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手记||姚华松:走向田野的行与思



走向田野的行与思

姚华松





 

     我是学地理出身的,本科学的是地理教育,硕博学的是人文地理,但念博士以来确立自己的研究领域是社会地理学,尤其关注底边人群与底边空间,组合起来也就是台湾人类学家乔健先生所说的底边社会,平日里对非正规、农民工、流动摊贩、摩的司机、拾荒者、厂妹、城中村等社会学学科指向明显的议题较为关注。然后读博期间恰有一个机缘,与我同窗三载的室友是学习人类学的,在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尤其质性研究方法方面,我从他那里学到一些技艺,我开始迷上了与人、与文化打交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加之,近30年以来,国内外社会学界出现了社会学空间转向和地理学界出现了人文地理学社会与文化转向的交叉态势,自那以后,我也便与社会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田野:在地的走近与认识

     我们有太多理由走进/近/浸广州老街,感受广州城深厚的历史与魅力。

     我们在广州读书,广州是我们的常住地,我们至少要在这座城市呆上四年,广州注定是我们每个人人生历程中的最重要节点,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所以,我们熟悉和了解广州这座城市,非常有必要,是我们学习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就读于广大,不是中大,不是暨大,不是华工,这决定了我们学校与广州的地方黏着性更强,别的大学可能为湾区服务,为广东服务,为中国服务,乃至为全球服务,我们就实在一点,为广州服务,我们的校训里好像有一句“服务地方”,这里的“地方”最核心所指一定是广州。换言之,学校的使命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广州这座城市。

      我们的专业是社会学,社会学的基本使命是走进社会、发现社会和建设社会,对社会现象保持高度敏感,进利用所学知识对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阐释与研究,抑或先走进与浸润于社会事实本身,试图挖掘及提炼我们自己的理论视角。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我们得走进研究对象,我们更加重视人及人的行为逻辑、尤其关注各类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弱势群体、底边空间的日常逻辑及背后的运行逻辑。社会学的学生不要一天到晚呆在办公室、宿舍和图书馆,我们要走出去,要“浪”起来,哪怕是不带目的的浪,浪的次数多了,你的社会学嗅觉自然就形成了,如果你觉得你对学理问题的发现与捕捉能力相对迟钝,其中一个原因估计就是你浪的次数太少了。我们必须向人类学学习,有事没事多出去瞎逛游,看看别人干嘛,学会搭讪,学会聊天,学会讲废话,学会与任何人沟通,这是最基本的武功,专业领域的成人礼,这是标定你到底是不是科班出身的社会学学生。

      关于广州,我们既具象性地体察与理解这些东西,比如千年商都,巨型批发市场(万菱玩具、谊园文具、一德路海鲜、623路中药材及100余条或个专业批发市场),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先驱城市,西关大屋等;也要留意与关注我们身边的日常,提出一系列“什么”和“为什么”:骑楼的作用与功能是什么?为何一些单位门口有两尊狮子?为何生意人都喜欢喝茶品茶?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垃圾投放点旁边就是健身器材?街边批发或零售的是海鲜,里弄的房子里堆满了什么?海鲜的原产地在哪里?海鲜销往哪里?全产业链条有啥特点,藉由商品链,建构与再生了怎样的社会与人口交往链?在一些批发市场,我们听到的是满口乡音(如潮汕话),很少普通话的,为什么,为何潮汕人那么团结?各大高校的潮汕同乡会最红火?潮菜貌似是中国最昂贵菜系?你可以找到这些现象之间的关联及其他蛛丝马迹的逻辑吗?广州的永庆坊与上海的新天地、成都的宽窄巷区别何在?永庆坊里面的钉子户好像没有断电断水?与我们一般对钉子户的认知有差别吗?说明了什么?钉子户的意义何在?20年前一群高度同质化的居民或老友,20年后的今天,有的被拆,搬走了,有的拒拆,选择坚守,有的暴富了,有的依旧穷,有的住高楼与豪宅,有的住在蟑螂蚊子四溢的地方,有的出门就是钢筋混泥土,有的出门还是百年大榕树和曾经洗澡与淘米的河涌,城市变迁、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更新导致了怎样的人及生活的区隔与极化和阶层的分异?30年前的黄沙水产品市场说要搬迁,涛声依旧,为什么?20年前说要搬迁白云皮具城,结果是从前的餐饮店改行也做皮具行业,淘汰型产业不是被淘汰了,反而增加了,为什么?最重要的——等等等等。


