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约难求!杭州这抹红墙又火了!里面藏个小西湖?还有不少秘密……

杭州发布
2024-09-07


这个“五一”假期,德寿宫火了!各时段预约均已满额,可谓一约难求。来德寿宫参观,究竟看什么?这里绝不只是一抹红墙,或是宫殿与遗址简单的拼凑组合,而是一座杭州城的时光通道,通向历史,也通向当下。你好杭州·走读栏目第三站,就带着大家探索德寿宫里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提起德寿宫,很多人对它的基本信息如数家珍。


这里是宋高宗、宋孝宗两任太上皇及其皇太后的居所,也是南宋文化和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挖掘之前,这片土地上还是杭州市工具厂。2022年,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遗址之外,这里还是南宋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摄/望湖樓醉書生


除此之外,德寿宫里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一步一景,细细欣赏?让我们跟着作家周华诚与浙大教授陈志坚,穿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来探索藏在德寿宫里的秘密。



秘密一:
为什么有“德寿”还有“重华”?



走进德寿宫,很容易被两座建筑正中央的牌匾所吸引。大门口的“德寿”,与内殿的“重华”。明明是同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摄/望湖樓醉書生


德寿宫讲解员志愿者洪凯文告诉大家,因为这里共有过四位主人,两位太上皇,以及两位太上皇后。首位主人自然是宋高宗赵构,他住的时候这里是德寿宫,继任者宋孝宗退位后,把这里改名叫作了重华宫。




不过,等南宋第三任皇帝宋光宗退位,却不愿住到德寿宫来,皇帝退休入住的习惯也就此结束。


说起来,宋孝宗的孝顺是出了名的。不仅自己生活简朴,勤政爱民,一度还每月四次带领百官去德寿宫朝见高宗。按照陈志坚教授的说法:“赵构确实眼光独到,挑选对了继承人。否则,哪里还会有孝顺养父的佳话呢?”



秘密二:
屋顶上的“怪兽”,来头不小!



走在大殿中央的空地上,别急着进屋。抬头看,德寿宫大殿的屋顶上,有着非常多的细节。这些脊饰瓦件具有非常多的形态,鸱吻、脊兽、套兽、瓦当,非常丰富。




再仔细观赏,你会发现鸱吻和脊兽神态各异,仿佛讲述着古今袭来的故事。


鸱吻是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它衔接了正脊与垂脊之间,可以让屋顶更加牢固,防止雨水渗入。尤其是宋代以后,鸱吻造型仿效唐代的做法,采用了兽头形。


《德寿宫八百年》里就提到,屋顶上鸱吻的安装,完全按照古书《营造法式·瓦作制度》记载进行,而且安装完毕后,还要用墨煤涂抹作为装饰。


“正殿遗址出土的鸱吻残件,只占完整物件的十五分之一。正是从这一小片碎片开始,技术小组以宋画为参考,比对同时期建筑的鸱吻形态,最终完成了龙头、鱼尾的主体形象。”


技术人员在与历史时空交错的过程中,也有了不一样的思考。“那个时代的匠人,虽拙朴但或许更为简洁有力。”


对了,宫殿屋顶采用了仿宋歇山顶式,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建筑也采用了歇山顶这一形式,叫做天安门城楼。 



秘密三:
大殿里的天花板,为什么有口“井”?



走进大殿,在赵构座位的上方,你能发现一个八边形的藻井,由多重精细的斗拱组成。



德寿宫的建筑里,大量运用了斗拱这一设计。斗拱,水平放置为斗,矩形放置为拱,斜置为昂。斗拱层层相叠,严丝合缝,又眼花缭乱。正是这些不需要钉子的斗拱,组成了头顶令人惊叹的藻井。


这些非洲柚木从大洋彼岸的港口装船,在张家港码头登陆,运输到中国宁波进行二次加工,最终成为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藻井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只有在最尊贵的建筑中才能使用藻井,象征着封建社会等级尊卑。


古人还认为,这种形若水井的屋顶能为木结构建筑压火。另外,藻井还有拢音作用,达到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


作为太上皇的赵构,不用扯着喉咙,就能把自己的声音传到百官身边,也更加体现自己的威严。




秘密四:
最代表“皇家”的东西,德寿宫没有?



