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告节选 ⑦ | 高等教育数字化愿景目标与行动倡议——《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节选七

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08-13

引用格式

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高等教育数字化愿景目标与行动倡议——《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节选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1):73-81.DOI: 10.3969/j.issn.1673-8454.2023.01.007.

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专刊

高等教育数字化愿景目标与行动倡议

——《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

数字化发展报告》节选七

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

摘要:共同面向未来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而数字化是履行这一使命的支点,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数字革命为高等教育带来无限的潜能与全新的愿景。通过采用数字技术驱动的全新育人方式,高等教育可以实现面向数字化社会的人才培养及文化传承和创造,通过更共享的办学模式助力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通过更协调的管理体制促进科学研究并孕育高等教育新形态和新范式,通过更开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职能的充分实现,将进一步促进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使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成为更具可行性的时代命题。基于这一愿景,《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报告》提出未来高等教育的目标:一是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重塑评价范式并构建个性化育人方式;二是应开放办学,使高等教育体系走向终身化;三是应建设智能化校园环境,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四是应开展全球化协同创新,保障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顺利开展。为迎接世界政治格局、公共卫生安全和技术高速革新等不确定因素对高等教育的挑战,报告提出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一是营造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环境;二是实现多元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协同创造;三是促使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四是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多边共建共享。报告最后以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的名义,提出六点倡议,号召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高校等共同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共同创造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的美好未来:一是构建数字化转型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二是推动全面发展指向的数字化育人模式创新;三是深化技术应用培育高等教育新形态;四是强化国际合作以构建开放全纳的教育;五是提供更加丰富的全球数字化公共教育产品;六是坚守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规律和教育伦理。

关键词: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教育数字化转型;愿景目标;行动倡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3)01-0073-09

带领人类探索未知的世界,造就一个更加美好的现实世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数字化为此提供了新的撬动的支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2年教育变革峰会上强调,数字革命可能成为确保全民教育质量和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这场信息技术催生的变革为我们开启了数字化发展 的新格局。不断涌现的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技术与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教学与科研资源、无门槛无边界的教学场景、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以及数据化精准化的管理平台。数字技术将赋能高等教育,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一、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愿景与目标

(一)愿景

数字革命为高等教育带来无限的潜能与全新的愿景。通过采用数字技术驱动的全新育人方式,高等教育可以实现面向数字化社会的人才培养及文化传承和创造,通过更共享的办学模式助力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通过更协调的管理体制促进科学研究并孕育高等教育新形态和新范式,通过更开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职能的充分实现,将进一步促进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使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成为更具可行性的时代命题。

多元创新的数字化育人模式将成为重要趋势。在育人方式方面,通过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不断开发低成本甚至免费的、高质量的数字教育内容和平台,完善数字化课程体系。持续提升教师的数字能力和信息素养,大幅增加数字化时代合格教师人数,以适应数字化时代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革——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如何通过技术、大数据、科学研究等方式不断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不仅具有诚信和道德,更具有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等,能够合作解决复杂问题,适应未来社会的新一代学习者。

未来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校园内,借助更加高速的网络和沉浸式的虚拟环境,每个学习者都可以走进世界其他高校的校园和课堂中,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同学展开交流学习。面对面与在线、同步与异步、校内与校外、学校与职场,更加灵活混合的课程与教学在跨国教育网络、教育云、教育元宇宙中,为全球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数字教育将降低甚至消除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门槛,发挥公共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

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加精准地采集分析线上线下的教学实践,生成更加精确多元的过程性评价,帮助教师灵活选用教学资源,为学生适配资源和课程,帮助学生规划更科学、丰富的专业学习路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帮助世界各高校建设智能一体化的教学管理平台:结合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技术,真正实现高校信息化、数字化运营;利用教学大数据进行动态监测,以履行教学质量监督,并在平台实现多方联动,快速响应解决教学问题。

数字化将打破制度和资源壁垒探索资源开放共享的办学模式。未来高等院校的课程供给将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间的合作日益增长,交换生、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培养项目合作等课程和教学形式多元多样。学生的课程和学分的构成将会变得更加多元,高校与职场之间的界限则将变得模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供给改革将成为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的靓丽风景。通过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融合,未来的高等教育机构将提供更多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弱势群体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教育需求,确保人人享有高等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学习机会。促进更加公平、包容、多元、共享的优质教育,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同时使高等教育体系更具韧性。

数字化管理将更加充分释放高等教育生产力。通过数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利用技术赋能更加高效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并促进三者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能。在教学方面,打造更有效的学习环境,优化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建立健全科学的教与学评价体系,为研究提供知识与人才基础。在研究方面,推动跨学科、超学科的开放和交流,打破学科壁垒,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知识生产,推进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演化,进一步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在管理方面,提供更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管理服务,同时努力保障安全,为教学与研究的有序发展提供基础。通过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组织机构新形态、新范式的产生,助力高等教育迈入新阶段。