      二、观察:肉眼和心眼都得多起来

      2021年12月的一个周末,晴空万里,我带做社会学系7位同学,跑到广州荔湾的老城区,一边走、一边看,参与接地气、漫无目的的生活方式。围绕着永庆坊为标志的一片荔湾老城区,重点探索城市更新与绅士化现象,我们尝试去观察每一条巷子里的人、事及物,观察老城区的变迁和新事物的碰撞,观察时间如何深刻地留下印记,如何改变一个城市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一)知识储备

      出发的前一天,我让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做了一点理论储备。

      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即“二次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一个应对过程,使得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过程的第四个过程。所谓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显,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导致“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落。

      绅士化(Gentrification)又译中产阶层化或贵族化或缙绅化,是社会发展的其中一个可能现象,指一个旧区从原本聚集低收入人士,到重建后地价及租金上升,引来较高收入人士迁入,并取代原有低收入者。绅士化的转变过程可能因重建速度而需时多年,但引申的结果是本区生活指数提高,原居住的低收入者最后可能反被新迁入的高收入者歧视,或引致原居住的低收入者不得不迁离往更偏远或条件更差的地区维持生活。该地区吸引了第一批高收入者迁入后,就转而成为吸引其他同阶层人士迁入聚居的引力,使绅士化过程越加快速。

      城市更新(new renewal)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1958年8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

    (二)观察笔记

    【学生1】TKE

     我对于老城区最深的感受,是低得令我很舒适的生活成本,广州的老城区实际上为这个不断更新升级中的城市提供了一点可以喘息的低成本生活方式。

      丛桂路这一条马路把两旁划分为两个世界,一边是香港的资本进驻到内地所投资的高楼大厦,高档商业区,里面是各种港式的餐厅、香港牌子的店,楼房铺位规划得整齐干净;一边是打满补丁的旧街区,旧住宅,头发半白的阿婆把滴水的衣服晾到连接两边旧房子的铁链条上,杂乱的电线,堆在门口的。

      谊园是广州最大的文具批发中心,并不高大上,但是却可能牵涉到多方的利益,谊园的升级改造,带来的不一定是文具批发产业的升级,但几乎一定是租金地价、管理费用的升级。谊园的产业面貌究竟最终会如何变化,仍是未知数。

      荔湾的老年人比例非常高,人有生老病死,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更是不必多说。我们走在街上,见到了很多的养老护理服务场所,还有全是医疗器械商店的一条街。走在荔湾的道路上,见到的面孔几乎都是中老年人,仿佛人口也随着荔湾的老化而步入了暮年的状态。

      在改造之后的永庆坊,如今已经很难看到具有“安土”含义的场景,外地口音游客来来往往的街道上是进驻的各种贩卖饰品、小吃、网红标志物的商家,网红在这里打卡拍照录制节目,游客在这里寻找一丝老广州的幻影。但是无论如何,真正的老广州生活已经消失了。只有这些“钉子”,出于各种理由,钱给得不到位、补偿不符合预期、拜祭祖宗、留一个念想等等可说或不可说的理由,还倔强地插在永庆坊的一片潮流商铺中,被路过的人所凝视。这里或许还是资产,但已经很难是住所。

      在永庆坊对面的逢庆大街,没有了商业开发计划和资金投入、商家进驻,又是一片旧街区最熟悉的生活图景,路边的市场、老年活动中心的麻将声。几个小时之内,我就见到了几次:在一条道路的两旁,生活的图景完全不一样,就好像有着无形的墙,把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社会生活分成两半。