在遗址考古现场旁,周华诚提出了一个小细节:“在德寿宫考古过程中,专家们一直没有发现琉璃瓦的踪影。即便在整个南宋临安城,都没有发现一片琉璃瓦。”


这有点像未来的人考古21世纪有钱人家的餐桌,却没见到大鱼大肉一样,不寻常。毕竟作为太上皇住的地方,怎么能没有“最堂皇”“最惹人注目”的琉璃瓦呢?更何况,琉璃瓦在唐朝时便已经广泛运用,尤其为皇家建筑所倚重,更别提之后繁荣发展的宋代。


德寿宫遗址所发掘到的,反而是平平无奇的灰瓦。因此在后来的重建中,使用了大量的陶土瓦。


摄/望湖樓醉書生


有人分析,赵构之所以不选择琉璃瓦,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南宋不应铺张浪费,他反对“多事土木台观”,以及“正恐有害吾民”的思想。


但也有人分析,这是赵构不敢“明面上奢侈”。因为在德寿宫深处,可是有一个“小西湖”的存在。



秘密五:
德寿宫里,藏了个小西湖?



如今,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占地2.1万平方米,仅仅只有南宋时德寿宫面积的六分之一。明明墙外就是车水马龙的中河高架,但游走在德寿宫里,仍然能用陶渊明一句诗来形容这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宋版《咸淳临安志》京城图 姜青青制

德寿宫遗址


明明居于闹市,却相当低调,这是属于宋高宗父子的“小秘密”。据说,当年德寿宫从外观来看,朴实无华。可如果那时候有无人机,就能直观发现,德寿宫里并不简单。


很多人都知道这么一个故事:原来,宋高宗酷爱游西湖,起初时常和大小官员组团出游。后来,他似乎也意识到游湖“数跸烦民”,就决定不去了。孝顺的宋孝宗心领神会,就扩建德寿宫,造了个小西湖。


周华诚介绍说,德寿宫后苑的这一座小西湖,是整个宫殿设施的中心,光是湖面就有10余亩。既然有了这个机会,宋高宗把他艺术家的审美淋漓尽致体现在了老百姓看不到的后花园里。《武林旧事》提及,“德寿宫皆有大龙池、万岁山,拟西湖冷泉、飞来峰,若亭榭之盛、御舟之华,则非外间可拟。春时竞渡及买卖诸色小舟,并如西湖,驾幸喧唤,锡赉巨万。”


德寿宫的后花园,也成为宋韵文化的一个巅峰标志。务极精致、巧夺天工,这些词形容它都不为过。


八百年之后,挖掘人员在遗址现场发现了一条长方形的水池。虽然“小西湖”至今叠压在居民建筑之下,但是慈福宫后苑“引水渠及水闸遗址”的考古发掘,为“引水注之”的德寿宫“小西湖”景观,提供了一定的考古参考和历史想象。



由市新闻出版局指导,晓风书屋承办的“带一本书寻杭城文明”文化走读活动,首站已在西湖区转塘街道外桐坞村开启,第二站则走进了西湖边的北山街第三站德寿宫,则带给人更深邃厚重的历史体验。


有人说,我们无法从一枚贝壳来了解浩瀚大海。但我们却能从德寿宫的诸多细节与秘密中,感受南宋历史与韵味的别具匠心。


摄/丁以婕



周华诚


要读懂杭州这座城市,除了西湖,我们还有一座德寿宫。如果八百年前南宋没有定都杭州,那么这座城市从生活美学、城市历史,乃至市民习俗,都不会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
写《德寿宫八百年》这本书,也是我一次缜密的学习过程。除了探访专家、学者,我也与许多木匠、石匠有过交流。他们很多人都说,经历过德寿宫这个工程后,“人生都发生了改变”。
我也相信,德寿宫脚下这片土地,是有魔力的。
陈志坚


德寿宫的地理位置,真的很不错。距离它不远处的朝天门,也就是如今鼓楼的位置,是临安城中轴线地标性建筑。朝天门在南宋杭州的地位,类似今天北京的天安门。
朝天门周围,更是商贸中心。古书上说朝天门“食物店铺,人烟浩穰”,生意好的不得了。就连不远处德寿宫里的太上皇,都忍不住叫外卖,送进宫里吃。
对于第一任业主秦桧来说,这个略靠城东的位置,相对空旷,配套良好,又距离皇宫不远。只能说他选址的眼光,真的毒辣。


资料/杭州日报、上城发布

文字/李维和

摄影/蔡怀光

编辑/李胜男

责编/张向瑜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杭州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