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粮食结构矛盾从何破局?

记者/姚卜成 瞭望 2021-03-07

 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已全面转为净进口,且数量逐年增加

◆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矛盾,不在于总量,而在于结构

◆ 粮食安全已经转化为中国农业的产业安全和农民的生计安全

◆ 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日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预测,2016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6.3亿吨,增产1.5%,将会实现前所未有的“十三连增”。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粮食生产高产丰收,为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基本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新世纪以来的连年增产相伴,我国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面对两个值得警惕的问题

  • 一是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已全面转为净进口,且数量逐年增加;

  • 二是粮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高’并存,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将是我国未来粮食生产的重大隐患。”调研中,粮食管理部门研究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呼吁,调整好粮食生产结构十分重要,粮食生产也要注意供给侧改革。

  

  他们的共识是,“十三五”期间,将是我国全面破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期,“重点是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资金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结构矛盾显现

  

  粮食生产连续大丰收,也会带来增产的烦恼。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过去十二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新增2.1亿亩,新增产量占到了粮食总增产量的57%,中国成为全球玉米种植面积、库存量最大的国家。有关人士测算,目前2.5亿吨玉米每年需要付出的库存费用达到630亿元

  

  如此大的产量,并没有卖出好价格。本刊记者从黑龙江省兰西县农委和粮食局调研了解到,这个县种植玉米218.1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种植农民人均收入增幅从“十二五”期间的11.8%收窄到目前的6.9%。

  

  非独玉米,稻谷、小麦、大豆等主粮也存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对本刊记者说,大豆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低一高”:所谓“三低”,一是产量低,二是比较效益低,三是商品性低;所谓“一高”,是指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严重,两者价差达600~700元/吨。

  

  王小语还介绍说,稻米的问题是优质稻种植比例仍不够高,稻米生产偏重数量,市场上出售的多数还是普通稻。主要原因在于,普通稻种植易于管理、产量高,效益要相对好于优质稻,且有最低收购价托底;而优质稻产量低、投入高、难管理,常规优质稻的抗性也会差一些,而托底价却与普通稻一样。因此,我国优质稻种植迟迟难以大幅提升。

  

  最尴尬的要算小麦。近年来,在全国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一方面种粮大户的小麦卖不出去;另一方面面粉加工企业却买不到所需的优质小麦。漯河市面粉加工企业主说,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小麦产量年年攀高,但相当一部分是中筋麦,达不到其加工标准。据了解,为满足面包、糕点等新兴食品业的要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200万吨强筋小麦。

  

  有农业部门专家告诉本刊记者,“如何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是‘十三五’期间破解粮食结构性矛盾的重点。”

  

矛盾根源在于供给侧

  

  “我国农业的发展从过去的数量矛盾转化为现在的结构矛盾。”许多农业问题专家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这是粮食生产完成解决温饱历史任务后的一个新问题,粮食结构矛盾之所以日显突出,根源主要在粮食生产的供给侧。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分析说,现在,从国内看,总需求和总供给相比,大概还有500多亿斤的缺口,所以现在必须进口粮食。但近年来供需缺口为500亿斤,2015年进口粮食却高达2500亿斤。为什么呢?他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国内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豆。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大豆产量第四、进口量第一的国家。去年只生产了240亿斤大豆,进口则超过了1600亿斤。在去年进口的2500亿斤粮食中,三分之二是大豆。进口了1600亿斤大豆后,粮食市场上即显示存在1100多亿的小麦、稻谷和玉米过剩。

  

  二是国内粮食价格相对高。比如小麦、玉米和稻谷,国内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八九百亿斤。原因很简单,因为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粮食生产成本高、价格高。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对的风险就是,产得出来、能不能卖出去?”陈锡文指出,“如果不改变这个局面,那么农民的生产将面临越来越大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情况,习总书记提出来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他明确地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这是我国当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在这位中国“三农问题”权威人士看来,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短期在品种数量上作一些生产方面的调整,根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这两个问题,不是简单的调整数量能体现的,应该加快体制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在具体策略上,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谈了他们的建议。解决当前国内粮食结构矛盾,要善用WTO规则下的关税配额来管理进口粮食。作为WTO成员,按照承诺的关税配额,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量合计2215万吨,相当于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5%左右。这部分配额内粮食按照1%征收关税,到岸完税价比国内粮价高30%~50%。

  

  “超过这个配额,粮食进口要征收65%的关税,那么进口就无利可图,很难进来。”陈锡文认为,“国家政策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数量上供给的安全,还有保障产业安全和农民生计安全,所以这方面要有坚强的信心。”

  

  许多农业专家都向本刊记者强调,要根本解决问题,还得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一,促使市场在价格形成机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陈锡文说,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对东北的玉米要实行市场定格、价格分离改革机制。此政策出台伊始,今年东北三省加内蒙古玉米的播种面积减少了2300万亩,比去年减少了4.5%。现在,新玉米已经上市了,收购价格较低,农民蒙受了损失,但是按照价格分离机制,价格定下去后,政府就会给农民补贴,可以让市场更加合理。在他看来,如果东北的玉米改革成功,对小麦、大麦等等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其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专家以大豆举例分析说,目前我国小麦亩产量1000斤左右,玉米亩产量平均在1200斤左右,是60年前三至四倍。相反,目前我国大豆亩产平均不到280斤,60年来几乎原地踏步。收益上,一亩玉米收入1200元,而一亩大豆毛收入仅600元左右,所以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提不上去。

  

  他们认为,我国大豆的科技投入少,技术不过关,造成竞争力不强。“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其三,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

  

  去年以来,粮食价格下降,不少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也有下降。在此背景下,一些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创新。比如,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当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专家指出,“因为没有土地租金,加之在原料购进、技术规范、统防统治、精细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让村民抱团发展、形成合力,既壮大了现有市场,又增强了产业市场竞争力。”

  

  专家认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已经有部分合作社推出了土地托管、土地代征、土地社会化服务”。

  

  陈锡文认为,在农业经营体系方面,有两条路要走,一条路就是推进土地的流转规模经营,另一条是推进现代农业装备实现规模化服务,“这样可以使小规模农户也能够用到最先进的现代化农业装备,提高效率。”

  

  其四,结合实际国情,支持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当前,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比较偏重于补贴政策,会扭曲生产成本,政策空间有限。专家认为,“下一步支持农业的政策要有调整。”

  

  一是蓝箱政策。按照WTO规则,农业协议中对与限产计划相关的支付可免予减让承诺,如休耕地差额补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提出,要对一些必要的农业区实行休耕和轮作,给予补贴,保护地力、恢复生态环境。这样既能促进中国健康发展,对农业生产者收入具有较为明显的持续增长,又不违反国际规则。

  

  二是绿箱政策。该政策是WTO成员对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的重要措施,指政府通过服务计划,提供没有或仅有最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补贴,而这种补贴不会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比如促进农产品营销、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民收入进行直接保险等等。

  

  “未来要加大对农产品的保护,就需要善于吸收借鉴各国的农业政策,使我们的农业政策更加完善。”陈锡文说。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46期,原题《粮食结构矛盾破局指向》

推荐阅读

瞭望关注 | 缘何农村多地频现种粮大户“毁约退地”?

政府渐次退出“托市”,粮食流通迎来“阵痛期”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官员解读1号文件(文字实录)

春耕至,农户却不知该种啥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瞭望杂志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