高等教育数字化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加速推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连通性的重塑教育全球宣言》指出:教育是培养和应用数字技能的重要场所,而数字化社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教育科技受到各个国家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也将成为全球高等院校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数 字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多主体资金支持,为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提供基础。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汇聚全球利益相关者资源、智慧和力量,促使多种类型高等教育相互促进,在高等教育资源、平台和模式的互联互通方面努力消除隔阂,从破边界到无边界,全面打造更强有力的保障体系,通过全面深化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为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二)目标

这是一个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是一个用技术重塑高等教育几乎所有元素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全面打造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与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新体系。

未来高等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重塑评价范式并构建个性化育人方式。高等教育的未来趋向和发展目标体现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的个性化、个别化和差异化。在技术丰富的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哲学思想能够得到更具体的体现。

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学习者中心”理念的深入,个性化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以立德树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充分发展的需要为目标;教学活动由传统教育者主导的知识灌输,转向由学生引导的知识获得;教育的主导地位让渡于受教育者;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技术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不再只是愿望和期待。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使得大学教学借助技术的力量打破时空限制。课程和教学的多样化,给予学生灵活选择的自由度和可能性。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网络学习空间,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采用各种方式开展学习,灵活多样的混合学习模式将成为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样态。不仅如此,依靠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和平台,尤其是遍布在全球互联网上 的开放教育资源,学习者可以围绕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个人发展需求,在学校和教师支持下,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利用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在“天下名师皆我师”的高等教育生态中,个性化地、自定步调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能力,成就个人发展。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联动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各高校将通过模块化的资源整合,向学习者精准推送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并提供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机会。

高等教育已经并正在催生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动力、教育内容、教育渠道和教育技术方面实现创新、创意和创造,最终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高等教育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未来高等教育应开放办学,高等教育体系走向终身化。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学生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学龄阶段的“学生”概念,正在被终身学习生态中的“学习者”概念所取代。延续已久的基于实体学校、实体教室的招生入学规则、学习成果的权威认证等都将发生变化,高等教育机构的大门将在向更多人敞开的过程中变得模糊起来。

高等教育发展的全民化和终身化目标,主要体现在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这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共识和共同追求,也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走向和趋势。全民终身学习已是世界主流的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传统意义上大学的“围墙”已不复存在。大学能够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切实建立起一个全开放的、无边界的高等教育系统,全面建设不同学科、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资源库,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高等教育需求。

展望未来,世界各国的高校作为更全面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将积极地将新技术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体系当中,持续探索开放的、多元的教学新形态、新模式。未来的高等教育将能够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支持。

未来高等教育应建设智能化校园环境,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打造智能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三方面。教学环境的智能化是高等教育智能化的基础。变革了空间,才能更好地变革其中的实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高等院校更应探索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型技术在校园全场景中的应用, 建设人机结合、万物互联、虚实混合的新型育人环境,如智能教学楼、智能图书馆、智能体育馆及其他智能化环境。

全球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智能化,包括课程资源智能化、教学评价智能化以及AI互动工具和精准教学策略的普及和应用。国内外许多高校建成了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融合创新的课程与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评价反馈系统,以及灵活的、沉浸式的信息化教学支持平台等,未来应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中的核心要素,使得教学场景中的元素更加丰富,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有更大幅度的跃升。

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目标的创新,也体现在高等院校管理和服务的手段、方式方法的创新——更简便的校园办公系统,各种全场景教学、科研和管理平台的应用,以及更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更精准的质量监测。通过智能技术优化管理过程和质量监控,高校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治理效能和办学质量。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带来的全球公共卫生健康危机,促使世界各个国家的高等院校进一步将教育科技置于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展望未来,全球高等院校智能化发展将更加迅猛。

未来高等教育应开展全球化协同创新,保障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顺利开展。当今世界,全球高等教育面临逆全球化与全球化交织发展的新变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各领域都在交叉碰撞中迸发新的火花、焕发新的生机。而世界格局震荡也会为全球高等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等院校应当不断对标国际上的高等教育办学标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管理制度,迭代优化办学模式和办学制度。同时,高校还应该在国际化办学中打造自身的特色,强化自身实力,从而广泛吸纳全球各地的学生、教师和科研人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也已成为彰显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展望未来,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更加国际化,这对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高等院校应当坚定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借助数字化渠道不断加强国际交流,重视构建全球课程体系和科研合作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三)使命

