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曾是国家绝密的北大校友走了,共和国的重托,他未曾辜负!

北京大学 2019-05-03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改革先锋称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获得者、北大校友于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16日13时35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也许你还记得去年的12月18日,我们的朋友圈都曾被一句话刷屏……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北大理学院学习物理后,导师张宗燧曾评价: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正是这位没有在西方名校留过学的“国产土专家1号”,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在一张白纸之上,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上世纪60年代,于敏带头突破氢弹原理。当时,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于敏的名字在28年时间里都是绝密,直到1988年才解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核试验成功的一声声巨响,声震寰宇。这是于敏院士留下的时代回响,久久在每一位国人的心中震荡!


央视纪录片《大家》核物理专家于敏(来源:央视网)



他是两弹元勋、著名科学家

也是同事和晚辈口中的“老于”、“于老爷子”

他热爱物理学,终身投入物理研究当中

也精通中国历史、古典诗词和京剧

他被人称为“氢弹之父”

却总是强调“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是于敏

他自言“身为一叶无轻重”

唯有“愿将一生献宏谋”


(来源:央视新闻)


青年时代的他求学于北大

二十岁出头已经崭露头角

被老师公认是“北大多年未见过的好学生”

北大的学术氛围奠定了他扎实的科学基础

北大的爱国传统坚定了他报国的赤子之心


1960年底

从基础研究到氢弹研制

从科学院安稳的生活到未知且艰巨的任务

北大毕业数年之后

于敏放弃近在眼前的收获

选择另一种艰辛而隐忍的生活

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指引着他

“我不可能有另外一种选择”


1984年于敏(右)与邓稼先在核试验基地(来源:光明日报)


1967年6月17日

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沙漠腹地炸开

昭示着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新的世界纪录就此诞生

中国以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实现了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跨越

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奇迹


在耀眼的成功背后

是数载春秋的夜以继日、焚膏继晷

是三次因为过度劳累与死神擦肩而过

是保密要求下的隐姓埋名

是在外科研时睡过的草堆、宿过的铁床

是无数个夜晚独自翻看的亲人照片


功成之后,却难以身退

上世纪80年代

当曾经的同事纷纷选择回到科学院时

于敏决定留下继续发展第二代核武器

同时进行中子弹的研究

尽管心中仍然牵挂着基础科学研究

但“位卑不敢忘忧国”

在个人爱好和国家利益之间

于敏没有犹豫


于敏在工作中 (来源:新华网)


核武器由起爆到核能释放

环环相扣,息息相关

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最精准的设计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度”

于敏深入第一线

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析

大胆假设、严谨论证、谨慎选择

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技术途径

实现我国核武器小型化的第一次突破

核武器诊断理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智者千虑,生怕一失”

为了一个可能有影响的物理量

于敏宁愿承担考虑不周的责任

请求暂停试验场地作业

仔细计算、认真核查

数个不眠的夜晚和早起的清晨

让试验最终得以圆满地完成


1992年11月在中物院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上,左起: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亚、于敏(来源:光明日报)


不知道第多少次站在苦寒高原的试验场上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坚定始终不改

我国的初级小型化原理试验

和中子弹原理试验

就在于敏这样的信念和奋斗中走向成功


(来源:央视新闻)


虽然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在稳步发展

但潜在核威胁让于敏忧心如焚

八十年代

在紧张的研究与试验之余

于敏多次写信给中央和上级领导

请求加快核试验的进行

抓紧改进构型和小型化的研究

终于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争取了时间

在全面禁试条约签订之前

必须做的热试验已经全部完成

我国的核武器就此又获得重大的突破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言。(来源:新华网)


几十年如一日

辛苦耕耘,不求回报

肩负着共和国的嘱托

他以一生的智慧与心血为报

再将淡泊的襟怀作为注脚

轰轰烈烈,又质朴纯粹


于敏在科研中(来源:央视新闻)



于敏曾说


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聊以自慰了


祖国强盛,如他所愿

他的贡献与名字也将被永远铭记






于敏同志生平


于敏同志(1926-2019),男,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敏同志幼时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期经历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两个历史阶段。军阀战争带给国人的深重灾难和日本侵略军的烧淫掳掠,无恶不作,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他痛感民族屈辱之悲愤,立志要学好科学,报效祖国。就读于天津市中学期间,他数理化文史地门门功课成绩第一,又待人诚恳,学业上乐于助人,深受同学尊敬、师长钟爱。他自幼爱读历史和古典文学作品,仰慕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民族英雄和伟人,爱读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沉郁豪放的作品。这样培养起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襟怀,成了他日后一生献给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坚实的思想基础。