      穿街走巷的一个下午,我所见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受到的启发,远不是听一节相同时长的课可以学习到的。我们所处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在我们的未发觉之中发生变化。如果不能接触到真实的社会,我所学到的理论就像一个精致的空中楼阁,我可以窥见它精巧的纹饰,却没办法解读它蕴含的社会生活规律,没办法看见未经抽象和概括的社会图景。在老城区晃悠的体验,启发我不能只待在教室中,必须去走,去看。

     【学生2】GHM

      依照个人的拙见,老城区既然被称为“老”城区,即说明与“新”的概念是相对的。那么哪些地方体现出老呢?城市景观?居住设施?区域定位?总体而言,老城区的老是由于发展的滞后性所导致的。客观因素而言,政府规划、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都对老城区的发展有所影响;而位于老城区的本土居民,他们对于发展理念的认同以及既有利益的牵绊都会影响到他们所在地区的发展情况。而上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老城区这一区域没有能够跟上新的时代发展需要,无论是在客观环境上还是在精神层面上都与现代或现行的发展需要和要求有所差距,因此与目前领先的发展要求相比,老城区“老”了,没有能和核心发展区一样获取得到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发展速度。我们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和场所进行观察,同时也深入到一些宽街窄巷里去观察感受当地的环境和风情。

      走访过程当中,姚老师的学术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让我深受启发,其中有三个地方使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点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仅仅获取表面的东西而没有思考和探索是无意义的,是没有价值的,事物的本质才是事物本身的可贵之处。我们在走访谊园文具批发商城以及一个书画工作室时,姚老师就边走边跟我们说,虽然这些地方都是一些低端服务产业,但它能在这里持续发展下去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这么多年它一直在这里而没有迁往别处?政府、商户与当地村民的利益联系是不是影响这块区域发展走向的至关重要因素?这些文具商户在这里聚集,会不会影响到当地的消防管理?这些问题都是通过走访谊园文具商户,根据他们的营业情况在深层次的思考情况下思考得出。

      第二,打破砂锅“聊”到底。姚老师在走访、观察中获取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跟人聊天、聊家常。由于我们走访的基本上都是生活区域,所以可以看到生活在当地的居民的生活景象。但姚老师跟人聊天并不是一种带有强目的性的、指向性明显聊天,而是跟人聊生活,聊他们最近的生活,附近地方的情况;这一过程令人感到很自然、很亲切,同时也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到当地居民的想法、以及他们对于所生活地方的一些看法。

      第三,时刻保持接地气。在走访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情况告知对方我们是大学生外,我们一直试图以一种“生活在此”的角度去进行走访、观察,而不是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标签去标榜自己。我们都与当地人一样,都身处于此时的社会中,都需要对社会进行关注。尽管个体主体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但如果试图把自己脱离于社会环境去看待社会,甚至是去研究社会,就是不可取的,不现实的。“接地气”也是姚老师此前一直强调的,对于研究方面的要求。

      除了能和老师一起学习探讨,个人也有两点想法。

      第一,老城区的定位是什么?老城区“老”的意义在哪里?这是我在走访观察中一直在思考的两个问题。前文提及老城区的“老”是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要求,虽然我们平时很容易联想到客观因素,但当地居民在老城区的发展方面有没有起到关键甚至是更加重要的作用呢?我个人认为有一种可能性:当地居民对于这块地方的定位加强了“老城区—新城区”的二元结构。他们将老城区一带定义为生活区,进行休闲娱乐的场所;而将新城区定义为工作区,在那边更多地进行工作发展。既然如此,那么可否将老城区的现状看成是当地居民和政府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老城区的发展未来应是什么样的?上一段中我就老城区的定位进行了一番浅薄的论述。而在走访观察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诸如像永庆坊这样对当地文物古迹进行整体化的商业改造案例。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与政府对当地的联合改造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性和可能性,同时也对当地的城市景观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城市景观看上去更加整洁,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但这样的改造确实是服务于当地的发展需求吗?还是说这其中只是利益各方相互妥协后所产生的结果?而如果要发展,像这样的商业化进程是否应该继续推广下去?还是另辟蹊径,寻求一种更符合当地居民想要的发展模式?

