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为宏教授、彭孝军院士合著综述:生物成像中靶向性、响应性和光稳定性增强策略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21-12-24

探索和示踪活性生化物种在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对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相比于现有的超声、磁共振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等模式,荧光成像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无电离辐射和操作简便等优势,因此,能够在细胞、组织和活体水平以非侵入性方式实时、动态地对生物分子和生物过程进行可视化,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相关领域的研究也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和2014年)。但是,目前商业化荧光染料仍然面临靶向性差、光稳定性低以及修饰困难等缺点,难以满足生物成像中的要求。近年来,化学家通过结构改性和物理包裹等策略发展了一系列高性能的荧光探针,并将其成功运用于生物成像中。

    近期,Sci. China Chem. 编辑部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教授和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共同撰写了综述文章“Enhancement strategies of targetability, response, and photostability for in vivo bioimaging”,重点总结了最近发展的在生物成像应用中提高靶向性、响应性和光稳定性的方法和策略。

综述中,作者首先介绍了光学成像相比于其他成像模式的独特优势,以及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接着,从荧光染料在生物成像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入手,重点聚焦靶向性、响应性和光稳定性问题,结合代表性实例详细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最后,他们对荧光成像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详见:Gu K, Zhu WH, Peng X. Enhancement strategies of targetability, response and photostability for in vivo bioimaging. Sci China Chem, 2019, 62(2): 189-198. (doi:10.1007/s11426-018-9382-3).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免费下载全文。



通讯作者简介

朱为宏教授    1992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于南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9年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1-2005年分别于日本筑波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AIST)和日本筑波大学先进学际研究中心(TARA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SU)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Science China Chemistry和《中国科学:化学》编委。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J. Am.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30篇,被SCI引用11100余次。

彭孝军院士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86年和1990年先后在该校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于南开大学做博士后,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520162017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现任Science China Chemistry和《中国科学:化学》编委、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影像技术委员会成员。在Chem. Rev.Chem.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研究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公众微信号:scichina1950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