进入北大理学院学习物理后,于敏靠着有限的奖学金,每天吃窝头就咸菜,潜心探索物理学的奥秘。于敏最感兴趣的是“量子场论”,决心毕生从事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为此,他昼夜苦读锲而不舍,同学们钦佩地封了他一个“老夫子”的雅号。每逢考试于敏总是名列前茅,学习讨论常常语惊四座。教授们感慨地说,在北大多年没有见到这样的学生了。


1949年,迎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曙光,于敏大学毕业了,在北大攻读研究生的同时兼任助教。他以量子场论作为研究方向,完成了《核子非正常磁矩》的研究论文,在物理基础理论研究上已崭露头角。


1951年,于敏奉调从北京大学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他必须放弃自己的兴趣和已经有所成就的研究方向,改做“原子核理论”研究,这是他人生道路上一次重大抉择。但对于在饱受屈辱和水深火热的旧社会成长的于敏看来,他的选择无比坚定、义不容辞:“原子核理论,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一个科学工作者个人的志愿必须建立在整个国家建设大业的基础上。面对祖国的需要,我不能有另外一种选择。”勤奋钻研的于敏先后主办了多次原子核理论培训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科技人才。他与杨立铭教授合作出版的《原子核理论讲义》成为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并成为高等学府原子核理论课程的正式教科书。十年寒暑,他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和专著,在关于重原子核结构、反应理论和“原子核相干结构”、“原子核平均场的独立粒子运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在学术上的突出成就,震动了国内外物理学界。1955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他“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光荣称号。


1961年1月12日,二机部副部长、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请于敏参加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再次义无反顾放弃已经卓有成就的基础理论研究,全身心投入氢弹突破的大系统科学工程中,这一干就是40多年,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创业伊始,面对新中国的贫穷落后,面对没有原子弹的基础,面对超级大国的严密封锁,一切必须从零开始。于敏带领三十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的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一张桌子、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和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而且还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和初步研究了有关模型,提出研究成果报告几十篇,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研制进入冲刺快车道。1965年元月,毛主席发出了向核聚变冲击的伟大进军令,中央确定了“两年准备,争取高水平”的战略部署。这年1月,于敏和邓稼先、周光召等科学家一起,向氢弹原理的突破发起了总攻。为了加快氢弹研制速度,于敏提出另辟蹊径的建议。9月底,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所J501计算机对加强型原子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于敏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机房,常常顾不上吃饭,他反复仔细查看计算机纸带,研究分析计算结果,解决了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改编和研制了大型计算程序,对加强型原子弹做了大量系统的计算,终于牵住了“牛鼻子”,发现了驱动热核材料聚变燃烧的途径,找到了热核材料充分燃烧的本质和关键所在,攻下了氢弹原理设计的第一关。10月下旬作了“氢弹原理设想”报告。接下来他乘胜追击,在完成原来加强型原子弹优化设计任务的同时,开辟另外一条战线,探索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经过连续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他提出精巧结构,形成了从原理到结构基本完整的中国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1966年5月9日我国第一颗助爆增强型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氢弹理论研究提供了实测数据。1966年底,我国首颗氢弹核扳机和被扳机设计冻结,进入制造阶段。1966年11月28日我国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使用图16轰炸机空投完成首颗氢弹的爆炸,爆炸当量330万吨,标志着氢弹研制圆满成功,创造了世界最快的原子弹-氢弹突破速度。于敏以他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能在复杂纷乱的现象和数据中理出头绪找到关键,在氢弹研制许多关键性问题上,于敏都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甚至有人称他为“氢弹之父”。


之后,于敏先后担任二机部九院一所副所长、九所副所长、九院副院长兼九所所长、九院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务,为我国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以及其他核武器研制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5年、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获光华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4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1月16日13时35分,于敏同志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于敏同志一生热爱祖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他两次毅然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样的肺腑之言至今仍掷地有声,响彻寰宇。


于敏同志一生拥护党中央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他将核武器研制的奇迹首归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他认为没有党中央很早就重视核科学这一类尖端科学技术,瞄准世界高科技,就没有后来的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就不能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于敏同志一生淡泊名利,是团结协作的典范。他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他认为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这是从事核武器研制的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品格。他将“求是科技基金会”100万元奖金,除了上交万元特殊党费,在中物院设立了“于敏数理奖励基金”,用以鼓励青年从事科学研究。


于敏同志的一生,是为祖国强盛奋斗的一生,是光荣而辉煌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重大损失!他的卓越功勋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

文字整理:吴星潼

视频:央视网

图片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光明日报

排版:杨燕燕

编辑:王颜欣

责编:以栖、园中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