局原副局长朱旭、


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专职委员梁子安、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原副庭长陈超以及孙小果重要关系人等11人采取了留置措施,


对小果出狱后所涉系列刑事犯罪案件中的9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23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


很显然,以李桥忠那样的小权力,能直通几个省级部门的大领导,真是难于上青天。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孔子母亲的故事,给这个事件提供另一种想象,一个更合理的可能。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说的是孔子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徵在“野合”,又到一个叫做“尼”的山丘祈祷,生了孔子。


但晋代王肃注《孔子家语》推翻了司马迁的说法:


“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


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


颜氏季女名征(徵)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


意思是,原来,叔梁纥先娶了一个鲁国女子施氏,生了九个女儿;


叔梁纥希望有个儿子,于是又娶了第二房,生了个儿子,可是是个瘸子;


叔梁纥十分遗憾,所以又娶了第三房,这就是孔子的母亲。


而且,颜家与孔家同居郰邑尼丘山麓,距离相近,17岁的孔母和60多岁的孔父心心相印。


这种说法完全否定了司马迁“野合而生孔子”的记载。


但有一说,《孔子家语》是后人伪造的,因为家谱一般不会写进老祖宗的风流韵事。


又据史载,孔母颜征在出身于贫家,独自抚养孔子长大成人。


孔子17岁后,其母颜征在也去世。


一个与颜氏为邻的輓车夫的妻子才向孔子透露了其生父及家世的背景,


并告诉他,当他3岁时,其父即已去世。葬在一个名为“防”的地方。


孔子便到防城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并公然地向世俗和父亲一方的家族挑战。


他掘开了父亲的坟墓,而将自己那位身世微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




小果和孔子均身世为谜,均在单亲家庭成长。


然而孔子非但没有学坏,而且,还成了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一是源于其母的教育,二是源于孔父给了他一屋子书。


没人知道孙母是是在什么情况下嫁给陈某的,又为何离婚?


孙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南方周末》揭露小果的报道出来的当日,她即给南周打电话:


“你一个南方周末的小记者算得了什么,我一月之内叫你进监狱!”


有人说,小果既然那么有背景,走黑社会这条路是图啥?


据《史记》记载,在孔子作出了合葬父母这一惊世举动之后,他随之又作了一件惊人之举。


当鲁国贵族的政治领袖季氏在家中宴享鲁国的贵族“士”君子时,


孔子竟身穿为母亲服丧的丧服而赴会,要求以“士”的身份加入。


但是,他被无情地拒之于门外。


这样的刺激,只会激发孔子向上的动力。


但相同情境的刺激,对某些人来说,反而会成为他们仇视社会的理由,并由此使其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人的童年事件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这之间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人的成长本是一个逐步选择与适应的过程。


而我们终究无从知道,小果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童年,养成了他那样凶残的人格。



END

孙小果,让央视吃了个苍蝇!

江苏调整工伤保险定期待遇 与月均工资增长同步调整

苏小明:饭局凶险

聊一聊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    --庄志明律师的主题分享

聊聊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   她为什么会倾家荡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