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二进入实验室,赴美学成回归——来!与这位北大师兄聊聊科研的“苦”与“甜”!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19-05-03

编者按

上个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北大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立志学成报国,并最终回到燕园教书育人。今年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新闻中心特推出“燕归来”系列报道,聚焦这批“两度”选择北大的北大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所独具的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情怀



也许你知道,一个人如果长时间抑郁,免疫系统很容易出问题,感冒等疾病会接踵而至。但是,为何神经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呢?这实际上仍是生物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


而该领域,正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竞如今的研究方向。让我们走进在CellScience等国际权威科研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拥有多项科研专利的杨竞老师求学和执教经历,感受这一场“燕归来”。


杨竞老师在办公室


忆往昔・求学燕园



1999年,杨竞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非常热门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谈及当初选择生命科学专业的原因,杨竞认为更多是兴趣使然,并非一味追逐学科热度。


“小时候我爸妈经常带我去公园玩。我很喜欢观察公园里的花花草草,有时也抓抓虫子什么的。所以选择专业时我也没有什么犹豫,就坚定地报考了生科。”



然而,步入燕园的杨竞立刻到了来自同龄人的“下马威”。


当时的生命科学学院汇聚着全中国理科最好的同学,其中不乏高中就进行过大量竞赛训练的同学,这让他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


“有时真的觉得挺挫败的。比如有些考试,可能我考试前一直在辛辛苦苦复习,但有的同学就考试当天早上看了下书,考的分数却比我还高。”


但是,这种压力与竞争并没有使杨竞气馁。



他回忆,大一大二时的他学习非常努力。


那时,北大的硬件设施还没有现在那么先进,夏天时宿舍里没有空调,晚上断电后就没法吹风扇了,疲惫了一天的杨竞曾在夏日的夜晚辗转难眠;寒假期间,杨竞留校学习,在大澡堂洗澡后,顶着一路寒风回到寝室的他才发觉自己的发梢已冻结成冰;还有学校里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刚刚兴起的聊天软件与单机游戏……


这些都没有动摇他求学的热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二下学期,杨竞获得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夫妇设立的“莙政基金”的资助。这份奖学金帮助他迈开了科研的第一步:大二暑假,他获得了加入赵进东教授实验室的机会。


2003年 杨竞在北大赵进东老师实验室


“我进入科研领域是比较早的。这种对科研的提早认识,实际上对我未来选择从事科学研究有很积极的影响。很多同学在选择专业或是选择科研时,往往是‘随大流’,被多数人的选择裹挟着走,他们可能并不了解科研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就导致很多人在读完研究生甚至博士之后,才突然发现,原来我不适合做这个。但是我能从大二暑假就开始接触科研,真真正正地了解了科研的‘苦’与‘甜’,这种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会更solid吧。”



在杨竞看来,“科研的苦是道不尽的苦”


实际上,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需要在相对十分短暂的科研生命里,探究诸如人类的进化过程等数十亿年的生命现象,这是极其有挑战性的工作


因此,在面对如此长时间中演化产生的诸多复杂的生命现象时,难免会有一种无力感。


不仅如此,科研工作往往会受到时代的局限。


“100年前,我们甚至连遗传物质就是DNA这个在现在看来如此显然的事实都不知道。因此,现在看回当时的研究,会觉得那些研究比较粗浅。但是这能说明那些研究者不够聪明吗?我觉得不是。只能说是他们受到时代因素的局限。说不定一百年以后,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东西也会被后来人认为是幼稚的。但是我们也要接受现实。所以科研更多是‘心里苦’。”



但在杨竞看来,科研的“甜”其实与这种“苦”分不开


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就意味着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然能够解释这么长时间进化而成的生命奥秘,成就感油然而生。正是这种“甜”,使杨竞明确了自己对科研的热爱,并最终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下来。


慕真知・国外生活



2003年,杨竞本科毕业,前往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跟随Dr.Michael Brown和Dr. Joseph Goldstein攻读博士学位。他的这两位导师曾于1985年凭借关于胆固醇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博士毕业后,杨竞的两位导师建议杨竞前往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这在当时出乎很多人意料。


“因为两个领域的从业者关注的东西很不一样。科研工作者关心的更多是‘why’,工业界关注的更多是‘how’。比如如果研究一种药物,工业界只需要知道这个药物作用能不能在某种疾病上产生效果就行了,但是学术界要探讨的是为什么它会产生作用。工业界有时能够在不知道‘why’时就应用一种药物,在学术界看来是非常不可理喻的。”



但是,杨竞的两位导师非常有前瞻性地意识到了未来生物科学兼顾应用与科研的走向,因此强烈推荐他前往全球生物产业中几乎唯一一个兼顾学界和工业界的基因技术公司——基因泰克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就这样,杨竞得以跟随现任斯坦福大学校长、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Dr.Marc Tessier-Lavigne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在的杨竞非常感谢这段经历。


“病人实际上关注的是一种药物能不能治好自己的病,而不是怎么治好自己的病。虽然工业界的成果离不开科研的学术沉淀,但的确需要将学术界‘阳春白雪’的成果变成公众化的实用的东西。”


2015年 杨竞于洛克菲勒大学的Breakout Prize颁奖典礼


思故土・任教北大



在国外生活的12年期间,杨竞只回过四次家。


提起最终选择回国执教的原因,杨竞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想回去了”。


杨竞特别提到,他的本科导师赵进东老师想回国的原因,就是某次在住所附近打篮球时,看到不远处的夕阳缓缓沉入加州海岸,而自己的故乡就在太平洋对面,突然间便很想回家。1994年的中国与美国仍有很大的差距,但赵进东老师仍毅然回国,这让杨竞有非常大的感触。


从燕园飞出的新燕,终是飞回它的故乡,开始哺育下一代雏燕。



2015年返校执教后,杨竞老师主要从事神经免疫的交叉学科研究


一方面,利用领域前沿的成像技术,特别是组织透明化技术,对全组织进行三维成像研究;另一方面,开发新的动物模型,进行不同基因敲除的研究。


通过二者结合,探究在不同疾病条件下神经系统如何对免疫系统进行调控,和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反作用。


也就是说,杨竞现在通过结合前沿成像技术和动物模型,研究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



如今的北大和北大生科,与1999年的北大和北大生科相比已经有很大变化。


杨竞感慨,硬件设施的飞跃、生活条件的提高、教师组成的多元化,都让同学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杨竞认为,北大能为将来有志于科研道路的同学提供国内一流的平台与资源。同时,学生会、社团的蓬勃发展,转系、双学位等制度的推行,也给予了同学们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杨竞在选择走上科研道路时,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未来经济条件的担忧。在杨竞的每一次选择中,他似乎从未将获得优越的生活条件纳入筛选标准。


因此杨竞有时也有些无奈:“我发现在跟不少本科生和研究生聊天时,他们总是在考虑以后买不买得起房子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当今国内社会舆论环境对同学们的一种桎梏。”


杨竞仍然希望,北大的同学们能立足北大,放眼国际,在将来为北大和生科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



人物简介

杨竞,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4年前往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攻读生物医学方向博士学位,2009年前往美国基因泰克公司攻读博士后研究。曾于Science, Cell等多个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获“千人计划”青年人才、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奖项。




文字:吕成敏、施林彤

图片:受访者提供

摄影:王放、黄政翔、曾亮、谢昊、孙耀明

排版:赵雅楠、筱羽

责编:园中葵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