    【学生3】LQY

     跟着姚老师和班里同学到荔湾区社区观察的一个下午,记录的每一张照片都很有故事,批发城里有原始一期两排一层的店铺和老旧的批发城建筑,还有正在大刀阔斧改革成标准办公楼的二期。在一期批发市场门口看到了左右两个小石狮,起到招财镇宅的作用当地社区也挺有信仰的,一期里面的店铺整齐划分为几个卡位的门面,他们把少量的货物放在门面,大量的货物储存在附近居民区的一层里。在批发城里同行聚集,竞争之流暗涌。在我们经过的时候,老板们会打量我们一番,看我们像不像是他们的顾客,有没有批发的意思,才会做出是否揽客的决定,不然,我猜揽客过于明显会破坏表面的和气。在午饭时间,批发城和周边商铺都出现了白发苍苍老人家的身影,我们很疑惑,难道老城区不仅产业“老”、城区“老”、人也老?再回头一转,店铺主人家又变成了老人家的下一代,是中年人。这时我想起了家人在街道开店铺的时候,爷爷吃完午餐就上店铺换大人们回家吃饭,吃完饭再换回来。原来在荔湾区也有“家族产业”的老中青三代共同努力的生意,这一群店主老人们找到了自己的劳动力价值。

      因为二期正在将门店和公共设施进行都市化的装修,我们没有办法进入观察,但是在大街小巷的游走中发现一家书法艺术馆,他们正是因为二期批发城装修后要加租的原因,从批发城搬到了“闹中取静”居民区。我们在思量,虽然这种城市化改建有其规范管理必要性合理性,但同时挤兑走了很多无法支付一年30万租金的小商铺或慢节奏的文化产品商家。这种市场转型在很多大商场很常见,其结果是商家利润空间下降,成本提高,资本集中在开发商和土地拥有者手中,其次快消品和奢侈品的在大商城中更有优势,很多时候人民在这种消费环境中很容易心生焦虑与浮躁,社会文化因这些因素的综合反应下而被影响。这可能就是绅士化现象的初期吧。

      老城区和市中心最有区别的其中之一个点是,社区对特殊群体更包容,对历史也很包容。社区区里更加容易看老人(有两个养老院)、残疾人等在社区里舒适活动,还有一家只有现金支付的二十年小店,老人家做的小买卖、在小巷子里开的前店后居小店铺等等。一整个下午,我们发现老城居民生活圈子倾向于熟人社会,他们不像高楼大厦一样垂直空间住很多人,我觉得居民挺有社区认同感和主人意识的,这一点有待考证的原因是在观察中很少主动与居民交谈,不能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态度

    【学生4】SXZ

     我对老城区的第一印象便是脏乱差,居住环境糟糕,生活水平较低,但老城区保留着广州这座城市最原始的面貌,留存着最传统的文化韵味。例如有着非常正宗、又实惠的当地小吃,有着广州最早的电影院“金声电影院”,还有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文化底蕴十分浓厚。

      永庆坊老城区附近既有高楼大厦,也夹层着破旧老楼,我们沿着小巷走,发现中老年人居多,因此周围有不少养老院和医疗产品店,甚至还有可以妙手回春的“风水医生”。附近也有着华南地区最大的文具批发市场,由于商场正在改造,我们没能进去观察;但在街边的店铺似乎依旧生机勃勃,并没有表现出受疫情打击而衰落的现象,商场一期二期建设的现象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还发现几乎每一户家门口都会摆放着“土地财神爷”的烧香风俗,每天都会烧上几炷香祈求好运,这个永庆坊,我不敢相信这里以前居然是老城区?取而代之的是已经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建筑群,旧楼房都得到了翻新改造,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年轻人也愈来愈多,几乎完全摆脱了旧城的范围。永庆坊里保留着很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我认为这里的传统文化没有因为商业化改造而消失,反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许多具有文化传统的店铺,有岭南萧笛文化馆、赵家舞狮非遗生活馆、李小龙祖居等一系列的非遗街。