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公共卫生安全和技术高速革新等不确定因素为全球高等教育带来全新挑战。为全力迎接新挑战,全球高校应携手打破学科壁垒、重塑物理环境、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更开放、更融合、更有韧性的教育,促使全球高等教育在变革中谋发展,在复杂局势中追求实现教育价值。

营造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环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誓言,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为此,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着力于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议程》承诺要创建一个“公正、公平、容忍、开放、有社会包容性和最弱势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的世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营造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环境, 突出体现在对涉及残疾、国籍、族裔、宗教、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表达等特征时的开放和包容,让所有学习者全面享受学习机会;开展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需要建设有包容性的高等院校,提供具有包容性的课程和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面向不同学习者群体在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方面实现优质均衡高速发展。

各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在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公平和协作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营造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环境,需要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理念,兼容并蓄,更要坚持以开放为路径,主动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通过加快和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应用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营造自由的、国际的、共享的学习环境,搭建高等教育 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平台。

实现多元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协同创造。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发展,正在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态中高等教育的全新格局。高等教育个性化、个别化和差异化发展,有赖于学习环境、教育科技、教学策略以及高等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创新。在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学习环境和学习场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景学习、泛在学习、在线学习、 虚拟学习、按需学习、移动学习、自定步调的学习、终身学习、深度学习等学习的形态融合创新,将构成高等教育多元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协同创新的全新图景。传统的教室作为学习空间,在教育科技的支持下,成为了更加符合认知功效的物理环境。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打造的虚拟环境,对在线学习者更加具有黏着性,互动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元宇宙中的高等教育,通过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灵活的混合教学新模式,高等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从教与学也发展演变成为了多元时空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创造。

在未来,高等院校应当把培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力作为重要教育理念,以培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力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以激发创新力引领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创新,实现多元时空中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创新,用技术促进创新性教育构成了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在学习型社会的架构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发挥交错纵横的支柱作用。未来的高等教育应当深化教育体制创新,打破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常规边界,推动三者的融合协调发展,创建一种面向社会各阶层、多群体的更加开放公平的高等教育系统。

全球高等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高等院校之间、大学与企业和社会各部门之间以及大学各个学科门类之间呈现出连接、协作的趋势。高等教育的未来应当积极致力于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也为高等教育更加融合的未来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样态。借助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打破空间壁垒,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景和机会。

创新合作机制多边共建共享。在技术飞速发展、快速迭代的大环境中实现更加韧性的教育,需要各高校携起手来,共建共享、共同合作。高等院校在通过合作办学、建立分校和远程教育等形式拓展高等教育全球市场的同时,还应当共建共享学习资源与课程平台。

数字化时代,高等院校应在合作办学、国际性课程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同时,还应加强多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和国际交流,打造各专业领域的在线虚拟社区,建设跨国跨校的联合虚拟实验室。在资源和平台方面,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推进教学资源建设。从协作共建机制上来说,未来的高等教育应当搭建一个可供协作交流的全球化资源建设平台,拟定教学资源建设的国际通行标准。从开放共享的角度来讲,未来的高等教育应当构建全球化共享环境如国际课程平台、国际科研平台、全球教学工具箱等,实行全球共识的权益保障标准。

二、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倡议

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在此倡议,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高校等共同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共同创造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美好未来。

(一)构建数字化转型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面向未来的、系统性的和全局性的创变过程。我们倡议强化顶层设计,联合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和机构、各高校、各类企业等社会力量构建数字化转型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完善数字化智能化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数字治理体系、全球合作网络体系;深化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研究及应用,弥合全球数字化发展鸿沟,推动形成更加包容、公平、高质量的数字化高等教育。

(二)推动全面发展指向的数字化育人模式创新

我们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我们倡议全球高校革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深入探究数字社会中的人才成长规律,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等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面向全球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新范式,强化师生数字化素养培育及数字化胜任力评估,着力培养适应数字社会发展,引领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世界未来发展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全面进步。

(三)深化技术应用培育高等教育新形态

我们认为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将促进高等教育全要素、全流程与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多元技术融合、人技融合的智能互联全球高等教育新形态。我们倡议全球所有高校不断深化新兴技术应用,以技术重塑高等教育形态,发挥新兴技术优势,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我们认为技术深化应用将带来AI赋能、更加智慧的教育。我们倡议加强产学研合作,深化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高等教育各类教育场景中的对接与应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工具、教育大数据资源等的共建共享,加快智慧校园与云端大学建设,实现更加智慧的高等教育。

我们认为技术深化应用将带来虚实结合、更加融合的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成为新常态,XR等数字感知技术、元宇宙等或将进一步消融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间的边界。我们倡议探索融合式教学与智慧教学空间新形态,为师生提供沉浸式、更具实感的在线学习体验,在虚实融合的教育教学空间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及全环境育人。