      然而在永庆坊的马路对面,是一条叫逢庆街的小巷,是典型的老城区。老师说可能在几年前永庆坊跟逢庆街都是一样的破旧,而如今仅隔一条马路的两者,却是天差地别。在这小巷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阿姨。她是河南驻马店人,她的丈夫因酗酒导致肝硬化,有四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嫁人、两个高三、一个大三,为了养活一家人,她孤身一人在广州打拼了二十二年,做过许多工作,今年因为疫情原因被迫捡拾垃圾,甚至春节也从未回过家……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妇女人家在没有任何亲朋好友陪同下,在一座城市打拼了二十二年却从未回过家,老城区可能也变成了她的第二个“家”了吧。

    【学生5】ZMH

      新旧城区的分野很大程度就在于吃什么,旧城区中,区别于各种花哨的品牌和标准化的连锁店。老城区的食物多是不同制作者挂个牌就开张的自家手艺,老店不断的被更换为连锁店和品牌,是城区更新的一个重要过程。

      风水医生妙手回春,现代化的扩张不一定会带来现代性提升,不远处是一个医药公司的总部,紧邻在隔壁的就是风水医生妙手回春的牌匾,风水医生还得以存在,绅士化的进程似乎还没有完全延展到整个城市。

      城中村也处在一个默默革新的进程中,除了国家强制力将城中村的人全部迁出,彻底革新之外,城中村中间的人也在默默的改善他们的生活,他们或迁出老宅,走去外面。或留在其中,但是改建他们的房子,城中村里呈现出新房和老房交错的局面。

      永庆坊是政府推进现代化的典型,将周围的地全部征走,进行招商引资,建设也不是商业的自然扩张,而是规划的结果。政府的规划使得其成为了一个结合商业,文创,传统文化传承的步行街,其中也很明显的映射了政府的需要,政府对于多样化城市、传统广州展现、文化氛围创设等的需要,使得永庆坊带有很强的文化气息。

     【学生6】PHZ

      提起老城区,今天想到的就是先发劣势跟本地人。先发劣势所带来的,是老城区始终无法像其他新区一样合理地布局带来现代化便捷的城市配套服务。很久以来,老城区的改造就已经被提上议程,但是一直都没有较为成功的模板。城中村所带来的先发劣势由于当地产权复杂和各方利益诉求不同使得老城区升级改造遇到很多阻滞。

      以永庆坊为例,由于万科地产的介入,大量资金的注入并最终开发成为一个商业街区。永庆坊能够成功盘活主要是由于原本街区有着足够的文化待开发资源,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但是这种模式注定不能推广到其他老城区的开发。首先是永庆坊的开发项目主要是以商业步行街或者称之为露天购物中心并以西关文化装饰。在今年完成的永庆坊二期,永庆坊开发在西关元素与其余现代元素之间做了取舍。在永庆坊二期区域中,没有一期的李小龙故居等元素,开始引入的是非本街区的特色元素:惠福路的笛箫制作传承、余同里的筷子以及活字印刷这种明显不特别具备岭南元素的店铺。借用其他广州地区的传统元素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个活化项目中没能挖掘到更多的本街区特色文化,只是笼统地将整个广州文化元素乃至传统文化元素借用。

      这一方面是广州本地文化逐渐弱势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堵住了日后广州其他老城区开发项目时候的选择。如果其他老城区在活化项目中也是找不到足够的文化扎根继续生长,那这所谓的活化项目更像是一个传统广州西关文化的博物馆或者说这只是老文化续命的呼吸机。而在填充完广州各地的文化之后,永庆坊的引入了现代连锁商业,例如KFC、麦当劳、或者是咕噜咕噜、羊肉卷等完全不是广州的餐饮商业。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永庆坊在二期陆续开发之后,更加像一个露天版本的商业中心。

      永庆坊目前的人流量在工作日少于临近的商业中心西城都荟或者是恒宝广场。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视察以及各种宣传推广之后叠加最近舒适宜人气温下,人流量仍然不算特别多。在永庆坊期间对游客在此地消费水平不高。那么永庆坊在开发初期能够带来的人气又是否能够变现。

      恩宁路段的永庆坊作为一个露天商业中心,在盈利模式上与附近上下九步行街有竞争,这个又是否会影响永庆坊发展。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永庆坊本身不在交通枢纽又如何与附近西城都荟和恒宝广场抢夺人流?

      不止永庆坊的盘活,其实老城区接纳着很多批发市场,以西城都荟为中心附近有医疗器械批发和文体用品批发市场和此前的黄沙水产批发市场,再延伸到沙面则是海货干货批发市场与荔湾广场那边的眼镜批发市场。广州老城区与批发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疫情影响之下,永庆坊租户其实已经经过部分更换,但是这些批发市场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可以说批发市场经济虽然带来的税后不多,但是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从业人员带来的服务行业的消费是不可小觑的。在新零售电商批发模式的浪潮下,这些批发市场能够站稳脚跟,那么日后的老城区改造是否能够依托这些原有的批发产业发展盘活而非过度依赖外来资金地产开发是否有可行性?除此之外,从事这些产业的人口是否真的是低端人口也是今天带来的思考之一。

     【学生7】XR

     我们首先去了友谊园批发市场,很多地方现在正在修建,谊园文具批发市场也正在开发二期工程,从外观上看,应该是想修成一个大型交易市场,这样可以把零散的店铺整合起来,便于管理,也可以弥补一期中的一些不足,例如消防措施,因为纸品属于易燃物品。在市场中穿行,货架上都是各种各样的文具用品。还有一些箱子放在门口,上面标注着样品两字。在一条巷子里我们发现了一家卖书法作品的店铺,进去了解发现店铺已经营了12年了,原本是在市场那边,但是因为租金上涨便搬到了巷子里,店铺主要是一个展览的作用,主要销售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销售,主要货物放在仓库里。在巷子里,确实发现很多房子都用作仓库,有些房子的门上也写着“仓库出租”。

      这里的很多商家已经开始用店铺做展示功能,小巷廉价仓库做仓储,线上店铺进行售卖的方式来增加营收。虽然文具批发市场并没有看到熙攘的人群,但我们仍可想象其市场仍充满活力。但是在市场的整改修缮后,我们可以预见其租金肯定会上涨,那么一些营收较低的店主可能无力支付,那些店铺会如何呢?也许也会扩张到小巷里,在一个租金更低廉的地方继续,也许会被淘汰,都未可知。


      三、讨论:发散与互动

     《社会政策分析》是我上学期开设的面向2021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的相关政策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全面掌握对政策制定、出台、执行、评估、存在问题与对策等;2)将政策分析与论文撰写技能相结合,教会学生分析社会政策、撰写调查报告和相关科研论文;3)通过精读社会政策相关的经典文献并做详细汇报,加深对社会政策的理论认识。

     (一)本课程的总体认识

      何为社会?“结社”+“聚会”之意,社会有共同体、个体的集合,对应的是原子化与个体化的社会。

      何为政策?政府作为主导力量进行鞭策、策动,旨在纠正或纠偏国家或市场带来的负的外部性。

      社会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保证社会秩序,保护弱势群体,让社会各成员之间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进步。

      在开展政策分析与评估的时候,我时刻强调过程:政策制定的背景、目标、过程、评估、效果、反馈、修订及废止等。

    (二)案例导入

    “附近”强调社会个体与自然人,高度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体验、居住的社区与周遭,关注附近的人、事、地方与现象,关注日常生活是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北京大兴批发市场发生的火灾事件怎么就被无限放大了,进而最终导致“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的出台?为何在部分人眼里,火灾就变成了好事呢?

      你经常光顾“深夜食堂”吗?“深夜食堂”有何种功能?除了满足我们的味蕾之外,各城市积极出台振兴夜经济的政策,你怎么看?

      和谐社会理念下,为了减少贫富阶层之间的隔离状态,一些城市政府出台穷富人合住(mixed housing)的住房政策,你觉得合适吗?

     向农村贫困妇女免息贷款的利好政策出台,怎么最后却发现很多经济状况挺好的有钱人拿到了呢?