我们认为技术深化应用将带来人技结合、更加创新的教育,各类新技术、新工具、新平台与新方法在高等教育教与学、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工作中将得到更深入的应用。我们倡议发挥人技结合、人机结合优势,推动高等教育育人理念、办学模式、教育方法、教学资源等的可持续创新,推动全球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四)强化国际合作以构建开放全纳的教育

我们倡议更强有力的国际交流合作。我们倡议在全球共建共享在线开放课程的经验基础上,强化新兴技术、优质平台及数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建共享,让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各所高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等方面,共享优质技术、平台与资源,互学特色,互补优势,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高等教育新格局。

我们倡议缩小数字鸿沟,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我们倡议坚持优先发展的教育观,构建更加公平、全纳的高等教育,无论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民族或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如何,使优质数字资源惠及更广泛群体,并帮助他们具备数字时代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充分利用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等各类全球合作机制,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和提升数字化转型所必需的政策体系、软硬件机制以及人员素养,推动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确保公平包容的优质教育;着力弥合位于不同数字发展指数水平的国家、区域与高校之间的数字鸿沟,推动学习革命与教育变革,实现全球五洲一家,心心相连,资源共享,携手进步。

(五)提供更加丰富的全球数字化公共教育产品

我们倡议重视全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育大数据治理,提升高等教育领域数据资源建设、管理与应用能力,关注高等教育大数据在采集、存储、分析、挖掘等各环节的数据质量与数据安全;总结全球在数字经济、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建设经验,提升全球高等教育数据化的治理能力。我们倡议完善全球高等教育治理规则,探索建立数字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 系,推动学校和国家之间数字化高等教育课程共享、学分和学历互认。我们倡议各国开放更多的优质数字化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网络世界的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提升全球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六)坚守数字化时代的教育规律和教育伦理

我们倡议遵循技术伦理,注重人文关怀,探索并运用法律、道德、监管、技术等多种手段,规范数据的开放、共享、应用与管理,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积极应对和解决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高等教育应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明察技术局限,坚守育人初心,共同探究高等教育技术标准与规范等问题。

我们倡议世界高等教育机构根据上述原则制定未来行动目标,开展进展监测,合作加强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通过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促进国际和区域合作,弥合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消除数字鸿沟;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数字化成就及挑战,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能力,提高全社会高质量开放数字资源的可用性,提高跨学科、跨空间和跨职业的数据流动性,致力于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全球合作,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公平和协作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

(说明:本文节选自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于2022年12月8-9日召开的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发布的《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第三部分“共同向未来”。因篇幅限制,参考文献略。)

Vision, Goals and Action Initiatives for Higher Education Digitization—Excerpted from Infinite Possibilities: Report on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Secretariat of the Global MOOC and Online Education Allianc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It is the 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era to confront the future together. Digitization is the fulcrum of fulfilling this mission, which provides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unleashing boundless potentials and new vis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By adopting new ways of education driven by digital technology, higher education will realize talent cultiv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for the digital society; through a more shared model,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tter serve society; more coordinated management systems will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ead to new forms and paradigms of higher education; strong guarantee mechanisms will be established through more op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mpowered by digitization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individuals, and make the all-round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a more feasible proposition of this era. Infinite Possibilities: Report on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produced by the Secretariate of the Global MOOC and Online Education Alliance in December, 2022 sets out the goal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first,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locate learners at the center, reshape evaluation paradigms and construct individualized ways of education; second,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open in school running, so that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can form into a lifelong system; third,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uild smart campus environments,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governance systems; fourth,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carry out glob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s posed to higher education by uncertain factors such as the world’s political landscape, public health security and rapi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report sets out the main miss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first is to foster an open and inclusive hig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second is to realize the collaborative cre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multiple space-time; the third i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he fourth is to innovat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to achieve multilateral joint contribution and shared benefits. In the concluding part, in the name of the World Alliance of MOOC and Online Education, the report produces six proposals, calling on govern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universitie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reate a better future of digital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the first is to build a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i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models oriented b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 third is to deepen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cultivate new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fourth is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realize open and all-inclusive education; the fifth is to provide more global digital public education products; and the sixth is to adhere to the law and ethics of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era.

Keywords:Global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Visions and goals; Action initiatives

编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

本期稿件

报告节选 ① | 高等教育数字化的趋势、阶段与变革——《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节选一

2023-02-10

序言 |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打造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风向标

2023-02-09

会议综述 ① | 数字化引领全球高等教育未来——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主会议综述

2023-02-10

导读 | 教育数字化引领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专刊导读

2023-02-09

目录 |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1期: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专刊

2023-02-09

点击此处 在线投稿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