    “希望工程”项目推行几十年,目前这一政策执行得如何?怎么在空心村、偏远山区没有学生的地方也建了小学呢?有必要吗?

      广东推行“绿道”建设工程,怎么听说在韶关的一些山区,甚至在山顶上也要铺设“绿道”,对于那些日复一日翻山越岭的劳作的农民们,也需要给他们建“绿道”?类似这样的标准化规划与布局带来何种影响呢?

     “精准扶贫”政策正在西部地区深入推进,总体上成效显著,为何还会发生甘肃杨改兰恶性杀人事件呢?其症结在哪里?

    “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定义“美丽”?美丽止于道路、房子、自来水这些吗?在滇黔等一些偏远山区,那里的骡子或马习惯了走山路,现在全域的山路都被铺上了崭新的沥青路,骡子和马出行的时候感觉非常不适,脚底打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三峡大坝建设出台了跨省的移民政策,问题是:湖北的农民去了陕西,当地政府帮忙购置了耕牛,但任凭湖北过去的农民怎么叫唤当地的耕牛,耕牛就是纹丝不动,因为牛根本就听不懂湖北的方言。

       为何最近中央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呢?其时代意义何在?你们有什么样的劳动记忆?具体应该如何推进呢?

       党中央一方面要求“抓疫情不放松”,一方面提出“保持经济增长与活力不松手”,对此,你怎么看?

      通过各种案例的导入与讨论,同学们对各种政策的背景、执行、实施、效果、评估等有了全方位的认识与理解。

    (三)师生互动

      教学教学,当然是教与学的结合,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发言相结合。好的教学,一定是互动的和双向的。线上课程的弊端之一是,我无法判断学生在做什么,我无法监督,所以我会随时提问,随时互动,也每次课尽量做到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保证同学们发表观点与看法的公平性。

      我的任何课程上,我都无法忍受我一言堂,或同学们只是被动接受我的说教,我也非常渴望从同学们身上学习很多东西,这一点很重要。

    (四)学生汇报

      结束了2/3的自我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我把剩下时间交给同学们,每个人选择特定的社会政策,进行交流与汇报。以下是报告题目:

      农村宅基地政策何以利民?(CX)

      进步还是倒退?——我看离婚冷静期(QZJ)

      基于社会政策视角下的“贫富合住”与“农村拔根”议题分析(ZTQ)

    “两金”为何如此不同?(XY)

      福利还是惩罚?——《新救助管理政策》运行效果与原因分析(YMP)

      离婚冷静期,是造福,还是造孽?(ZJR)

      管理体系合理?——在穗跨文化移民管理制度思考(XTY)

      农民工何时不再讨薪?——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思考(DD)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劳动教育?(XFY)

      为什么要争当贫困户?(LSH)

       关于新冠疫情背景下民间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防控工作的思考(WT)

       不让性侵害的魔爪伸向孩子的童真(HJX)

       隔离还是融入?——《司法部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意见》的分析(CNT)

      从实体性住房(physical housing)到社会性住房(social housing)——使住有其所到住得其所的一种思路(KJJ)

      更关注农民工的入户意愿——“差别化落户政策”分析(HXT)

      是吸纳人才还是超国民待遇?—对《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反思(CD)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分析报告(LQY)

      反家暴法如何庇护好农村妇女?——反家暴法在对农村妇女保护中的局限与对策(YSP)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分析解读(YLH)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于《新冠疫情下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方案》分析报告(DGT)

    (五)学生评价

      最后一次课,我安排了课程评估环节,即要求每位同学就本门课说出最大的收获或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大家各抒己见,畅谈感觉与体会:

      老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很好,每次课上,每个同学都思考和发言;

      思维扩展,打开思路;

      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入不同的分析问题视角;

      更加关注利益受损方的视角;

      关注日常与“附近”;

       除了理论学习外,关注身边的事;

      更加关注日常生活;

      和奶奶吃饭时,受老师课程的影响,我会经常听奶奶聊她小时候的事;

      发挥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学的东西与日常联系;

      每次上课像圆桌会议一样,相互讨论,从彼此的发言中学习;

       课程的强度很大,难度不小;

       老师很接地气,很受益;

      是我上过的最认真、也是最紧张的课,因为老师随时会提问;

      我本科阶段也学过这门课,都是理论什么的,没有任何印象,老师不一样;

      在老师课程里的发言,比之前所有课程的发言都要多;

      时间观念缺乏,几乎每次课都拖堂;

      对地摊经济的讨论印象深刻,喜欢聚焦某个特定话题开展深入讨论;

       老师的文字功底好,一顿饭的功夫,公众号就出来了;

      老师一直试图给我们灌输: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要走出书房和学校,走进社会,走进田野,走进田间地头,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老师把专家的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课堂,把权威型的课堂变成生活型的课堂;

      希望老师教授一些访谈技巧;

       对很平常的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深入分析其原因、影响等;

       关注身边事、生活中的事;

      老师可以加强某个话题的国际化对话,国家、全球在这个话题上的相关情况介绍;

      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和自由表达;

      思考问题思维更发散;

      上老师的课,一直在思考,脑袋一直没有听过,因为老师会随时提问,对任何人;

       这种上课方式是能力和思维的提升,很受益;

   我会习惯性提问,为什么?凭什么?

    (六)相关建议

      最后,我就同学们日后的学习与研究方面提出一些期望或建议。

      学问要走进日常生活,缩短学术和生活的距离,多开展源于生活的学术;

      从研究走向快乐的研究,生活走向快乐的生活;

      让身体与灵魂别太脱节;

      更多关注附近和社区;

      谈问题别太抽象,要具象化;

      不妨多一些反结构化和反程式化的生活;

       别把“以人为本”当成一个空洞的口号,将其落实到你们的学习中,你的议题对焦哪类人群的哪些议题;

      更多关注人类学、哲学和口述史;

       强调过程、在地化等概念;

       关注家庭、女性、儿童、老人、孤寡人群、失足人群等视角与特定族群;

     批评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凭什么?请习惯性质疑“大家都认为,。。。。。”

     倡导多样化的选题。


      四、思忖:从感性走向理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田野大地上。我想,对于社会学学习与研究的人而言尤其如此,只有走进真实的社会,贴近真实的生活,才能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建设社会。

      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人文学科不能仅仅坐而论道,更需要丰富而扎实的田野调查,积累更多的感性认识(才能建构我们的理性认识或修正已有的认知),向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学习,对不断变迁的都市现象与都市生活开展近距离接触跟体悟,永远不过时!真学问一定源于生活,一定与生活关联,社会学尤其如此。在搞定各项军竞导向的指标考核和满足各种冗杂规定(学分、奖学金、考证、学习强国等)之余,请同学们多过一点反结构化的生活,多一点真实地自主学习与自由发展,多一些漫无目的地走街串巷,多一点珍视“附近”与社区,多一点俯身驻足和开心闲聊,多看多想和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提升你们社会学的想象力和标定你们是社会学科班生的重要根基,也是导向你们拥抱更轻盈和更踏实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渠道。



文字来源:《南方治理评论》面向新文科教育教学探究征稿之一。项目支持: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新文科教育的‘新技术+治理’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2021070060)。作者简介:姚华松,湖北浠水人,理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空间社会学、性别社会学和社会地理学研究。


教师手记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学术发展:教授笔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二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三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四




承传广府学脉

躬耕湾区未来

编辑|廖令剑

编校|刘建义

编审|彭铭刚

监制|王枫云








公告2022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百人计划”招聘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2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大学第五届南国学术研习营学术请柬

《大数据+治理》新文科慕课智慧树选课公告

“面向公共管理的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征稿




后浪手记

后浪手记||倪云:人间烟火桂花岗

后浪手记||方静:家长里短硇洲岛

后浪手记||于芊:有种生活叫都城

后浪手记||郑斯琦:有种尴尬在北亭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江三角洲应用社会科学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致广大而尽精微,公天下而存高远,热忱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诚挚邀请天下英才加盟!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